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心得|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實踐篇:思考讓我自由學會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做對的決定
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 。
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
不知自己的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亞里斯多德》
⚆ ⚆ 重新思考:我能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討論完本書後,事隔一年,令我最常反覆思索的就是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討論的當下,我回答了能與不能的原因
- 不能的原因會有自身及不可控的外在限制( 例如:能力、金錢、時間...等 )
- 能的原因只要我想做,就能做到
但,討論完之後,我發現我回答的最大盲點,就是「沒有明確的立場、論證也不夠清晰」,更直白的來說,並沒有回答到問題的核心,只是想要趕快給出答案,也不夠樂在享受問題帶給我思考的價值。
現在,我想利用上次討論得到的「哲學思考的差異性」(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但一定有個相對性),再重新思考一次這個問題,或許可能還是沒有確切的答案,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更貼近這個問題一些些。
簡單的 12個字,首先就牽扯到 2個面向
- 第一:「能不能」
- 第二:「想做什麼」的「什麼」是「什麼」
其中的「能」又牽扯到,能力充不充足,有沒有外在條件的限制,而「想做什麼」則是指我們要從事的「行為」或「事件」,「能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又得先確認這些想做的「什麼」是否具有「合理性」與「正當性」,但到這裡我又冒出了另一個問題「這些想做的什麼」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
光是簡單的12個字,就被自己在延伸出了幾個層面,又分別停下駐足思索,但,我最後回歸到「我」也就是「自己」,自己是一個主觀的個體,這個個體是會影響到後面一切的決定的,所以我修改了「能」的原因:只要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什麼,需面對什麼「困難」、「挑戰」以及「限制」,再進一步思考可以如何「克服」、「面對」,最後若真的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什麼」可以怎麼說服自己「釋懷面對」並「坦然放下」,如此一來就不會一直糾結在「能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之所以說會「糾結」的原因,我也進一步探究了一下,為什麼會覺得一定要「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我覺得這句話好像象徵著「自由」,但如果今天是「不能想做什麼就做」會怎樣嗎?這就意味著「不自由」或「不能擁有掌控權」嗎?
但真正的「自由」其實不是在於「掌控了什麼」或「想做什麼」,而是像作者說的去學習「思考」,因為透過有紀律的「思考」可以帶來真正的自由。
問題來臨時,不要急著回答
要嘗試著去「釐清問題」,並「分析、觀察問題」,所有的回答沒有真正的好與壞,也不是「浪費時間」,更不要擔心被下一次的回答推翻
透過這些真實的「回答」,我們才能與問題的核心離的更近,也才能一次一次的突破自己曾經的盲點,問題才有機會被解開甚至會發現,原來「我們以為的問題,或許只是對於未知的徬徨與無助,又或者是對自己承認自身的無知及能力不足。」
透過這樣的反思,也才發現原來過往的自己,常常以為自己有在思考,但事實上卻常常是為了要得到一個最完美或最佳的解答,而讓自己一直陷入追求「想像中的美好」,而變成想得太多,也沒有想到問題真正的核心,問題當然也就一直無法被解決,更無法享受思考這些問題帶來的樂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
⚆ ⚆ 總結延伸:學習用較少的文字,來表達精確的內容,真的很挑戰
起初,會選擇本書參與討論,是因為我很好奇
到底該如何透過「思考」獲得自由
並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而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做對的決定。
剛開始,因為沒有聽過哲學諮商,所以領讀人先分享參與「給孩子的哲學思辯工作坊」的故事,讓我了解「哲學諮商」是一項「運用邏輯,幫別人了解自身背後觀點及行為模式,釐清生活問題」的方法,奧斯卡老師僅透過「問問題」來教會小朋友如何「思考」。
令我訝異的是,原來在一旁觀看的家長,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是源自於覺得對小朋友來說「這樣太殘忍」只因會提早面對很多的真相及事實,這一個部份我一剛開始似懂非懂,感觸也不是特別深,甚至不理解,為何家長們會產生這樣的結論,但在親自體驗了「自我諮商」後,我才發現原來...
在不斷地發問過程中,我們會面對到「最不想面對」的那些問題的本質核心,會回答「不知道」的原因,不是因為想的不夠多不夠深,而是因為「習慣逃避」,習慣用「既有的模式思考」沒有試圖從其他角度客觀切入。
曾經我以為,自己花在思考的時間很多,但經過這次的洗禮後,我才發現我只有想到問題的表層,很少想到核心,也沒有和問題保持距離,常常以主觀的角度切入,所以才容易陷在同一個循環中,不管想了幾次,終究無法讓問題徹底消失。
在討論中,有一個練習真的很棒,用15個字來清楚表達「思考」,當下我的回答是「透過思考來了解世界多元性(不知道的事)」,但事後想想這樣真的有講到什麼是「思考」嗎?我好像只講到,思考為我帶來的好處。
不過透過這個練習,可以讓自己更清楚了解「」中的本質是什麼,接著我也再一次回想到當天被詢問到的問題「」。
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 --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 ⚆ 反饋建議:擁抱真實的自己,活出靈魂的溫度
這次的閱讀心得,時隔快一年才產出,過程中發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件,不過真的很慶幸自己,在參與對話式閱讀後能了解到「什麼是哲學諮商?」、「該如何進行自我諮商?」然後在參加後一個月又去書店購入了「我為什麼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本可愛又發人省思的繪圖故事書,這次的活動及這本故事書帶給人的改變實在是太令人訝異了。
第一:我重新學習如何朗讀故事
甚至是透過應用其他的故事來協助親友認知自己所面臨的問題,進而讓他們自己去反思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而非像過往一樣用自身的論述觀點去幫他們解決問題。
第二:我重新針對每個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進行思考
不再是如同過往的想很多(自以為是的謹慎,其實是非必要的想太多而已),幸運的事很多時候雖然沒有辦法立刻有答案,但卻讓許多的煩惱不再是煩惱。
第三:透過獨立思考,認清很多的事實
以及該如何正面迎接問題,進而改變了那些過去看似自覺複雜,其實是無盡逃避、抱怨的小事(練習思考,真的會讓人神清氣爽!)。
第四:透過問對問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時候「溝通無效」或「發問無解」,其實是來自於「問錯問題」,如何才能問對問題就要透過本書作者提出的「哲學諮商的原則」
- 當客戶的一面鏡子(並非帶有主觀意識的魔鏡)
- 讓問題真正地浮出檯面
- 理解問題 → 提出預設 → 根據前兩步驟認識對方
- 思考方向
是否有明確立場、論證是否清晰/因果關聯是否成立
最後,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次參與對話式閱讀,因為參加完真的很幸福。
If you can’t explain it to a six year old, you don’t understand it yourself.
—--- Albert Einstein
🎧 正在聽 |很幸福 孔睦寰
🎬 正在看 |連老師說故事
感謝在螢幕前的你
耐著性子讀完這篇心得
願您一切順心平安,一起珍惜當下
如果你也剛好有閱讀到此書
也歡迎留言分享
一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