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hin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2022年度問卷

shine
·
·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I think mine may not have been worthy

在農曆新年來寫年度問卷,在某種意義上一點都沒有晚!

  1. 2022 年就要結束了,請記錄一件今年你最想記下的事情。

政治參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終於為了理想主義做了點什麼。今年我去了倫敦的六四紀念活動,後來又去了四通橋的protest,再後來在學校貼了幾張海報。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仍然什麼都沒做。六四的時候我全程圍觀、一言不發;四通橋之後除了表示認同、在廣場上扯了幾嗓子以外我安靜得像綿羊;我做了三張海報,一張貼在其他人貼海報的地方以求我的安心,一張貼在圖書館的廁所裡,第二天就被撤了,另一張就一直躺在我書包裡。或許我只是個看熱鬧的人,趕上一個「時髦」的流行便把自己標記成跟他們一樣。有時我覺得我真地在感到「沾沾自喜」,有種「我站對了隊」一樣的感覺、急著向誰證明不知道什麼;但我又感到真實的憤怒、真實的無助、或許後來還有真實的麻木—— 我想我能感同身受這個隊伍裡的人,但是或許也就只有這麼多了。

(贈品)
還有喝酒~今年是我「正式」開始喝酒的一年(不是以前一罐啤酒、跟爸媽出去吃飯蹭的一點白酒的那種),喝酒、吸菸、紋身——這都是我心目中「酷」的事情:今年我終於1/3酷了。五月份考完試第一次喝烈酒,喝完去船上非常不盡興地跳了不知道什麼的舞 —— 這次喝酒對我來說是里程碑式的,不僅僅因為是第一次喝烈酒,另外還因為這一次之後我便和當時同宿舍的一群人成為了「朋友」。那一次之後,我們在暑假期間又喝了好多次,甚至去了我人生中第一個Club,我們會在早晚飯時(宿舍提供早晚飯)在食堂聊天,有時候我和其中一個印度姊姊一起學習、一起到公園散步、去她兼職的地方等她下班,暑假快結束的時候跟他們玩在一起、體驗了第一次夜不歸宿......雖然都是很膚淺的體驗,但是對於上半年平均每週跟活人幾乎零交流的我來說,這是一次「transformative」的喝酒。最主要的,我想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交朋友才不是什麼深奧的學問,也不需要我本身多麼「有價值」:只是陪伴就好了。或者說,現階段的我,只需要陪伴就好了,而我的需求是「市場」可以滿足的。儘管現在和他們又很少聯繫了,但托他們的福,明白了這一點的我更自信、更放得開了(也更加享樂主義了)。

2. 疫情第三年,每座城市、每個人的日常開始變得不同。今年你失去了什麼?又試圖恢復、重建什麼?

留學這麼多年,今年是我第一次暑假沒有回家。因為原訂回國的日期前我得新冠了;另外當時香港的隔離酒店全部爆滿,我票買得晚,就算沒有得新冠我也不一定回得去。

其實當時完全沒覺得回不了國有什麼大不了的。暑假的時候我跟宿舍的朋友們處得很好,全然「樂不思蜀」。當時因為對防疫政策的意見不合,我跟我爸媽其實也沒有很親近,有時打起電話就要吵架。不回去才好呢!

結果到了22年年末,我重陷「存在主義危機」,在英國冬天下午四點的「黑夜」裡,帶著沒有好好複習的愧疚感,我開始想念21年的酷暑裡,頂著大大的太陽走在我家去地鐵站的路上,經過一家新開的書店,街邊停滿了共享單車,行色匆匆的人從地鐵站走出來、然後走進隔壁的公立醫院裡;想念那個時候我無所事事到在最熱的11點出門騎車,從高架橋下面一路騎過徐家匯、騎到烏魯木齊路(那個時候這條路對我來說完全是「上海生活」的象徵:有咖啡廳、麵包房,也有老房子和社區街道,我的幼兒園和小學也都在那附近 —— 誰會想到22年的烏魯木齊路成為荒謬的象徵)、給我媽從某個她喜歡的麵包坊買點東西、然後再一路騎回來。

啊好想家,好想念熟悉的上海。

除了失去了一次在上海過暑假的機會,或許也說不上真的「失去」了什麼:就算22年暑假回了國,也許那個時候很多熟悉的東西——或者那種熟悉的氛圍——都已經被摧毀了?今年再回去的時候估計一切又都恢復原狀了,烏魯木齊路那一片估計還是有很多「打卡聖地」、街上估計還是一樣的兩群人——忙生計的人和看客。但經過3月的封城,11月的烏魯木齊路,後續的拘留、逮捕、地鐵上查手機,回到上海在我心中已經是一件「有風險」的事了。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像21年那樣全心全意地、盲目地相信上海的美好。

離家很久也有收穫!我覺得22年有可能是第一次我對爸媽(更多的是我媽)感到正面的「愛」,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終於切身感到來自他們的愛。我爸媽為我一直付出很多,但是過去我從中感到的更多是壓力和責任。但大概是「距離產生美」、另外也因為距離讓他們沒辦法伸手管理我的生活,這一年以來我感覺他們越發溫柔了;同時,不知道為什麼在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能從我媽的絮叨裡感到安慰,特別是複習迎考的時候,好幾次打完電話我都得哭一會兒。或許我什麼都沒有「重建」,只不過是環境變了,所以我的體驗不一樣了。也許我只是一個reactive animal :/

3.請描述一位今年遇到的,會令你牽掛的人或物。

貌似並沒有,我是一個自私的人:/

我喜歡熟悉的事物,是個戀舊的人,會偶爾想念某個過去的時刻。但我沒有跟任何人或者物建立很深的連結,也沒辦法去牽掛什麼。

Call Me by Your Name 裡面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To feel nothing so as not to feel anything - what a waste!' 或許這正是我正在經歷的。也許這也能成為23年的flag之一:to actively feel something。

4.2022 年,有沒有什麼時刻讓你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最後是如何與之相處的?

複習迎考的時候,總是會先是拖延、再陷入深深的自我痛恨、鄰近考試的時候感到巨大的壓力。一月份如此,五月份如此(23年一月份不如此了,我覺得我一年比一年放鬆:高中的時候每天都非常努力、就連平時沒考試也是如此;大一大二的時候考試前非常努力;現在考試前都不怎麼努力了。。就好像一捆橡皮筋正一條一條繃斷)。22年一月份的時候有一週每天白天在圖書館複習,晚上回到宿舍就哭,甚至有時候白天在圖書館就得哭——可能是因為實在太無聊了,太壓不住性子了......現在想想可能我真的非常不適合學術:沒有(足夠的)學術熱情,而且竟然這麼牴觸考試。

好像仍然沒有學會與之相處,仍然經常性地擺爛。但現在更加會放過我自己了。拖延了嗎?浪費了一早上/一下午/一整天嗎?沒關係,明天還是一條好漢啦。我想至少這是一個比較正面的心理狀態,下一步應該是培訓我自己靜下心來學習。應該也沒有很難,只要坐在圖書館,打開該做的事情的文檔,開始就好了。(開始讀論文啊喂!)

5.過去一年,你能說出一個被他人影響的觀點嗎?

22年我正式成為素食主義者!其實觀點的轉變可能早在20年就發生了,托課上學的Peter Singer的speciesism論點的福。他的論點也很簡單,大概是這樣的:

1)動物感覺到疼痛

2)疼痛是不好的(這是重要前提:所有生物的疼痛都有一樣的道德效應嗎?似乎沒有什麼道理不一樣:1「度」的疼痛無論在哪裡都應該是1度。Singer認為吃肉的人只在乎自己的、甚至是寵物的疼痛,卻不在乎被他們吃的動物的疼痛,這是對不同物種的歧視——因此叫speciesism)

3)我們吃動物給它們帶來疼痛(不僅是殺它們的時候,飼養的時候的環境也經常帶來疼痛,例如battery chicken)

結論:不要吃動物

儘管現在的哲學界仍然有學者在嘗試反驳Singer,至少這足夠說服我了:我相信這個論述是正確的,所以(作為一個有一些理性的人)我沒辦法忽視它做我認為錯的事情。加上放牧對環境的影響等等因素,我覺得吃素確實是更加道德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我的理性也像是on a whim:20年學到這個論點之後,我仍然毫無壓力地吃了一年多的肉,直到21年10月份離家,我想:是時候做點改變了。沒有爸媽管我的飲食,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我一開始只是成為pescatarian,儘管不吃肉但仍然吃魚(我的藉口:比起雞鴨豬牛羊等,魚蝦的感官系統沒有這麼發達,所以我吃魚創造的痛苦還是比較少的)。

後來在22年8月決定完全吃素:這仍然是一個有些隨機的選擇。當時我剛申請了Matters的實習,儘管對Web3知之甚少,Matters的社會影響和理想主義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個時候我剛面試完Matters,然後me being me,我立下flag:如果錄取了我就吃素。後來錄取了,我就吃素了。

這有多大程度上是理性的改變、又有多大程度上是我隨機的選擇呢?我想其實更多的是後者。但至少從後果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好像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6.相比去年,你與身體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會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我長胖了好多!我非常不喜歡現在的身體,它讓我感到有累贅,但同時因為我太不喜歡它,不想把它展現在空氣裡,不想讓人看到層層疊疊的肥肉,加上跟室友合租,所以我羞於鍛鍊..外加懶惰肯定也是一個原因。這實在是有些難以啟齒的。22年初的時候我有嘗試攀岩:這是一個有意思的運動(怕掉下來/想爬上去的念頭完全遮蔽了self consciousness),或許應該再去嘗試一次。

7.請分享你今年新發現或持續耕耘的領域(可以是新挖掘的興趣、專業領域、城市空間、自然秘境,也可以是一種對待自己或他人的方法)。

今年下半年我開始運營社團,有一個小小的團隊要管理。團隊管理對我來說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內向、不自信、自私自利的我去管理團隊、去強調合作、創造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不得不說,真的很難。在管理團隊的同時,我也開始安排活動。這對於拖延症晚期的我也挺難的,特別是很多活動都要跟學校外部的人合作,與他們溝通帶來的心理壓力有時候讓我更加拖延,儘管最終基本每場定下的活動都做出來了。

我的團隊現在管理得一塌糊塗: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有我,其他幾人偶爾打雜。很多時候聯繫到他們、讓他們做事實在太難了,一條回覆可以等好幾天,說好的事情又沒人做,最後最簡單的方法還是我自己上。我在豆瓣上發過好幾條廣播抱怨這件事了。但是別人的不配合肯定也是有原因的:為什麼我沒有辦法讓他們覺得這是整個團隊的事、為什麼他們不覺得團隊是一個集體、不想為其付出?感覺我們有可能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他們不參與,我一個人做事,我很氣憤,讓團隊氛圍很糟,他們更加不願參與;或者,他們不參與,我一個人做事,他們覺得我反正會做,他們更加不願參與。有時我也會想,是不是我對他們不夠尊重?很多活動相關的決策也都是我自己決定的,如果他們只是打雜,自然滿足感會少很多,因此不想為團隊付出?很快都要選舉下一屆運營團隊了,而我還在和這屆的團隊磨合:/ 但不管怎麼說,這次的經歷還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8.今年最想分享的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張照片/一句話。

最近剛讀完一本叫《Cold Enough for Snow》的小說,很薄,才150頁不到。是一個亞裔作者寫的,叫Jessica Au,澳洲人。它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更加像是作者一個人的碎碎念。她跟來自香港的母親一起去日本旅遊,途中插入了好幾段她的回憶,講讀大學的時候的自己、姐姐家裡的故事、媽媽的哥哥的故事、她男朋友家裡的故事...

喜歡這本書什麼呢?它歸根結底像是一本Coming of Age小說,而它描述的作者本人經歷的一些狀態跟我有些相似,大概也就是這樣了。另外也許是因為它沒有什麼情節,所以讀的時候會想的更多:這個片段到底想表現什麼?跟之前的某一段好像相呼應?跟另外一個故事貌似有異曲同工之處?我覺得反而讓閱讀的過程更加有意思了。

很喜歡小說裡的一個場景:作者獨自在日本一間澡堂裡,裡面霧氣瀰漫,混濁的水面上有兩個閃亮的白色方塊,是從窗子照進來的光。也說不上來為什麼喜歡,就是覺得朦朦朧朧的,很暖和。

9.請填空:2022,__ Matters.

Feeling matters?

其實是我跟朋友討論參與抗議/紀念活動的作用的時候得出的結論。我們都挺悲觀的,認為站在那裡喊些口號、甚至貼貼海報並不會有什麼實際的作用:國家機器還是非常強大且強硬的。但是我們兩也一致認為,站在那裡、貼貼海報,讓其他人知道他們不是唯一感到憤慨的,讓自己感覺有一絲慰藉,從人群裡汲取繼續生活的力量 —— 光是為個人帶來這種感受也是有意義的。


一些碎碎念:

其實一讀到問卷的問題就覺得很難寫:2022年對於作為學生的我其實更像是兩年 —— 上半年是21-22學年,下半年是22-23學年;上半年過得很糟糕,下半年過得很懸浮。到了22年年末往回看,完全不知道這一年人生的價值,只知道它“chua”一下就過去了。有什麼轉折點嗎?我想像我的人生沿著一條有磁性的直線運作:在外力作用下確實可以以小角度偏離當下的軌道,但是隨著外部停止施力,磁力又把我拉回了原先的軌道上。

今年暑假的時候我覺得問題終於解決了;12月生日的時候我覺得今年過得還不錯;但離開22年之後,發現或許問題一直存在,只不過被我短暫地避而不見。

嗷講得好像面對著什麼不得了的巨大困難似的:其實都是我自己啦。「成功」路上我是自己最大的絆腳石。真可惡!真可惡。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