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電影配樂傳奇》(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抱著想看八卦的心態去看這部片是個錯誤(爆)。算是簡單的好萊塢電影配樂史,主要透過改變歷史的作品來說明每個時代的流行與變化。從現場配樂到管弦樂、爵士,使用現成樂曲,再回到管弦樂,接著是合成器。也大略說明製作配樂的過程,和在電影製作進入的時間點(電影鋪天蓋地宣傳,但是配樂還在寫!)。最後的結論是音效工程的一環,是電影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足以改變觀眾對影像的感受。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除了每位配樂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習慣,還有錄音樂團的風格差異,以及能夠很好的視譜演奏是必要條件這事。
【06/14】《福爾摩濕與滑生》(Holmes and Watson)|如友人所說,這部片進電影院看會很生氣,但適合開小螢幕同樂會。看中文片名大概可以猜得出來有很多(中學生風味)色情梗,而且是徹底超譯的福爾摩斯,還明顯惡搞了近期改編的夏洛克們的故事(大笑),甚至有相當上級者向的梗。在諸多不合理中主線背景意外考究,甚至有解謎的趣味。當成普通的美式喜劇應該沒問題?但是要看搞笑版的福爾摩斯還是不要好了…… 或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有任何期待再打開。濕濕~
【06/14】《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s)|發現中文片名和2000年那部一樣,沒有加上2019或是「新」。對原設定的印象很淺薄,只記得這片的預告片看起來一點都不熱血,也沒有動作片該有的氣勢。實際上映後的評價也很普通的樣子,身邊沒什麼人提。不過這部片將《霹靂嬌娃》轉向女性主場,跟男性主導說掰掰。這點倒是挺讓人期待如果系列發展起來會是什麼模樣。突然想到 Charlie 其實是中性的名字,原來當年的電視劇就已經在為將來鋪路了嗎(咦)。
【06/18】《杜象:反藝術至上》(Marcel Duchamp: The Art of the Possible)|想起看過不少書籍的標題是教人怎麼看當代藝術,沒有看過那些書,不過覺得這部紀錄片應該也有相同的效果。了解如何對傳統藝術提出質疑的反藝術怎麼樣進到藝術殿堂,試圖打破美的永恆,以及納入科技發展開拓視野的創作,思考當代藝術在這樣的出發點之下是否還需要「典藏」,還有當「當代藝術」成為學院派之後,該如何再度被實驗,破除成規生出新的內容。透過杜象的生平、作品介紹和訪談,除了得知這一系列藝術演進的過程,與其時空背景,也產生許多有趣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