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石頭哥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怎樣自我介紹,可以讓人映像深刻呢?

石頭哥
·
·
你是不是偶爾會碰到在某些社交場合,主持人冷不勝防的說:那麼請大家輪流自我介紹....。啊!什麼?於是緊張到腦袋一片空白我我我....

怎樣自我介紹,可以讓人映象深刻呢?

每週五分鐘,掌握實務技巧,讓你從容應對職場事務!


【前言】

日安,我的朋友,我是石頭哥。你是不是偶爾會碰到在某些社交場合,主持人冷不勝防的說:那麼請大家輪流自我介紹....。啊!什麼?於是緊張到腦袋一片空白我我我....就在胡言亂語之下結束了,別人也只好當你是路人甲乙丙了。我也是容易緊張的人,非常能感同身受,既然人脈是邁向成功之路的重要資產,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自我介紹,可以讓人映象深刻呢?


難度指數:★★

適合對象:一起學習,如何自我介紹讓人眼睛一亮,甚至印象深刻。

【如何避免自我介紹完,還是路人甲乙丙】

那天下班趕去台北參與了一個商業思維的課程,由於是插班生還一切在課程狀況外,一個晚上下來坦白說吸收有限。但是那位上台自我介紹的同學,卻讓我映像深刻。他說不知道要取什麼英文名字,於是老婆大大就幫他取『迪士尼』,以後當副總,不就變成迪士尼副總了嗎!哈哈哈哈...真的是很棒的故事銷售!!讓我至今都映象深刻。謝謝那位同學拋出的精采觸媒,讓我不得不好好省思:如何自我介紹,才能讓人印象深刻呢?

一、標準答案,卻是錯誤用法:

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是:請問你是做什麽的?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我在某公司任職某個工作。

這確實是社交場合中的100人有101人用的標準答案,這種答案沒有錯,只是讓你錯過了讓對方進一步了解你的機會,錯過了讓對方映象深刻的機會。

二、公式:我是誰+與你有什麽關聯+對你有什麽用:

你得能為對方提供價值,別人才能記得住你。

有時候想想,這也未免太現實了吧,要人記住你,還得提供自己可以被人利用的價值?是啊,你去應徵一個職務,難道你會說:我想到貴公司實實在在領一份薪水,踏踏實實學得一技之長嗎?別傻了!

職涯一路走來,我碰到過最簡單的自我介紹公式是:我是誰+與你有什麼關聯+對你有什麽用。

具體怎麼說呢?我先來試試一段自我介紹,你聽看看如何:

《我是誰》:你好,我是石頭哥,一名專業的品管教練。

《跟你有什麽關聯》:你手機中,剛好就有那麼一顆IC,就是通過我的品管把關合格送出的。

《對你有什麽用》:我可以在一週之內,讓一個完全沒有品管經驗的團隊,學會品管五大工具、七大手法。如果你想讓自己的部門品質躍進、績效標竿,可以來找我,我一定能幫到你的。

志工活動-許一個耶誕願望


三、採用故事銷售型,也許更具親和力和:

不過,也不是每次都得這麼的現實,好像一開口就是要接訂單談生意似的,難道我們不能單純一點,就是一般場合話家常當當朋友,不行嗎?也行,講故事是最能吸引人的,只是講得好壞就得勤加練習練習再練習了。我先來一段故事銷售型的自我介紹,你聽聽:


我是Mason(石匠),彼得杜拉克說的三個石匠故事中,第三位帶著夢想蓋教堂的傻石匠。

但是對於課業輔導的家扶中心小學生而言,『石匠』似乎有點拗口艱澀,於是叫著叫著卻變成石頭、石頭、石頭....

之後就叫我石頭哥哥了!


好吧!我是『石頭』!

當你不熟悉一項知識、技能時,我想你會『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穩健而行。


是的,我就是『石頭』!

被你常摸的那顆石頭!看到沒?被你摸到額頭都有點發亮了呢。!


所以各位知道我是誰了嗎?

是的,我是『石頭』!

給你一些職涯規劃、科系引導的『石頭』!



【結論】

你,就是自己職涯的CEO。我想能提供一份生動的自我介紹,不僅有助於打開對話、擴大生活圈,也會讓你更了解自己的不足,持續朝向自己想發展的方向邁進。


最多人看的,TOP 5點閱率,你看了幾篇?

用任務,驅動你的學習力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100443/


求職:如何讓人一眼識別你的價值?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100402/

如何辨識面具下,人才實力的真偽?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9564/

茫然嗎?畢業,我到底要幹嘛呢?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9841/

創業,不做資本主義的奴隸,你行的!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9838/

生活黑客!用哲學思考,破解難題像吃飯一樣 !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9570/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