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昆仑明月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在中国国内,我是哪里人 | 我的身份认同和矛盾史

昆仑明月
·
记得最早的时候,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是很小的时候在姥姥家。因为我的口音跟别人很不同,别人都会说「这个小孩子是哪里来的?」。或者直接来问我,「你是哪里来的?」。我记得小时候,我的回答是,「这里是我妈妈的家」。他们就不会问我了,因为他们会把我当成这里的人了。那时候我还是在幼稚园。

最初的印象--在中国东北的日子

因为小时候,我生长在一个中国东北的一个边境城市,一直到8岁。东北话比较接近普通话,但是父母希望我会讲山东话,所以回到家里,我就被鼓励说山东话。虽然当时并不知道为何如此。所以,小时候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山东人。而且不知为何,我天生讲话一股南方人的感觉。小时候在东北,身边也一直喊我“关里人”,也就是山海关里面来的人。

 

长大后--在上海生活

后来我8岁随父母来到了上海,这一切都还好。这一在上海生活就是将近16年(期间在广东读书三年)。但是我始终没学会也没想过去学上海话,但可以听得明白。从8岁到24岁这段时间,我的朋友和我的大学生活都是在上海。可以说,这个城市承载了我最多的记忆。但这也是我身份认同出现矛盾与挣扎的开始。当别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说是山东人还是东北人。我的答案是,我是在东北出生的山东人

注:我们家跟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不同,因为我的父母是在成年后去的东北。


高中生活,我学会了粤语

后来,我跟随父母来到广东省,因为户籍的问题。我不可以到公立学校读书,也可能是进入公立学校比较困难。我去了一个私立学校,这里几乎都不是广东本地人,都是外地人,大家来自全国各地。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直接说我是来自上海的山东人。

 

一年的纯方言的生活--在河南一年的高中生活

也是为了融入我所在的河南高中的生活,我决定开始说方言。因为山东话和河南话比较相近。所以,我感觉我的方言在这一年进步的炉火纯青。我当时说我是山东人,也是没有问题的,别人不会怀疑,甚至不会深入追究你身上比较奇怪的地方。

 

他人干涉的身份认同--「老乡会」引发的矛盾

到了大学,学校开始各种「老乡会」找上门来希望你可以加入。因为我是从东北——我的原籍地参加高考的(大学第三年的时候我落户在上海了)。可能,我的学长学姐就从学校宿舍管理员的住宿人员名册中找到了我。首先找到我的就是辽宁老乡会,我说我其实不是辽宁人,结果遭来了一顿言语的讽刺。这也为我的校园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孽缘」。后来我听一些人说我,他说话一股东北味,结果非说不说自己是东北人。在中国生活过的人会知道,这样的评价可能就是对一个人人品的否定,会被认为「数典忘祖」......

因为从小被父母灌输齐鲁文化,儒家经典,所以我的自我认同是主动去寻找山东老乡会。结果,我发现自己在老乡会的活动中, 我和他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最明显的冲突就是,我不是从山东参加高考的,因此调侃我从「简单」的省份考进大学就成了经常发生的事情。这样渐渐让产生了一些排斥的心态。而且,他们聊起来自己故乡的事情,我是一头雾水的,是迷茫的。毕竟我很少在那边生活,也仅仅是曾经过年过节陪父母回老家,以及从书中阅读而来的内容。

 

出国前,我回到了山东

因为家里的事业的迁移,我跟随父母在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山东生活,也仅仅半年而已。我见到了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的邻居小伙伴。他们大多都开始结婚生子,我本以为身居故土有种无比的亲切和关怀。事实并非如此,大家是彼此也是友好和热情。但是因为我不太能喝酒,不太能吃比较味道重的食物,所以会被经常嘲笑说我到底是不是山东人。说我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而且他们会叫我上海人怎样怎样。其实这个问题我也在问我自己。那段时间,我也在默默地承受这种不被认同的感觉。

 

在澳洲

来到了澳洲,本以为可以拜托这种身份认同的矛盾。可是华人(大陆华人为主的)圈子还是避免不了这个问题。也可能是成年了,自己说话的腔调比较固定了。我讲话没有上海的腔调,北方味道很浓。虽然,我也可以被称为新上海人。但是我也会被不经意间讲出的北方词汇,类似于“唉~呀妈~呀”的时候会被问到,你为什么讲话有东北味,为了表示我不是刻意模仿,我会讲,我8岁前生长在东北。

可是尴尬的是,我在澳洲的室友也是两个上海人,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每次我邀请朋友到我家里的时候,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每当问起哪里人。我的两个室友总会补刀一句“他可不是上海人”。此外,因为我并没有又在上海读高中,我发现我没有在上海青年时代结交的朋友。而且,因为我的父母也不在上海定居,我对上海人的身份认同也在被不断挑战。

 

那么问题来了,我究竟该说我是哪里人?

依据出生地,我说我是东北人,只能因为我出生在哪里,8岁前生活在哪里。

我说我是山东人,我也仅仅在2016年的几个月以及未来的日子可能会再来这里。以及山东是父母的故乡

我说我是上海人,这里是我出生以来生活最久的地方。可是我跟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又会有很多不同。除了户籍在上海,别的方面和上海人差别也很大。

加上,河南和广东的生活经历,让我对于中国国内特定地域的身份认同感是很弱的

  

后来,我很有幸在大学研究国民教育的时候,对于身份认同做了一点调研。我才明白,曾经那些不太是我的问题,而是我们对于身份认同的包容度,有待前进。如果只有一种身份认同的标准,这就太狭隘了。这也是后来我明白的,强加给别人一种身份认同,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有时间,也聊聊我感受到的国际上的身份认同。

 

笔者注:

本文所描述的矛盾和问题只是针对身份认同的感受,不代表其他方面的问题感受。

文中的一些城市和个人信息,采用了内容替换,以保证隐私,避免误会,请谅解。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