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斐波那契鹦鹉螺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大路》:费里尼的中场战事

斐波那契鹦鹉螺
·

1954年9月6日,费得里科·费里尼执导的影片《大路》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映,斩获第19届银狮奖最佳影片。 

一年前,也是在这里,费里尼凭借《浪荡儿》揽获了导演生涯第一尊银狮奖奖杯,这一次,《大路》在银狮奖上二度开花,再次将他裹挟进国际视野之中,也卷起了更高的浪潮。

费得里科·费里尼(1920.1.20-1993.10.31)

回顾费里尼的创作生涯,可以把《大路》看成是费里尼的中场战事,它既是费里尼转向精神迷航的发轫之作,又恰逢影史与历史的转型时刻,还是“愚人”传统的再一次回归与复兴。


一 历史与影史的转型时刻:从穷街陋巷到精神世界

如果回溯当年《大路》获得银狮奖背后所蕴涵的意义,也许可以从历史和影史的两个维度去理解和考量。巧合的是,无论历史还是影史彼时都正经历着转型时刻

从历史的坐标轴上看,彼时的欧洲正面临着一个转型时刻:开始脱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残骸,脱离穷街陋巷,开启战后新生活的重建,到了50年代初期,随着生活步入正轨,渐次安定和富裕起来,人们转而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重建之上。

而在意大利影史坐标系上,也同样面临一个转型时刻:于战后瓦砾中兴起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及电影运动,它曾经引领这个国度追寻重建家园的梦想,是城市新生活的开拓者与风向标,此时,这个用纪实美学建立起的大众神话已逐渐走向尾声。新现实主义已完成它的时代使命,而它的美学特征,则成为一种遗产被继承下来,也是在这一时刻,费里尼带着他的影片从新现实的美学基石上出发,开始转向精神世界航行,探索复杂而幽微的人性和精神宫殿,追问人类的心灵之谜,《大路》便是这一转型时刻的标志性作品。

《大路》全片处处透露着两股力量的纠缠交融:既有来自前辈大师新现实主义美学的身影,又能看到日后成为费里尼作者性的个人独特风格(或称之为费里尼笔触)的萌芽。

《大路》的基底无疑是现实主义的,道路本身即是非常现实主义、形而下的意象。同时,真实的街景拍摄,朴素的摄影机运动,反戏剧性的情节发展,都营造出强烈的现实感和纪录片风格。在一段段时空场景的变换中,不变的永远是意大利民间风情画卷的底色,这些都是费里尼从新现实主义大师中继承的养分。而另一方面,在每一段时空中,费里尼又刻意虚化了现实,虚化了意大利的每一个具体而微、现实地理意义上的坐标。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一次表演结束后,藏巴诺带着杰索米娜来到餐厅吃饭,杰索米娜问藏巴诺:“你老家哪里?”藏巴诺:“我家乡。”杰索米娜又问:“你在哪里出生?”藏巴诺回答:“在爸爸家。”

这又是一段充满哲学意味的对话。可以说,在形而下的叙事肌理中,费里尼有意织入了形而上的主题。全片中有多次关于地点的对话,却只出现过一个具体的名字——罗马,由此反而把罗马凝聚成了颇具象征意味的符号,它成了费里尼内心深处的精神符号,也成了费里尼经由该片所传达的地理图腾。

二 影像文本的双重奏:道路与爱情

《大路》首先是一部道路主题的影片,它讲述了一段关于流浪和漂泊的旅途。在108分钟的时光里,我跟随主人公藏巴诺和杰索米娜进行了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漂泊,途中还遭遇了第三位主人公,绰号“傻瓜”的江湖艺人伊尔马托。三个人在各自的大路上遭遇着不同的命运:形而下的藏巴诺当然是实用主义、现实主义的信徒,卖艺、挣钱、性交、野蛮的暴力输出,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但他最终苟活了下来;形而上的杰索米娜则是与之对立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化身,她的大路却没能支撑她走下去,最后孤独凄凉地离开人世。“傻瓜”伊尔马托则是更特殊形象,影片中他接近于超现实的符号存在,他的大路则溶解在藏巴诺和杰索米娜之中。

费里尼在两位主角身上设置的理想与现实两条大路,与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主题遥相呼应,当然这组对立道路背后的母题和遭遇,也是向每个观众抛出的困惑和难题,时至今日,依然在有力地叩问着你我,叩问着每一位观看影片的人。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大路》始于漂泊,又终于漂泊,三位主人公在漂泊,马戏团在漂泊,修女也在漂泊,透过以上人物,费里尼传达了这样一种讯息和感触:人生即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漂泊和流浪。这种感触,在当下也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它与如今使人焦虑不已的围城效应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契合,后者认为人生的本质,不过是从一个囚笼过渡到另一个囚笼罢了。

其次《大路》还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个爱情故事极富魅力之处在于: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独一无二的样本,在费里尼的镜头下,却拍出了普遍而广泛的感染力。铁肺大力士藏巴诺野蛮,粗鲁,狂暴,充满着原始的兽性和欲望;杰索米娜温柔,纯真,善良,甚至还有圣洁的气息,在她身上鼓荡着的是诗意和神性。

而这个两极,也可看成是人类或者说人性中的两极。费里尼在影片中解构了它们,巧妙又合理地安排到藏巴诺和杰索米娜身上。同时在这个爱情故事里,费里尼还安嵌了一个现代性意味的内核——孤独。两个孤独的灵魂,两座孤独的小岛,在意大利贫瘠荒凉的大地上相遇,开始了他们流浪卖艺之旅。

藏巴诺的人物形象会让我想起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无聊透顶的莽汉一年年一次次地重复着相同的表演台词和内容。为了呈现藏巴诺的枯燥,费里尼安排他每次表演前都要完整讲一遍台词,但每次的复述又稍有不同,以此彰显真实感。

杰索米娜是全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导演选角的精准——朱丽叶塔·马西纳,她是费里尼精神缪斯的具象,也是他的妻子。朱丽叶塔对杰索米娜的成功演绎,不仅在于精湛的表演,还在于她自身与角色极为贴合的气质。我想看过《大路》的观众应该都会为朱丽叶塔而感动,这位缪斯的脸庞,犹如一座山川,蕴藏着无穷的信息量,她的面孔纯洁无暇,她的眼里星光闪耀。

杰索米娜——朱丽叶塔·马西纳 饰

杰索米娜善良、脆弱,有着柔软的内心,极为感性和共情,她从未为自己的命运哭泣,却为每一次偶然相遇分别泪流满面,她总是试图牢牢抓住微弱的爱与光,却一次次地被藏巴诺切断。全片从头到尾,铮铮铁汉藏巴诺只在结尾处的海滩上哭了一次,而且是嚎啕大哭。夜色笼罩的海边,涛声阵阵,这一刻,他卸下了所有坚硬的盔甲,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柔软,最为人性的一面袒露到每一个观众面前,藏巴诺终于领悟到,其实自己深爱的人是杰索米娜,而爱人已经逝去,一切都无法再挽回。大路茫茫,再无人陪伴他,孤独的宿命终将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

有评论者将这个爱情故事的模型类比与《美女与野兽》,这显然是失诸妄断的。后者是典型的好莱坞产物,带有显著的类型化特征和时代性印记。如果一定要找参照物,我更愿意将《大路》和艾斯林·沃什2016年执导的影片《莫娣》相对比,两部影片在爱情故事的氛围和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倒是有一些相似的气质。不过《莫娣》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更为落地,是完全彻底的现实主义影像诗篇。

《莫娣》海报

三 文学传统的回归:“愚人”形象的影像化抟成

影片中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分别是:藏巴诺、杰索米娜和绰号“傻瓜”的江湖艺人伊尔马托。除了藏巴诺,另外两个人物杰索米娜和伊尔马托,都流淌着“愚人”的血液,闪烁着“愚人文学”的光芒,是对西方古老的“愚人文学”批评传统的一次继承和回归,一次影像化的抟成与呈现。

在西方文化批评传统中,“愚人”(wisemen of Gotham)一词的原初典故就具有“理性”或“智者”的风范,是一种大智若愚,“愚人”一开始就是“理性”和“愚昧”、“智者”和“愚人”的对立统一。在《圣经》中,有关“愚⼈”的形象也很多,他们总是作为“智者”的反⾯或与“智者”的同⼀⽽存在的。

从广义上来讲,“愚人文学”和“愚人”形象的传统,一直有悠久的传承和流变,中世纪欧洲的“疯癫”文化(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另有研究专著《疯癫与文明》)、戏剧舞台上的傻剧闹剧、莎士比亚的戏剧、德国作家勃兰特的《愚人船》、美国作家凯瑟林·安·波特的《愚⼈船》、荷兰作家伊拉斯谟的《愚人颂》等,都可视为其文学土壤里长成的一个分支。

20世纪中叶在欧洲诞生的《大路》,当然也可视为“愚人”形象的一次影像化抟成。影片里两位“愚人”的形象设定和人物情节,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江湖艺人伊尔马托的绰号是“傻瓜”,实际上他名字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傻子、傻瓜的意思。伊尔马托从名字上取用了“愚人”的含义,而在具体的行为上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甚至有些超然物外,看破人世,接近于智者的气息。这是他的第一个功能属性;第二个功能属性,可以理解为救赎,从这个层面上讲,马托是做为天使的象征符号存在。比如他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导演给了一个远景仰拍,马托穿着一对天使的翅膀,聚光灯打向他,他踩在钢丝之上俯视芸芸众生。他的眼上画着泪珠,暗示了其不幸的命运。他将从天上下到人间,向罪恶的堕落者藏巴诺铺开一条救赎之路;他引领纯真的游吟诗人杰索米娜找到价值依托,并给后者的内心带来抚慰。

“愚人”伊尔马托登场镜头

杰索米娜在人设有些低智、弱智,但这里的弱智是指向某种弱小,某种纯真、圣洁。应该将她放置到“愚人”文学传统继承的框架脉络中去理解,那么她的角色就带有了一种神性的光辉。由此,则引出了影片的第三重奏——救赎。如果说藏巴诺象征着人性中的兽性、堕落的人类,周身还是原始和野蛮的气息,那么“愚人”伊尔马托和杰索米娜,则是背负着救赎的任务,来到人间,救赎藏巴诺,救赎堕落的人类,给人类指引信仰的方向,寻找价值的依托。

经由《大路》,我看到有悠久传统的愚人文学在20世纪的意大利重生,更准确地说,是在费里尼的影像中焕发生机。

《大路》上映时,费里尼34岁,他想象不到的是,在一甲子后的2018年,37岁的意大利女导演爱丽丝·洛尔瓦彻将接过“愚人”的形象并高擎这把火炬,再次点燃起这古老而久远的传统。2018年5月13日,爱丽丝·洛尔瓦彻执导的影片《幸福的拉扎罗》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首映,提名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并最终获得最佳编剧奖。

《幸福的拉扎罗》海报

“愚人”杰索米娜曾经照耀过亚得里亚海明珠,这一次,“愚人”拉扎罗照亮了法兰西的天空。当然,相比于前辈大师“愚人”形象的暧昧和朦胧,拉扎罗的“愚人”形象更为明朗和直接,他就是现代的耶稣。

《大路》和《幸福的拉扎罗》在各自电影节上都遭遇了有些相似的命运:它们都与最高大奖擦肩而过。但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愚人”杰索米娜和拉扎罗的光芒在影史长河中必将冲刷地愈发闪耀。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