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歷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閱區,回到作品頁
qingzhiyan86
IPFS 指紋 這是什麼

作品指紋

葡萄成熟了,谁在乎葡萄的愤怒?

qingzhiyan86
·
·

今年一月的时候,我看了电影《愤怒的葡萄》(1940),然后就找了小说原著来读。小说读了大约三分之一,我发现电影基本上是按小说的情节拍下来的,就把小说放下了,这中间又拿起来读了一点,总之,拖拖拉拉直到最近才把后面的部分读完。

电影非常棒,电影配合着小说一起看最好。

我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出的版本,由胡仲持翻译。作者约翰·斯坦贝克,美国著名作家,196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愤怒的葡萄》出版于1939年,他凭这本书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除了这一本,他的主要作品还有《人鼠之间》《珍珠》《伊甸园东》和旅行记录《与查里一起旅行: 寻找美国》。

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大多描写的是美国大萧条时期平民阶层和迁徙中的工人家庭的生活。在《愤怒的葡萄》中,乔德一家为了活下去,活得好一点而努力挣扎。他们有着朴素的理想,他们只是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有稳定的工作,一家人能够生活在一起。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可是在小说的一开始,乔德一家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房子被银行派来的人推倒。他们变成了流民,不得不抱着一线希望去往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出路。

一路上,他们历经艰难,紧衣缩食,到了目的地才发现,那里和他们一样大老远赶来找工作的人远多于能提供的工作机会,他们被驱赶,被监视,被侮辱,工钱也被有意地一再压低。他们一家人一起上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根本连肚子都填不饱。大资本家们联合起来,为的就是取得高额的利润,但是同时,那些饿着肚子,生着病,到处流浪的贫困中的人们被故意地忽略了。

这些被迫拖家带口上路的人们,他们并不是因为懒惰,不是因为自私而走到这一步的,他们多半像乔德家的人一样,本来依土地而生,但土地被剥夺,才不得以要到远方去谋生。他们模糊地觉得这一切不公平,觉得被欺骗了,被愚弄了,他们感到愤怒,但是愤怒的情绪具体指向谁,却是不太明了的。“人最基本的需求——肢体渴望劳动,心灵渴望创造,这就是人。”可是为什么像汤姆,像奥尔......那么多人,那么多年轻的,壮年的男人、女人没有工作可做,工钱不要说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就连吃饱都达不到。

如果说资本是恶的,银行是恶的,但是说到底,资本的背后始终是因为人的操作。为什么明明只有1000个工作岗位,却要散出去好几千好几万的招工宣传单呢。明明就是不把人当人,而把人当成奴隶的做法。

乔德一家曾住过的那个收容所,那里住着的都是和他们一样命运的人。那里却美好得让人不敢相信。那里的管理者是居民们自己选出来的,大家共同制定一定的规矩和制度,然后所有人共同遵守。在那里,乔德一家人感到被尊重,被像个人那样对待,而不是像一路上被鄙视,嫌弃,比如被骂“俄克佬”。

不过,后来他们离开收容所,找到摘桃子的工作,住在果园旁边的时候,那边管理的人嘲笑他们,还想要热水?下一步还想要什么呀?还说,他们这些人都是被那个收容所给惯坏了,所以他们才想方设法地要取缔收容所,不让那样的机构存在。说到底,其实不过是想要让这些流民屈服于这种悲惨的生活,没有希望,没有一点主动权,只是被动着,永远被动。

有热水用,有房子住,有饱饭吃,这些本来是作为人的一个基本需求。不过,在资本家及其雇佣的监工眼里,这都是过分的要求,是他们不配有的待遇。他们就应该像畜生一样,居无定所,永远饿着,渴着,病着,在异常恶劣的劳动环境下,被榨到只剩下最后的躯壳。他们不配有灵魂,有思想,有对自由和富足的想象。

可是,贫穷和恐惧越积越多,最终会变成愤怒。“只要恐惧能变成愤怒,那就永远不会泄气。”凯西是其中较早觉醒的人,汤姆是追随他而起的人。

凯西曾经是牧师,他总是在那里若有所思,他总是想着能做些事情,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他先是为了保护汤姆,而替汤姆顶了罪,被警察抓走了。然后,他进了监狱。在监狱里,他也没有闲着,他和狱友们一个个地聊天谈话,他才知道多少人并不是坏人。他们只是为了一口吃的,为了一点钱而犯了罪,都是走投无路被生活逼的,他们都是可怜人。而那些资本家,那些大银行家,会做什么呢?他们会把成吨的牛奶掉进沟里,也不给一脸菜色的孩子喝;他们宁愿让果园里的果子熟透了掉在地上,也不愿意便宜点卖给穷人;他们会把猪烧了,埋进土里,也不给饥饿的人吃......为了攫取利益最大化,他们才不管那些得了佝偻病的人,那些营养不良的瘦弱的孩子,那些身上长着脓疮的人......

凯西出狱后,和许多人一起和破坏罢工的人做斗争,被打死,就死在汤姆眼前。这对汤姆的震动太大了。

汤姆是那种非常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我们从全家人对他的态度,妈妈很看重都可以看出端倪。他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他之前作牢,也丝毫不减损大家对他的信任。妈妈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会因为自己的嫉恶如仇,再和别人起冲突。因为在这个家里,十几口人中,妈妈是主心骨,可是妈妈最倚重汤姆。在小说和电影中,都是一样的,汤姆要离开,妈妈都不愿意,不舍得。

汤姆一开始虽然愤怒,但他不知道这种情绪指对具体的人,可是凯西和其他人终于让他明白了。汤姆说:“不管你往哪一边望,都能看见我。凡是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场。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场。凯西知道,被逼疯的人们在高声抗议的路上,我会在那里;饥饿的孩子知道晚饭有着落而欢笑的路上,我会在那里;当我们的同伴,能吃到自己耕种的粮食,能住进自己建造的房屋时,我会在那里!”

如果单看电影,有人可能会觉得汤姆的决定甚至是有一点点自私的,他走了,这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没有钱,没有工作,可怎么活?这个家,从根本上说,妈妈能指望的就只有汤姆。不过,汤姆如果留下来,一定会被抓住,所以他必须离开。

读小说,你会更容易理解汤姆这种人的行为动机。在小说里,这一点写得比较充分,先是汤姆躲起来,妈妈每天给他送饭,他一边养伤。后来露西向别人说漏了嘴,汤姆才不得不离开。而电影出于篇幅和时长的考虑,把小说中后面的部分全部砍掉了。

一味的忍耐,一味地屈从于命运,并不是什么值得赞美的品质。总会有汤姆这样的人。总需要有汤姆这样的人存在。

妈妈的这个角色,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电影中,都是非常生动且成功的。她异常坚韧,家里的男人在变故面前,变得消沉,变得没有了方向。爸爸陷在回忆里;约翰伯伯总是在忏悔;爷爷岁数太大,时常犯糊涂,死在路上;奥尔一天到晚就想着找女孩,离开家;诺亚很古怪,中途自己离开了大家。再加上,康尼偷偷离开了怀孕的罗莎夏,奶奶也去世了,露西和温菲尔德还是小孩子。

即使是在这样窘迫的境遇下,妈妈说的是,没关系的,“我们是人民,消灭不了,打败不了,我们永远不会灭绝。”

小说中,汤姆离开后,这个家的苦难继续着,暴雨来临,罗莎夏要生孩子,奥尔要结婚,雨水要把车淹了......这个家就真的是靠妈妈这个女人撑着。她像是流动的小溪,更能适应生活,更柔软,也更强大。是的,他们失败了,可是,正是因为失败了,所以要更坚强。妈妈说。

“产品过剩时,为了维持高价格,大农场主和大公司将土豆倾倒河中,将橘子浇上汽油烧掉,将猪屠宰掉撒上石灰掩埋掉,饥饿的农民们带着网兜准备来捞土豆时,发现警察们荷枪实弹挡在前面,一面是帐篷里饥饿的家人孩子,一面是这样的场景,于是:在饥饿人的眼中,愤怒在燃烧着。在人的灵魂里,愤怒的葡萄被装满、已经很重很沉了。”作者在批判资本主义方面已经说得清楚明白。愤怒的葡萄是不会消失的。

回到约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电影院里还在上演《逆行人生》,歌颂中产脱下长衫,勇做外卖员。它简直和小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照!

当困在系统里的主人公们为了房贷,为了还债,为了治病,搏命冲单王的时候,主角为了优化路线,做出小程序的时候,是不是是一种自我催眠,自我驯化,颇有“我不下岗谁下岗”的慷慨激昂,可是那些看电影的观众,那些已经阶级跌落的中产,还有未来可能阶级跌落的中产,谁愿意被他代表?

CC BY-NC-ND 4.0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