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成為政治家的「口語翻譯機」

JC
·
·
IPFS
·
探討了布魯克林市議會成員蘇珊·莊使用人工智能(AI)來回答問題的事件。文章質疑這種做法是否有助於真實有效的政治溝通,並指出這種依賴AI的趨勢可能會使公眾對政治人物的真實性和誠信度產生懷疑。此外,文章還批評了莊將其移民背景和語言障礙作為避免直接溝通的理由,認為這反映了當代政治中對身份政治的過度利用。最後,文章呼籲重新評估AI在民主過程中的角色,強調政治溝通應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動。
AI傳聲筒,概念圖

當我們以為政治舞台上已經有了足夠的戲劇性時,布魯克林的蘇珊·莊女士賦予了我們新的啟示:在紐約市議會中,人工智能不僅是助手,而且是一名完美的公關專家。

當地媒體報導稱,莊在回答有關她個人興趣和政策的問題時,竟然大膽啟用AI。她的理由是英語不是她的母語。看來,在今天的政治舞台上,流利的英語和直接的人際溝通已成為過時的技能。當你有一台能夠生成充滿詩意但空洞無物的回答的機器,誰需要真實的人類互動呢?

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做法的創新性令人印象深刻。畢竟,當你可以輕鬆地讓AI為你處理一切,為什麼要費力思考和用心回答問題?這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完全避免了個人觀點或具有爭議性的意見。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保持含糊其辭無疑是一種智慧。

但讓我們深思一下,這種做法是否真的有助於政治溝通的進步?當一位市議會成員將AI作為溝通的主要工具時,我們是否可以期待她在議會中進行深入且有意義的辯論?又或者,我們應該期待更多由AI撰寫的修辭花哨、實質空洞的聲明?

當然,莊女士提到的語言障礙和移民背景,可能在某些圈子裡能贏得同情。但我們必須問自己:一位政治家的首要職責是服務於公眾,還是利用身份政治來獲得政治資本?

在這個AI逐漸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時代,莊女士的做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案例研究。這是否預示著未來政治溝通的走向?或者,這只是另一個表明政治人物與公眾之間日益增長的隔閡的例子?

無論如何,莊女士的故事提醒我們,當AI成為政治舞台上的新星時,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評估這種技術在民主過程中的角色和影響。畢竟,政治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非人與機器之間的對話。

Reference:

https://www.cityandstateny.com/personality/2023/12/winners-year-meet-new-city-council-members/392609/?oref=csny-skybox-post
https://www.theverge.com/2023/12/18/24006544/new-york-city-councilwoman-elect-susan-zhuang-ai-response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