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苑裡鎮長劉育育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鎮長週記 20240721|苑裡敬老計畫

苑裡鎮長劉育育
·
·
人們在老化的過程,可能最大的期待是,能有健康的身體、有尊嚴的老化;以及最深的擔憂,是如何避免成為下一代的負擔,希望下一代不要擔心他們,好好在外工作。

我在之前的鎮長週記曾經說過,我期許自己以日本足助町等模範社區為例,以 #活躍老化 為原則,與大家一起打造一個「值得期待的老後生活」,這是我對老年政策的理解,以及公所目前施政的方向。

今年,鎮公所在發放「敬老禮金」之外,進行的「敬老禮品計畫」嘗試,就是實踐這些理想的第一步。

--

大家好,我是苑裡鎮長劉育育。

在這個禮拜,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與團隊近日來忙碌的「苑裡敬老計畫」詳情。

在去年底,我按照過往慣例,請公所同仁編列敬老禮金現金給付的預算,預計在113年度有8400位長者(65-79歲 / 80歲以上兩組年齡區間的長者適用不同標準)可領取敬老禮金。

鎮公所共計將支出1,320萬元,並經鎮代會審113年總預算時通過,配合苗栗縣政府編列給每名65歲以上縣民2000元的禮金,於春節、端午和重陽三節發放。

所以在今年,65歲-79歲年齡區間的長者,可於三節陸續收到全額共3000元的禮金;

苑裡80歲以上的長者,則於三節會陸續收到全額5000元的禮金,是全苗栗縣最多。

敬老禮金,是各地方政府依據當前施政和財務狀況,自行決定名稱態樣、資格條件和額度的設定,無論是稱作三節禮金、敬老禮金、生日禮金或是其他名稱,都是基於我們台灣社會對長輩的尊敬、愛護之意。

關於苑裡鎮公所這一筆敬老禮金支出,雖然隨著整體禮金額度調漲和65歲人口快速增長,今年總支出1,320萬元,屬於社會福利中必要的支出。

不過,也因為預算不斷增編,我在上任之後,一直都在思考,要如何好好運用有限的鎮庫資源,在財務自律的情況下,可以真正做到對長輩更好、給苑裡鎮的大家更優質的老年生活品質,更有尊嚴的在地老化和活躍老化?如何在鄉鎮的層級上,更貼近和關懷的長者真正需求?

在今年,我們除了維持發放禮金之外,還想要更進一步,試試看做得更多。

我先仔細看了苑裡當前的人口結構,在2024年,65歲以上的長者人數共計8,239人,佔總人口數佔比來到18.9%,非常接近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20%)的體質。

在這樣的前提下,未來青壯年人口的扶養責任會越來越重,我們必須全方位地思考我們的老人福利政策,讓我們的社會結構「轉骨」,變得更強壯,才能扛起這重要的責任。

我們經過仔細計算過後,在確認大家收到的禮金並無比往年更少之後,甚至更多後;我們在今年的預算當中約500萬,設定「敬老禮品」參與式預算,邀請長者一起討論、挑選禮品的方式,來辨識苑裡內外區的老人相關議題。我和鎮公所社會課和里幹事,為了與長者能面對面討論,設定60天下鄉巡迴傾聽長輩的想法。

下鄉之前,我們邀集專家學者,包括我們苑裡在地的醫護人員、社工、職能治療師、社會賢達、長輩耆老、社區青年等。我們請教這些在地的專家,在他們的觀察裡,苑裡的老人家究竟需要什麼?

這些在地的專家與耆老們告訴我:

長者很怕摔倒。衛福部調查長者意外身故原因其中名列前茅者就是「跌倒」。主要是因為人上了年紀之後,各項機能退化,肌肉不夠有力,需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來預防;

除了固定運動、培養肌耐力之外,也需要補充優質的營養素、蛋白質與脂肪;

在天災或其他緊急情況下,長者會是特別脆弱的人群,給他們的防災準備方案,必須特別針對他們的需求做設計。

因此,我們針對這三類需求,設計了三個組合的禮物,分別是「健康運動」、「防災避難」、「營養均衡」。

我們會在下鄉巡迴說明會上仔細向大家解說,並收集大家的想法與意見。最後,在每一次的說明會末尾,我們會發給大家貼紙,讓大家票選自己最想要的組合,也提供我們最後的採購參考。

每一個組合,都有我們獨特的問題意識,也是我們面對超高齡社會挑戰的答題嘗試。我們在跟大家解說之後,會開放討論、收集回饋,讓大家用貼紙投票,看看哪一個選項得到最多票數,就會成為我們在重陽節贈送給長者的「敬老禮品」。

這三個組合,都分別有一個清楚的方向。是我們經過調查、研究之後,為65歲以上鎮民朋友,設計的一份照顧與祝福。這份祝福,是希望苑裡的每一位鎮民朋友,能有更健康、快樂與自在的老後生活。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舉辦了24場說明會,目標舉辦30至35場,目標直接觸及800多位長者。如果這個目標順利達成,便會觸及到65歲以上人口的10%。此外,除了希望盡可能觸及更多長者,我們也會注意地區、性別、職業、健康程度等等元素,希望能夠做到取樣的平衡。

根據這樣的方針,我們盡可能地聯繫了苑裡的老人關懷據點、廟宇、教會,爭取更多跟長者互動的機會。

在巡迴說明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長輩,都對防災避難包中的「警示器」很有感。因為長輩們也會煩惱,萬一自己不小心滑倒或身體不適,但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以響亮的聲音呼救時,警示器便可以有所作用,讓旁人可以過來協助。或是有長者跟我們表達,期待營養均衡禮品選項中,可以採購苑裡在地小農產品,也為地方發展著想。

也許,看了這麼多之後,依然有人會說:想這麼多,其實直接發給現金,豈不是更快、更方便?

確實,現金可以讓大家自由使用,又可以緩解一些直接的經濟需求,確實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但在「經濟安全」(發放現金與實物)的面向之外,社會福利還有其他的面向與形式,例如社會參與(活動、課程、社區關懷據點),醫療照顧(復康巴士、長照政策)等,更多元的政策,才能滿足大家食衣住行育樂不同面向的需求。

換句話說,不只我們的飲食需要均衡,我們苑裡鎮的預算使用方式也需要均衡。在 #現金領取總額不減少 的前提下,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新嘗試,為苑裡的未來,找到更多可能性。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社區巡迴的過程中,有一位百歲的老人家,也來到現場聆聽說明會。我特別以這位長輩來勉勵大家,「跟這位前輩比起來,大家現在60歲、70歲還是算『幼齒的』、很年輕的!」

現場的大家聽了之後,笑得很開心,帶著很不一樣活力與熱情,讓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非常愉快。

我在之前的鎮長週記曾經說過,我期許自己以日本足助町等模範社區為例,以 #活躍老化 為原則,延長長者們「覺得自己有用的時間」,與大家一起打造一個「值得期待的老後生活」,這就是我對老年政策的理解,以及公所目前施政的方向。

這次在「敬老禮金」之外,進行的「敬老禮品」嘗試,就是實踐這些理想的第一步。

在發放現金之外,能夠貼近老人家的需求、貼近他們的生命,與他們一起練習變老,與此同時,也依然能活躍於社會各領域、參與公共生活。

我們想做的,比發放現金更多一步。正是因為發放現金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所以我們才必須做得更多。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理念,可以幫忙跟長輩說明鎮公所設計「敬老禮品」的用意,甚至鼓勵他們直接出門參與我的巡迴說明會。

不但能參與方案的投票,也能更完整、更徹底地了解公所現有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相關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我也想特別跟苑裡的所有青年夥伴說,敬老計畫是一項不只針對長者設計的計畫。

我自己跑了這些場次後,深深感觸——人們在老化的過程,可能最大的期待是,能有健康的身體、有尊嚴的老化;以及最深的擔憂,是如何避免成為下一代的負擔,希望下一代不要擔心他們,好好在外工作。

尊嚴老化,其實包含身心靈照顧,政府、社會和家庭大家彼此合作,成為長者的支持體系,讓長者、年輕人都能無憂。

如果你是在外工作的苑裡年輕人,剛好看到這一篇文,可以的話,也打一通電話回家。而公部門也要盡可能的,中央到地方,與民間社區通力合作,營造更友善銀髮、更支持活躍老化的環境。

唯有我們彼此互助,長輩們才會真正過得好。一個社會的老年人口過得健康歡喜,社會裡的每一個人才能過得越來越好。這些政策方向,不僅僅是為了親愛的長輩,也為了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未來。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