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Kate S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⁰³ 旅行再定義

Kate Su
·
·
在島內縱走,到好幾戶不同形式的家作客,跟著作家在異國晃蕩,這是我最近的旅行再定義。/Jun 26, 2021
最近放在床邊的醒腦良方:雜誌《VERSE 005》、《地味手帖 05》與《理想的下午 — 關於旅行 也關於晃蕩》。

時間倒轉回疫情升級至第三級前夕,當時正結束一趟毫不囉唆即刻啟程的健行。自前年起就很慶幸身邊擁有一群和自己程度相當、也願意不斷提高難度和挑戰性的健行夥伴,彼此都會留心感興趣的步道,也總記得收進口袋逐一規劃行程前往。隨著探訪的步道類型愈來愈多,實地踩踏其觸感輪廓,也才理解腳上的登山鞋如何輔助自己,不至過度費心與溼滑顛簸抗衡,能多一點徜徉蔥鬱山林。可惜就在開始嘗試負重登山時得暫時收起裝備。然而,疫情關起門戶卻拓寬想像,於是翻起《VERSE 005》望山止渴一波。

又再想起,某堂與瑜珈老師的閒聊中認識了《走路的人,河正宇》這本書,雖然只有在書店簡單翻過、也記不起是哪幾行的淺移默化,成為我開始以步行往返住所到捷運站的一公里左右路程,除了增加運動量外,走著走著卻也劃出一段獨自運行的軌道(果然路是人走出來的),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與觀察,可以踩著不同拍子配合耳機內播放的音樂,也可以偶爾變換路徑、或任由自己迷路。往後,每日此時我都順著這條軌道,在重複播放的景色中,一次次解析出更細微的發現。

展開雜誌裡一條條旅途,立刻就跟隨劉克襄老師開始徒步旅行台灣,或許是能體會到他說的:

…比起一般的自然步道、森林步道,走農路和鄉道會更能夠跟社會有緊密的互動、呼應。
…走路會把緩慢的美好有序地踩踏出來一種節奏,甚至是生活的價值。

接著迎面而來的,有倚山傍海的多元生態、有落腳紮根的嶄新視野、有地方再生的形塑詮釋,再細探景點背後的歷史,又與最近重拾高中選讀《發現台灣》相互補敘,漸漸地剪輯成一部立體且深刻的紀錄片,儘管還在拼湊的階段,卻比求學時期總是傻用線性閱讀與硬背的方式更懂得如何修歷史這門課了。


從計畫另闢自己的空間起算,租房生活已經超過兩年,對於家的理想樣貌與實際對應的價值間仍舊有諸多拉扯。但細究之前,得先認真對自己的生活進行一番觀察和驗證才行。持續進行的自宅考古告訴我,一路上實在太多用「自以為」堆砌出來的城塔必須推翻。然而,在這些自我辯證的過程中總擔心把路想窄了,於是出發考察,我想知道「家」還能以什麼形式存在。

《地味手帖 05》是某日在書店巧遇的一本雜誌,恰好作為我對於「家」的腦內思辯參考。前些日子身邊的朋友陸續買房,開始討論居家裝修、空間配置與交換家具電器的採購心得,有些事情看來必須一鼓作氣直接到位,否則因小失大,失去的還不只是錢呢。但這些硬體二三事疊加起來要思量的實在太多,負擔實在太大,決定暫時跳脫,先逛逛台灣的老宅古寓,了解昔日的建築在時空背景下如何成形與演化,翻著翻著,從城市來到鄉村,從平地走進山裡,跟著書裏的人們回到他們的家,無論是為了尋根或開拓,他們都在能全然卸下包袱、實踐自我價值且與周遭和諧共存的某個空間住了下來;又無論是先覓得空間而喚醒了想望,還是懷抱理想啟程探尋真正的歸宿,他們告訴我,踏實的歸屬感才是打開家門的那把鑰匙。

仔細想想,以自己喜歡出走的個性,家的空間不用大,有一部分活動空間可以把戶外算進去了,而且發現玄關(或車庫)作為戶外與室內的銜接,在我理想的生活型態中格外重要。可以開著改造吉普車到處去待著的生活真不錯,疫情趨緩前或許可以思考一下這個未來生活提案的可能。


還在 Instagram 寫字的那段時期,對寫作莫名嚮往,讀到喜歡的句子時,總是驚嘆字裡行間所能承載的竟如此不可限量,究竟何以修得這般深厚底蘊,最近漸漸從經歷過文學寫作賞析與琢磨的好友身上看到解答,也有幸能受到她的鼓勵,朝著躊躇不知該寫什麼題材而遲遲未行動的自己推了一把。

某次,我們一起逛書店,邊聊著彼此喜歡的文筆,好友按我的喜好引薦幾部現代文學作品,這本《理想的下午》就是在那時帶回家的,做為認識舒國治的第一本作品,恰好在不能出國的時光,跟隨「舒式步伐」在異國晃蕩,給自己一些想像。有天讀到一半,突然想起十多年前在舊金山隨心漫步旅行兩週,記得當時因為著迷於搭乘 Cable Car,幾乎是以停靠站作為旅途規劃(雖然單趟價格很貴),在往後朝聖的東京都電荒川線、熊本市營電車與長崎路面電車也都是這樣安排。舊金山的大眾交通運輸網很密集,外加徒步就能深度探訪各個景點,也正因為只有自己一人,帶著一口不流暢的英文與一份地圖,才會有這麼多意料之外的體驗。


看來…舊地重遊的時候到了(想起好幾次旅行的照片都還沒整理),說不定回頭整理的過程中,會發現當時未曾留心之處、以不同的形式再次造訪。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