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純粹與世界的不完美:WEB3 →WEB2 的落地開發
小工具:批次合成 NFT 圖片 https://www.nft-farm.app/
RevConsult 軟體顧問開發服務 https://consult.revtel.tech/
其他開發分享: https://medium.com/revtel-tech
從去年開始身邊想踏入區塊鏈世界的人、公司明顯變多,紀錄一下這些過程中看到的 WEB2 走到 WEB3 要注意的事情。
是的沒看錯喔,是 WEB3 → WEB2 而不是 WEB2 → WEB3。
似曾相似的 IOT 萬物互聯的即視感
經歷過冷錢包、發幣後台、NFT 拍賣網站及憑證的開發和顧問,越來越覺得現在區塊鏈應用的落地很有當年物聯網剛興起時候的感覺。
Internet Of Things (IOT) 到底該注意的是 Internet ? 是 Things ? 還是是在這些之上的 Scenario (情境) ? 各自表述卻也各自都對。跨越技術領域的綜合體總是如此。
先不論區塊鏈到底是一種新科技抑或單純只是一種被高估的技術,內生且自帶價值生態在科技史上確實不多見,開發相關的應用的確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這裏就不討論純鏈上的 Dapp 或者 DeFi 產品了)。
主從要區分乾淨:為什麼要引入區塊鏈
自 DeFi 興起到 xxFi 百花齊放也就幾年時間。凡存在必有道理,也不必要太執著於是不是在炒作。不過如果站在要替應用落地就要很小心。
幫系統引入代幣模型 ? 將創作品發上 NFT ? 缺乏深入思考的角度除了生硬之外也不過就是拿舊瓶裝新酒,大概也只能短期唬一下狂熱期的使用者。
始終還是要回到產品本身。對多數的應用來說安全起見應該先思考將區塊鏈作為一個外掛引入。
作為一個能力強大的外掛,區塊鏈能為原應用提供一些過往難以取得的屬性:
- 二級市場流動性
自印鈔票還能藉由 Uniswap 可直接產生無限價值對接可能 - 自帶的社群屬性
自己發的代幣及 NFT 能引發凝聚力並搭建生態系 - 正回饋經濟模型
代幣整合便能將系統運作的價值反哺自身,如 GameFi。藉由空投還能更精確鎖定用戶 - …
這些能量也是雙面刃,弄得不好反而會斲傷品牌自身。喊成口號沒有問題,可心裡頭得是清楚的劃界才行。
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實在也是近年的一個怪現象。
開發切分清楚:所以哪些在鏈上、哪些在鏈下
再更進一步講,主從關係同時也影響著架構設計。哪些在鏈上哪些在鏈下(或鏈外?) 就是開發者們需要不斷嘗試及思考的議題。
其實作為系統的一部分,可以單純的將區塊鏈視為另外一種型態的後端系統:有著獨立的資料庫,有著獨立的語言,所以也有著獨立的系統特徵。
哪些特徵呢?
- 封閉:鏈上自成一個世界,除了從前端帶資訊過去之外只有靠 Chainlink 等技術跟外界溝通
- 成本浮動:執行一樣的動作在不同時間可能代表著不同成本,這造成使用場景設計的困難
- 全公開:有別於一般後端系統,鏈上的邏輯是全開放的,應用邏輯不易隱藏
- 速度較慢:不同於慣常熟悉的雲端系統及資料庫,區塊鏈執行速度會比較慢一點。此外還有執行失敗的可能
- 資訊不能抹除:這讓資訊存取的架構得做些適當調整,不如一般資料庫可自由刪改資料
- …
自然不同鏈可能特性不同,這也在橫向維度上造成鏈的挑選變成需要好好評估的議題。
阿如果情境更豐富、發展的規模更大一點,還有多鏈、跨鏈議題要討論喔 …
最後:去中心?分散式?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
上面只是稍微列舉了一些和區塊鏈整合的產品需要考量的部分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更多且更複雜的。
一樣要做到「乾淨」,技術領域傾向於用數學確保無任何一方可干涉,而真實世界更可能把所有髒東西放一起彼此制衡。
人性的不完美造就了很多需求,同時也是產品設計需要克服的天險。去中心、分散式、防竄改,我們手上的武器越多就越能創造美好的可能。
而到最後到底還是在於創生多少價值,採用怎樣的技術手段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不是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