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射手媽咪婷婷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媽媽的解僱通知:結不了婚是媽媽的錯?女兒與母親的幸福論

射手媽咪婷婷
·
·
歪理很多卻不採取行動的女兒,跟愛抱怨卻不離婚的媽媽一樣。
圖片來源:誠品線上

身為一個擁有女兒的母親,我能深刻感受到同為女性的共感能力,時常我心裡想講的話都能被女兒精準完整說出,在我疲累的時候也總能貼心地表達感謝與安慰,這不僅是母女連心的證明,更是身為女人獨有的纖細敏感。

然而,母親與女兒終究是獨立的個體,在女兒年齡增長及生活經驗拓展之後,母女之間對於許多事物的看法不再相同,而女兒也不會單方面接受母親灌輸的價值觀與建議。有些人會認為這是女兒「叛逆」的開始,實則是女兒開始展現獨立意志,但許多母親會一時無法接受過往乖順的女兒成了凡事愛頂嘴的模樣,於是帶著焦慮擔憂的心情去限制女兒生活的種種。

另一方面,凡事仰賴母親而無法真正獨立的女兒也非常多,比如許多女兒雖然口中嚷嚷不希望母親管束自己,但卻依舊住在家裡享盡家裡的資源,逢人就抱怨對母親的不滿,一旦被問道:「為什麼不搬出去自己住?」的時候,總是會找盡各種無法搬家的理由,說穿了正是無法真正獨立,因為還想受到母親的庇護與肯定。

歪理很多卻不採取行動的女兒,跟愛抱怨卻不離婚的媽媽一樣。

作者在書中一針見血地點出一直跟母親吵架卻又不願意搬出去住的女兒,也明確地寫道比起給家裡錢,搬出去住所需付的房租大概住不起同樣的環境。因此作者認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要一直抱怨,要心存感謝,表現出順從的態度,聆聽父母說的話,並默默擔負起家中一份子的責任。

過去我們時常聽到批判不願放手的媽媽,其實也有許多不願意離開母親的女兒,也因為女兒並沒有真正長大而以「孩子」的心態不斷向母親尋求關注與幫忙,自然也會產生母親「支配」女兒的狀況。

女兒如果不為自己劃清界線,就會一直受到母親的干涉。

不自覺地期望受到父母的庇護,所以當無法自己作決定、想要逃避重大責任時,就只能遵從父母的意見了。

所以如果遇到選擇錯誤,就可以說「都是媽媽的錯」。

確實許多人誤以為自己成年就代表獨立,母親不可以干涉他,但卻凡事還渴望獲得母親的接納與認同,其實這並非真正獨立。

只要能獨立自主,就不會再渴望被接納。

我非常認同作者的這一段話。那些口口聲聲抱怨母親不接納自己的選擇與決定的人,其實內心是非常渴望被母親認同的,也會受困於不被理解的泥沼中,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無法獨立所造成,即便有些女兒已經為人母了,仍認為母親就該無條件接納她的需求與接住她的情緒,這都是沒有認知到自己應該要獨立並為自己負責。

倘若我們希望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大人,必須要讓母親卸下長年以來背負的責任,也要試著不要對母親有過度的要求與期待,畢竟世代差異的關係,母親不見得能真正理解女兒現處的職場環境與生活樣態,作者建議母女之間的對話不需要鉅細彌遺交代,也無需針鋒相對,只要把彼此當成朋友或鄰居般以輕鬆的態度應答即可。

作者也告訴我們母女之間要擺脫互相依存與傷害的關係,必須要屏除「妳當然應該會懂」、「當然要通通告訴我」這樣的想法。母親要認知到女兒應以自己的生活與家庭為重,而女兒也應該要屏氣對母親的所有無理要求。

這本書講述的並非母女如何和解,反而比較接近於母女雙方該如何保持生理與心理上的距離,進而創造更健康與幸福的母女關係。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