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2024诺奖经济学家要提出包容性和榨取性制度的新术语?

陈家梁子
·
(edited)
·
IPFS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来自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家达龙·阿杰姆奥卢、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鲁滨逊,以表彰他们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由达龙·阿杰姆奥卢和詹姆斯·詹姆斯·鲁滨逊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与贫穷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2012年在美国首次出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年出版了中译版。在书中。他们通过大量历史案例研究,以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史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国家保持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有些国家则一直处于贫穷或者由繁荣转为贫困。他们将制度聚焦于政治和经济两个领域,分为包容性(inclusive)和榨取性(extractive)两个类别。包容性政治制度(inclus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指权力由所有人共享,不被少数人垄断。包容性经济制度(inclus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指财产私有,所有要素拥有者平等交易,财产和所得受到法律严格保护。榨取型政治制度(extractive political institutions)和榨取型经济制度(extract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则反之。而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政治制度导致经济繁荣,榨取型政治制度和榨取型经济制度则导致贫穷。

其实两位教授定义的包容性政治制度近似于宪政民主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近似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而榨取性政治制度就是专制制度,榨取性经济制度则包括奴隶经济制度、公有经济制度或计划经济制度等。两位教授更早时期还合著了《独裁与民主的经济根源》(The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一书。从书名可以看出,他们之前还是使用独裁和民主的既有概念来阐述制度与经济繁荣间的关系。

那么提出包容性和榨取性的新术语来分别政治和经济制度有必要吗?我推测可能两位教授认为包容性和榨取性更具有总括性、普适性和直观性,才用这两个概念替代既有的概念。

一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对立面包括奴隶经济,农奴经济、公有制经济等多种形态。用榨取性经济制度就可以统称这些制度,在分类上更科学。

二是民主和专制制度之间存在过渡带,有个程度问题。就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而言,就是逐步民主化和自由化的。北美殖民地和美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就只有少数有财产的白人男子才享有政治权力,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今天的标准就算不上是民主制度。而经济制度既存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也存在奴隶经济制度。既具有包容性成分,又具有榨取性成分。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发展历史中,包容性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号称民主,也通过选举产生政治领导人的国家,实际上权力还是垄断在少数人手中,仍然是榨取性的。以我之见,包容性和榨取性要结合动态和静态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就是包容性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包容性停滞不前且始终处于低水平,榨取性大于包容性,就是榨取性制度。

第三,榨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可以暂时共存,但不能长期共存。比如两位教授认为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期就是榨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共存。但包容性政治制度和榨取性经济制度似乎是不可能的组合。

第四,包容性和榨取性这两个词语更直观。与经济繁荣和贫困之间的因果关系更直接、让人更容易理解。

不知道两位教授对为何要提出这样的新概念来进行制度分类有没有解释,本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尚未发现。以上所见,只是个人的感觉和推测。

2024年11月10日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