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我們都希望愛來的時候轟轟烈烈,走的時候冷靜理智
趁著在大學宿舍值勤這幾天讀了Jane Austen的理性與感性,一直以為傲慢與偏見是她的第一本書,沒想到理性與感性才是她最早出版的作品,在這本書中,Austen完美地展現了她不動聲色的諷刺才華。
面對愛情,兩姊妹的態度截然不同,小心翼翼的姊姊艾蓮娜和大膽追愛的妹妹瑪莉安就像是理性與感性的對照,艾蓮娜讓理智駕馭自身的感性,總是顧及大局,不願讓旁人擔心,即使自己內心早已傷痕累累。在瑪莉安因韋勒比傷透了心之前,艾蓮娜與愛德華看似圓滿無缺的愛情因為璐西的揭露而產生了裂縫,面對璐西的冷嘲熱諷,艾蓮娜沒有認輸更沒有在其面前表現得傷心欲絕,反而是壓抑自己的情緒並用最冷靜機智的言語回復,所有人都清楚艾蓮娜的委屈,她的表現卻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委屈委屈不了自己,這正是這個角色令人敬佩的地方,在得知自己深愛的人早已有婚約,對方的身世和社會地位又比自己低下,這是何等令人心痛的真相,但是艾蓮娜卻勇於承受並完整了自己的散落,在每一次她與璐西的對話中都感受的到雙方暗地裡的較勁,每一次艾蓮娜的回應都讓璐西無以招架,既聽不到自己想探聽的內容,也無法徹底擊潰這個似是而非的情敵。
瑪莉安則是和姊姊完全相反,不理智不冷靜不客觀,一心認為在最美的年華裡遇到的人注定會和她一起步入婚姻,愛的瘋狂到極致,因此,等到她完全察覺到韋勒比是個負心漢時,也痛苦到了極致,甚至差點連自己的命都賠了進去。 不同於艾蓮娜如出一轍的理智,瑪莉安經歷過這樣一段令她難以忘記初戀,再從這段失敗的感情中大澈大悟,在瑪莉安理解艾蓮娜的苦心和知道她所受的委屈並不亞於自己後,她讓自己解脫,見證自己的勇敢。這樣的醒悟也讓讀者感受到這個角色的價值並看到她值得被學習的一面— “愛的時候用盡全力,放下的時候沒有埋怨”
這本書裡的角色結局都是圓滿的,不能說是心靈上毫無遺憾的圓滿,而是從19世紀英國社會的眼光與標準來看,這些角色大致看來都是圓滿的,愛德華最終回到艾蓮娜身邊並抱得美人歸,瑪莉安看見始終對她不離不棄的布蘭登上校也和他步入婚姻,璐西嫁給羅伯特成功擁有了她所嚮往的榮華富貴。至於韋勒比,他為了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放棄了如此深愛他的瑪莉安,娶了一個他不愛的女人。在瑪莉安病危時,他找了艾蓮娜並向她懺悔企圖讓瑪莉安對他能有一絲的改觀,殊不知瑪莉安早已對他無牽無掛。他依然對瑪莉安眷戀不已,在得知她和布蘭登上校的婚訊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對布蘭登上校滿心忌妒,因為過去瑪莉安對韋勒比的愛此時分毫無差的轉移給了布蘭登上校,從此韋勒比再也看不上任何女子,因為沒人能取代布萊登夫人在他心中的位置。廣大女性讀者應該都對韋勒比最終的結局相當滿意—“瑪莉安早已認不得此刻的韋勒比,而韋勒比卻是一輩子記得曾經的瑪莉安”
李桐豪先生說: “假使羅曼史小說有祖譜的話,那珍奧斯丁肯定是師祖奶奶”,真正讀過珍奧斯丁作品的讀者一定會被這樣的評論深深打動,她筆下的愛情在脆弱的同時卻又富有韌性,讓萬千少女對愛情的美好有所憧憬,即使會受傷,依然堅定的勇往直前,動用一切的理性和感性,只為追求一生一次的心動。
暑假這段期間宿舍都沒什麼人,空蕩蕩的也別有一番滋味,在悠閒的下午讀書真的好幸福啊,不知道以後出社會工作還有沒有這樣無所事事的悠閒下午XD,可以安安靜靜地讀完一本書(´・ω・`)
封面圖片出處: https://dgomag.com/contents/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