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nders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基督被捕》

Anders
·
·
基督被捕就發生在《橄欖園》之後。 猶大是掌管財務的,他被耶路撒冷的大牧師用30塊銀幣(猶大銀幣)收買,將耶穌出賣。 週五上午,他走在士兵縱隊前,然後用親吻耶穌將其指認出來。 於是士兵上前,將耶穌拿下。 一個跟隨耶穌的人,伸手拔出劍,砍下大祭司僕人的一隻耳朵。 耶穌對他說:收劍入鞘吧,凡動劍者,必死劍下...... 居然經上這樣記載,那就必然如此...... 於是,所有門徒拋棄耶穌,落荒而逃。

《基督被捕》是卡拉瓦喬於 1602 年創作的一幅畫,現藏於都柏林的愛爾蘭國家美術館。 它再現了《新約》中的一個情節:猶大來見耶穌並親吻他,以便向前來逮捕他的士兵指認他。 畫面中七個人物以半身的形式出現,構圖密集,充分體現了人物表情、動作和光影的作用。 在這些人物中,有一個提著燈籠的人:很可能是畫家的自畫像。

卡拉瓦喬,《基督被捕》,133.5 × 169.5 厘米,布面油畫,都柏林的愛爾蘭國家美術館

當猶大靠近基督的嘴唇並獻上背叛之吻時,裝甲士兵(其中三人可見,其中一人幾乎完全隱藏在提燈籠的人後面)抓住了基督。 整幅畫面有一股向左的動勢,而耶穌身後綠衣人的逃亡則加劇了這一動勢。接近畫框的這一人物,很害怕的樣子,在逃跑時,被士兵抓住了袍子或者斗篷,他可能是使徒之一,根據記載,可能是聖約翰,也可能是聖馬可。我們看不到士兵的臉部表情,這種方式精略體現了士兵的冷酷。

畫面中一共有七個人物,其中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高舉著燈籠。 很多研究者認為,這很可能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 卡拉瓦喬讓自己的形像出現在畫面中,好像在暗示自己身為畫家就是細膩的觀察者。 這也是唯一一幅畫家將自己和耶穌同框的作品。

這也是卡拉瓦喬唯一描繪燈籠的作品,但並不是所有的《福音》都說基督被捕是在晚上發生的,只有《約翰福音》例外,描述了逮捕耶穌的士兵準備了燈籠和火把。不管怎麼說,燈籠在畫面中並沒有發揮照明作用。 畫面的光線好像來自月亮,但也不足以說明人物的臉部、盔甲和手上的光線來自於月亮。 背景是一片黑色。 總之,燈籠並沒有起到任何點亮黑暗的作用。 也許畫家在尋找自己心中的上帝?

基督雙手交叉的姿勢,好像對上帝的絕對服從,他接受了命運,決定犧牲自我,但同時卻又如此被動。

西方世界,人們用「猶大之吻」來形容表面友善的背叛和欺騙。 但是吻又有多層意思:於耶路撒冷的古人來說,吻並不屬於日常生活,這一吻意味著猶大對耶穌的尊重以及他們倆的關係;於猶太人來說,親吻代表家庭的紐帶,也是對傑出人士(例如國王或拉比)的尊重、和解以及離開或返回時的問候;於地中海地區的民眾來說,接吻後的背叛是相當恥辱的,用吻來背叛是非常骯髒的。 所以,猶大之吻到底是對耶穌的尊重、背叛,還是背叛後的和解? 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解讀。猶大穿著一件黃色的袍子。 西方中世紀以來,黃色象徵背叛和謊言;黃色也是小丑的顏色,象徵亂世和瘋狂。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