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盟
它第一個吸引我目光的不是那些離奇的案件,而是一直穿插在查案中的那個“手段”——鏡花水月。
說白了這是種催眠術,可以誘導主人翁進入自己的深層意識,去挖掘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於現代而言,也曾有那麼一陣子流行用催眠查找前世今生的關聯性(一般用於治療心病居多,也有人稱之為業障病),成效如何見仁見智。
可惜這個細節著墨的有限(我覺得寫的不夠深),而且寫來寫去也只是在查找案情而已,沒有更出彩的手段增加關於«鏡花水月»的亮點;不過每當看到,張屏利用水器施行«鏡花水月»去探究人的深層意識(意即記憶)都讓我覺得很有意思,這點我覺得劇組處理的很用心(個人也覺得新奇的很)。
其次觸動我的細節,是關於另一位男主〈蘭珏〉那段急於為先父翻案而屢屢挫敗的心路歷程(險些走火入魔的橋段);當人一葉障目時,只會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當下,你不會知道自己被心魔控制,只會一味泥足深陷在我執中;當看見蘭珏瘋魔時,我可憐他——唉…蘭父的清譽有損一直是蘭珏的一塊心病,所以當所有能洗清汙點的線索逐一失去時,蘭玨的良心底線也在一點一滴的消失……
人是不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陷入瘋狂的
因為 當局者迷!
蘭珏在最後的最後,終於繃緊了良心的底線而沒有令其斷裂,何其不易!看著他擎兇器即將砸毀良心(白貓)時,我真是為他捏了把冷汗……當兇器生生砸下的那一刻我都忍不住在心裡大喊«唉,完蛋了!»——幸好!他能即時懸崖勒馬。
看戲裡的角色如可放下魔障(或者索性入魔),作為觀眾的大夥兒,多半就只會在心裡暗道一聲:「果然」;人們很少有機會真去經歷其中滋味。不過,這段戲碼(蘭珏深陷魔障)因為我也經歷過,所以於我而言彷佛又再經歷了當年的那種入魔的感覺……當下我真心同情蘭珏!若非入心、情陷又怎麼會失去理智呢?而人一旦失去理智,就很容易讓魔入心…這也是人最容易拋棄底線的緣故。
不要笑話人心軟弱,因為誰也沒有自己想像的堅強
不要太高看自己而低估了我執!
既然提到男主〈蘭珏〉,自然也不能漏掉另一個男主〈張屏〉
說實話,我挺討厭張屏這種人!
他就是那種為了‹真相›可以不惜橫衝直撞——總之不懂得轉彎就對了——去得罪人、哪怕明知前面是坑他也會義無反顧的往下跳——只要坑裡有他要的‹真相›!這樣的性格擺在哪裡都是惹人嫌的要命!
但是我又發現:世上少了這種人,這世界就真的太沒救了!
看看蘭珏身邊的人,個個想到的自救或救他的方法多半是取快、取便捷之法…沒有人在乎別人的死活——反正都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就好;可偏偏,就在蘭珏要跟著迷失良心時,他身邊蹦出個張屏,這顆楞頭青啊…唉…他像是時刻都在提醒著蘭珏:莫忘初心——尤其不要忘記其父的教導啊!所以我才說:我真的很、討、厭、張屏,因為他總是在提醒著人們——
😒良心、道德的底線在這兒吶!
✁_ _---
除了前述的兩位主角,接著來說說這部戲的主線要角:太后、皇上、棄子(辜清章)。
先說說/這些/那些/案子(偷珠事件/伴月樓命案/飛花閣命案/封家兄弟無頭屍案/鳳凰頭失竊案/科舉舞弊案/摩籮村屠村案/真假太子案)的出現是為何?為了一個人的私心——復仇;就像幾十年前也有一個女人為了自己的私心,謀奪了別人(一個村)的生存權!
啊~正如前言我所說的“不要低估了我執的可怕!”
太后為了鞏固權力,不惜易子、屠村;辜清章(皇室棄子)為了報復生母對自己的遺棄,美其名曰為養母(張屏的親娘)復仇,不惜設計一系列的命案,劍指卅年前的摩籮村屠村真相…;整個故事核心只為揭露一個女人的私心——換一個健康的孩子&鞏固到手的權力——跟一心想要借由懲罰,一償當年那個私心作為下被無情犧牲掉的可憐棄子的孺慕之心……,何其可悲?!僅僅只為了他們自己的一點私心,前前後後賠進了多少人命!對於上位者或多智近妖者而言,小小的平凡人類如同螻蟻,何足掛齒呢?人命於他們而言根本不足以入眼,太后如此,辜清章(皇家棄子)亦是如此。
辜清章明明洞察人心,也擅長於操縱人心,為什麼不能用在更有益的地方?非得要策劃那些案件……那些犧牲者,無論是罪有應得,還是無辜受累,他們一個個死的不明不白(死前多半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得被弄死);連看戲的我都覺得莫名其妙,這些人到底招誰惹誰?為什麼非得被弄死不可?除了老天跟閻王,到底有誰又憑什麼對人命予取予奪呢?!(唉~)
而這三角關係裡最大的無辜者,當屬少年天子(永宣帝)了。他明明可以平安喜樂的過他的平凡人生,卻莫名其妙的被一個女人抱回皇宮去當什麼皇子…;在很多人眼裡他或許挺幸運的,可以錦衣玉食,可是,天知道……被一個女人壓在頭上那麼多年,搞的自己有志難伸、活的憋憋屈屈…真心不如作個凡夫俗子算了!
不過永宣帝也是個厲害的,雖然被太后打壓那麼多年仍不曾丟失自己的雄心壯志。他韜光養晦那麼多年,表面做個紈絝子弟,內裡卻懂得勵精圖治,暗地裡攏絡可用之才,頻頻向有志之士投去橄欖枝…舉凡種種行徑,都在告訴有心人(如蘭玨者):「朕,不屈不撓,爾等皆可來附!」事實上也收效不小,至少他得了張屏、蘭玨、王硯…等人來附。
一個女人的私心先是害了兩個孩子,接著是一府、一村的性命……
我也一度希望以暴制暴!因為實在氣不過(站在一府/一村的立場來看)!憑什麼我要為一人的私心沒了性命?沒道理。可是,站在更多無辜者的立場看事情時,我猶豫了……因為誰也沒有任何理由去剝奪別人的生存空間…若是贊成以暴制暴,那與辜清章之流又有何異?
唉…我知道那種不甘心的感覺…可又能怎樣呢;世上有辜清章之流亦有如摩籮村巫女之輩,不是嗎…就像張屏說的:「你厭惡的世道,也有像我娘這樣的人,即使她知道今天發生了什麼,她當初也會救下你!」有些人,即便被世界冷待,還是願意張開臂膀擁抱世界,這樣的人(籮村巫女/張屏之母)值得敬佩。
✃- -__ __
在情節的背後我看到人性。
看到辜清章對親情的求而不得——瘋魔;看到蘭珏為先父的清白(翻案)——近瘋魔;看到永宣皇帝為國祚之堅忍不拔;而張屏在我眼裡則是個奇葩——怎麼可能一直把持得住自己的心性不歪呢?連蘭玨都難逃(心魔)試煉,怎麼他能在死了最親的師父後還能不落入瘋魔的境地?好強啊!是被師父(及生母)養的太好了嗎?(呵呵xD)也難怪辜清章要對他一通抱怨,說:「……你有那樣好的阿娘,又遇到了那樣的好師父,你無憂無慮了好些年,你知道什麼是苦難?…這十年間,我歷盡艱難險阻、受盡白眼嘲諷,不惜一切代價…卻發現要我死的…竟是我的親生母親,你說,她要我來到這世上,為何又要親手將我送入無間地獄呢?」
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心性決定道途»?因為張屏的心性被養的太純粹(向陽),所以一遇事就直覺地向著光明面行去;可如果這樣理解的話…辜清章也是被摩籮巫女及村民養大的,怎麼心性卻差那麼多呢?還是因為,他離開良善的養母太早(才10歲),又過早面對殘酷的世界,以致於尚未定型的心性就有所偏差!?難怪他抱怨〝你有那樣好的阿娘,又遇到了那樣的好師父…〞,言下之意便是「在你尚未定性的時期都遇上了好人扶持一把,讓你不知人間險惡…」而他辜清章就倒楣多了,離開摩籮村這個世外桃源後,他的人生就徹底扭曲了……。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時也/運也/命也,非我之不能也〉的無奈吧………。
✁_ _---
為對抗命運,辜清章做了這些/那些/案子(伴月樓命案/飛花閣命案/封家兄弟無頭屍案/鳳凰頭失竊案/科舉舞弊案/摩籮村屠村案/真假太子案),只為心中的那個«我執»;他也利用這些那些人心中的那份«我執»,設計了一齣又一齣人間悲劇……
我忽然想起可憐的洛子商!
但……
他們真的可憐嗎?
可憐。
他們有著可憐的身世……
但真要說可恨……
也著實可恨的很!
本可有所作為的人啊……
何以至此?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