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图书馆借书的魅力
重新发现图书馆借书的魅力。通过图书馆借书看书,曾经是一个被我否认的选项,现在却发现它充满优势。这得益于首都图书馆的两大特色:遍布北京的社区图书馆,并且通借通还。
国庆长假的前两天,带孩子来欢乐谷游玩。第二天,我感觉疲惫,而且有点偏头疼。于是老婆带俩孩子去欢乐谷玩,我则在酒店休息。但是光躺着休息,也不是办法,稍微舒服一些,似我这种书虫,便打开高德地图,搜索附近的书店。发现有一家叫做“轩辕书馆”的书店,评价非常好,离我也挺近的,大概在八九百米。于是前往一观。
去了之后,这个书店的外观的确惊艳,它是在一个以玩车豪车为主题的大型广场里面,书店门口就是一个老式宝马车。进去之后,发现藏书很多,令我大为惊讶。因为现在的书店,一般没有这么多库存书。后来问了店员,才知道这其实是首都图书馆的一个社区分馆。所以,里面大部分书,是外借的,并不是售卖的。
图书馆的藏书,真的与书店不是一个量级。即使我常去的国贸的西西弗书店,算是藏书很多的书店了,它的书籍门类及丰富程度,也不能和首都图书馆的一个社区图书馆相比。而我爱逛书店的一个很大的理由,就是“随机漫步”,希望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书,从而开拓眼界,激发连接与思考,产生一些创意机会。
我很早就办了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卡,因为那里藏书,显然是最多的。但是它不方便的地方,在于只有一个取书和还书地点,就是必须到国家图书馆。对于北京这么大的地方,上班一族,显然是很不方便的。
现在来到这家社区图书馆,经过店员介绍,才知道首都图书馆已经完全分散下沉到社区,各个社区图书馆遍布北京。查了一下,我家和我单位的社区,都有首图的社区图书馆。
不仅图书馆的网点遍布北京,而且还有一个大优势,就是“通借通还”,可以在任意一家社区图书馆借书,又可以在任意一家图书馆还书,真是相当方便。
而且你知道可以借书的数量吗?成人可以借15本!15本书,足够看一阵子。而且现在很多书籍,除了经常放在枕边的一些经典的、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之外,大部分的书,例如一些经管类的、励志类的书,往往只是浏览一下,在里面萃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就不会再看了。如果购买这样的书,那么使用频率低,看过一次,萃取完知识,就不会再看了,显然这个钱花得不值。
大部分这样的书,都可以在首都图书馆找到,而且一次可以借15本,那么正好适合看这种快餐类,或者是一次性类,或者偶尔翻翻之类的书。如果看到好的书,经典的书,那么再买一本收藏起来,不就好吗?
虽然藏书是个美好的事情,但是书的大块头,对于我们住在公寓里的人来说,其实是非常不便的。尽管我家里有个书架,摆满之后,还有很多书,不得不在地上堆起来。很快,这些书就放着吃灰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想要藏书,显然是不方便也不现实的,受限于你的房屋面积,而且如果搬家,就更加痛苦了。
另外,买了这么多书,堆在一起吃灰,也实在可惜,还不如让它们流通起来。所以,通过图书馆借书还书,每次可以借阅15本之多。每读完一本书,写一个简短的书评或读后感,一两句话,甚至一两段都可以,做个纪念,是为输出,甚有意义。这就是图书馆借书的优势,也是我今天的最大发现。
最后说说我的淘书成果,在轩辕书馆呆了一上午,的确发现了几本挺有意思的书。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是一本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与民俗的书,正好切合我一直想找这方面的题材。每年春节,给老外发个电邮,祝其中国新年快乐,顺便说一下今年属相的含义,和这个属相的人的性格,就得到相当热烈的反馈。在与该书邻近的书架上,还发现很多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其实都已经翻译成了英文,而我以为这些只有古文,老外很难理解。向老外推介中国古典文学与智慧,也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
《一句话理解法律》,现在法律门类如此繁杂,一般人很难听懂,包括行内人,也没有得到一个体系的概念。而一句话理解法律,能够提纲挈领,忽略细节,将各种法律门类串起来。于是让我想到,知识产权这样的小门类,也给人以繁杂与不得要领之感,可以写出一个系列,一句话理解知识产权,让大家以简驭繁,得到对知识产权的通识。
《创造时间》,这本书的核心是“数码极简”(digital minimalism)。我们现在社会有两大顽疾:第一是繁忙浪潮,总是有干不完的事,总有忙不完的活,工作生活的节奏达到前所未有的快。第二是分心“无底洞”,我们总是被智能手机、各种APP、新闻娱乐应用,吸引注意力,导致无法专注。这本书强调了数码极简,手把手教你怎样设置无干扰手机,能够让你专心,把节奏慢下来,专注于真正优先的、真正对你有意义的事情。我是极简生活的倡导者,这本书也启发了我极简生活的一个新方向。极简生活,不光指衣服、物品等极简,现在更重要的,是数码极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