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葉曉燕 Rachel IP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攝影教學 | 學習攝影的通病

葉曉燕 Rachel IP
·
·
關於攝影,我們除了追器材及模仿別人的作品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創作在乎想法,在乎原創性,在乎思考。能以作品以自己的方法說話,才算是踏上創作之路。
創作在乎想法,在乎原創性,在乎思考。能以作品以自己的方法說話,才算是踏上創作之路,才能罷脫一式樣的框架,開始起飛。



攝影之普及,已走到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先不談手機攝影,我們每天都會看到不同的人背著全副武裝上陣,單鏡數碼相機、高端的攝影器材滿街都是,朋友之間隨口也可數出最熱門的相機型號。追相機如追手機般,大家都緊貼「潮流」。相機廣告鋪天蓋地,港人對器材之講究,可謂世界之冠,有業餘攝影愛好者也開始購買數碼機背,有人以購買器材為樂於。但講到攝影的題材及對攝影的思考、認知,對攝影文化的理解,可謂仍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

題材方面,從前大多是一面倒的「沙龍攝影」以及小部份的「紀實攝影」;在年輕人圈子就以抓拍及小清新為主、講氣氛的,講趣味的,隨意、隨心,攝影風格偏向「日系」;又或是近年常見的以高角度去拍攝的城市風景。


攝影的毛病

初學攝影的人,大都以沙龍攝影為依歸。講唯美、講技術、講器材。題材大多是「花鳥蟲魚」,追求相片上的畫意、相片要清晰、影像夠細緻,色彩層次分明。假如拍攝動態影像,大家會以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決定性的一刻」(The Decisive Moment)為金科玉律,要捕捉到「一剎那」。凝固的影像:賽車、跑馬、拳賽、 農村的小孩子在奔跑、煙花... ... 每次參觀沙龍攝影展,也離不開這些重覆又重覆的題材。

IG 也一樣,同樣的風景,同樣的視覺,同樣的美學,老是常出現。


在俗套的概念與技巧中不斷兜兜轉轉

攝影經常遇到的問題是攝影師經常在既有的美學框架及題材中兜兜轉轉並反覆操作。特別是沙龍攝影或IG上的照片,題材來來去去是花鳥蟲魚或是人像風景,「作品」被困在俗套的概念與技巧中,十年如一。那些相片大多內容空洞,沒有創作應具的思考及深度,同時也缺乏原創性。更甚的是有些仍模仿著幾十年前的「大師作品」,並以此為自己的「個人創作」。人們甘於不斷重覆,樂此不疲。不論攝影師或觀眾亦欠缺鑑賞能力,以致這些作品往往成為初學者膜拜的對象。

老實說,大概只有香港及大陸,仍才會對沙龍攝影樂此不疲。不是說沙龍攝影沒有它的存在價值,而問題是太一面倒了,這種單一的攝影觀,抺殺了攝影的可能性及對攝影進一步的探索及思考。

香港人擁有很先進的攝影器材,但對攝影的視野、觸覺及態度,對不起,容我說一句,真的是跟世界脫節了。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是跟香港時刻追求高科技消費文化有關,還是大家都只希望視攝影為行街睇戲以外的另一娛樂?香港種種主流攝影現象,實令人感到有匪夷所思。


也許有人會問,不拍這些,還可拍什麼?

我想問,究竟有幾多人曾經思考過自己拍照的動機?為什麼要人拍我拍?大家為什麼要對著同一景物瘋狂拍照?那些相片對你而言又有什麼意義?是否只要做到影像清晰細緻,層次分明,便是一張好相?為什麼大家對攝影美學會傾向一種單一的審美眼光?攝影對你而言,又是什麼?

也許這是一直以來的文化空白。坊間的攝影雜誌真的悶得發慌,來來去去不是講沙龍攝影,就是講器材資訊,更多是技術向的文章。近年有一些攝影網誌會介紹不同的攝影師及其作品,情況似乎有點好轉,但對攝影的認知,還是較為淺薄。

自認資深的攝影愛好者或許從未拿起一本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明室》看看,還有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On Photography及約瀚.伯格(John Berger)的Ways of Seeing,這些都是一些攝影文化的入門小書, 三本書都早有中文版,希望對攝影有多一點認識及追求的,不防看看。

這是學習攝影經常現的心路歷程:由器材工具的運用、到技術的追求,由模仿別人的作品,到建立自己的創作。在過程中開始會發問,為什麼?

創作在乎想法,在乎原創性,在乎思考。能以作品以自己的方法說話,才算是踏上創作之路。



文:葉曉燕 IG: rachel.iphiuyin
(暫時希望每個星期五也可更新文章。暫時)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