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木鈴 Miranda C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超越同理心,培養慈悲心

木鈴 Miranda C
·
·
慈悲心超越了同理心的限制,不但讓我們具力量地關懷別人,還讓世界如其所是,讓多元共存。

前陣子我覺得很痛苦,原來是同理心一直作祟。這才發覺必需深入了解同理心(empathy) 與慈悲(compassion),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 同理心(empathy)

我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同理心是大同社會的基礎,現在怎麼變成人的痛苦來源?沒錯,同理心的確是對群居而活的我們(social being)來說十分重要,是社群運作的基礎,但若忘記了我是如何、他人是如何、以及世界的多樣性(diversity),那麼我們身心不但痛苦,還會造成別人的痛苦。

原來同理心可以發展出令人苦上加苦的情況

我們都有通感的能力,然而不是每個人或者每個時候我們都能從中發展出同理心或關懷。有些人就利用自己的通感能力去操控別人的情感。這些情況非常普遍,亦非常微細,不特別留意的話大概不會發現自己也經常使用。坊間有不少職場上的、情侶間的情緒勒索例子,今次我反而想說一個非常日常的:孩子吃飯時停下來發呆,我們不責罵他,我們只是溫柔地說「我們吃飽就先去玩了」、「你吃得慢就要遲一陣子才可以玩了」……猜猜孩子會有甚麼反應?他一定不會馬上加速。他先是心裡難過,覺得自己要被拋棄了,馬上哭叫起來。而我們是事先知道「和我們一起玩」是孩子重視的事,所以才會懂得用相反的後果來威脅他,以達到我們私心的後果。即使你覺得自己沒有責備而是溫柔「勸說」,你的出發點也是威脅。我們同理到別人就是我們了解到對方的感覺,明白到他的需要,以及認識到他所在的處境,這可謂身同感受。若孩子能學會尊重他人的角度和感受,將來社會衝突自然減少。

然而我們還需要注意,在我們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而難過時,自己是否也成為了另一位受苦者,陷入其中。「我感受到他人的感覺」是從第二身角度出發的。試想一想,「我」感受到「對方」的感覺,即是我從立足處感覺到眼前另一人的感覺。所以有朋友來放負的話,你當下不會好受,但在我離開以後,那人的痛苦不會在我的心裡持續太久,除非再次想起他,因為那是別人的感受,而我仍會被自己的處境佔據著。這樣說好像很冷酷,稍有道德感的還會經歷多一層,責怪自己的「無情」。但這也是自然的身心反應,猶如月有陰晴圓缺一樣。

此外,我們會因為同理到別人的苦況,而進一步想幫助他們。有時我們會過度使用自己的資源去幫助他們,有時我們會要求他們付起自己的責任,從而希望改變他們的命運軌跡。出發點是善意的,可是這不是讓自己背上了別人的生命,就是強求別人在痛苦之中還要付上所謂的責任。在痛苦之中還要被撐開眼皮直視痛苦,誰不馬上Say No呢?我們都想馬上脫苦海,只是在其中者沒有辦法,所以現在才在其中。渴望對方能改變現況,卻恨鐵不成鋼,於是變成責怪對方不改變負面想法、不去行動、自作孽。原來同理心可以發展出令人苦上加苦的情況。


  • 慈悲(compassion)

懷著慈悲(憐憫)的人卻既明白對方的感受和處境,但身心依然平靜。一些精神心理學研究更透過量度腦電波,說明同理心和慈悲屬於兩個節然不同的狀態。當實驗中的僧人想像別人的痛苦時,身體亦承受著壓力,使得身體沒法如常行動,而當他透過冥想以慈悲看待別人的苦難時,他馬上重新獲得力量。大概因為他們明白事情的種種因由和脈絡,不加批判,不加私慾,也明白當下可以努力的地方所在。慈悲的人讓對方的感受流溢,讓事情如其所如般發生、來臨,甚至迎接它。他們默默地與苦難同在。2020年1月我有緣看到聖嚴法師的傳記式紀錄片《本來的面目》,深深觸動我:他被地震震醒後就沒再入睡,他弄醒弟子,馬上收拾行裝,趕赴災場幫助有需要的人。他那在倒塌房屋之間的悲憫而堅定的身影,讓我一直不能忘懷。

照片原出現在《本來面目》紀錄片中,小的只能暫時勾勒聖嚴法師在震後救援中那悲憫而篤定的神態 在香港的有緣人,也可以網上預約於2021年5月29或30日到法鼓山觀看

一直以為懷著慈悲(憐憫)的人只有佛、耶穌才是,或者說凡人如我一點都不需要理會,但就是因為這樣才痛苦。怎麼說?從上面同理心的種種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們能夠同理到別人的感受,也可以關閉自己。一方面容易讓自己精力耗盡,另一方面容易讓自己變成冷漠自私的人。然而,慈悲可以讓我們跳出這樣的鐘擺。回到上面的例子,假如孩子平時自行吃飯,但為何現在發呆不吃飯呢?萬事萬物總有原因,說不定他現在不太餓了,不然本能一定讓他搶著吃,又或者他只是太累了……又或者根本就沒有原因!發呆而已。不是天地不仁,不是建屋在危地,地震就是地震,如其所如,不需批判,既然如此出現了,就是有出現的因由,我們作為人類或許不能全然理解,但是至少知道事情已然出現。

如其所是,不等於被動地等事情發生,我們可以做自己可以做的事。但這一點都不簡單,我們要先對自己有所了解,也要對自己懷著慈悲。雖然心理學近年提倡自我關懷(亦譯作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但也是來自古老宗教思想的,意思是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困難和痛苦時,也同樣以對待他人的慈悲心對待自己。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練習,你可以將作為關懷對象的「他人」全換成「在痛苦中的自己」,練習陪伴失意的自己、被自己苛刻的自己、痛苦中的自己、感受到他人痛苦的自己⋯⋯一位兩袖清風、身軀瘦弱的和尚,他居然就堅信自己能在地震發生後馬上能協助大家,那是怎樣的心境呢?我想除了對苦難帶來的痛苦有充份的了解,大概也明白自己的能力和限制。知道別人正處於怎樣的境況,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貢獻什麼,以及他們需要甚麼。

慈悲心超越了同理心的限制,不但讓我們具力量地關懷別人,還讓世界如其所是,讓多元共存。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