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建構式數學|實習碎碎唸

zoe
·
·
IPFS
·
現在是重新為建構式教學方式,洗刷過往大家存在已久的成見的最佳時機?

今天研習一整天。

回家功課:設計兩題六年級建構反應題(更名為數學大挑戰或數學動動腦)。教授說:這樣學生才不會壓力太大。

據教授說:現場老師聽到"建構",大部份普遍印象不太好。

以下,摘自維基百科建構式數學,是一種源自於1989年美國數學教師委員會為闡明數學教學原則所提出的數學教育方式。
台灣在1990年代的臺灣數學教學改革一度引入建構式數學,後來因爭議過大,已未強制推動。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99年開始的教改中《國小數學課程標準》將建構式數學列為數學新式教法。
但是,爭議太大。
於是,在2003年初教育部下令規定不再獨尊建構式數學。

按照維基百科的資料看來,台灣跟得挺緊唷~~
美國提出這樣的數學教育方式,十年內就正式進入台灣了。
教授今天講到當年台灣普遍還是講述式教學,但現在的教育趨勢已經從老師的教學,轉成學生的學習。課室的風景,不再只是老師單方面的輸入,而是以學生成為主體,老師與學生,或是學生與學生,彼此之間,討論互動且連結生活,營造學生主動式的學習。

言下之意,現在是重新為建構式教學方式,洗刷過往大家存在已久的成見的最佳時機?

進入教育圈之後,確實覺得過去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真的是如此。當年倉促之間,就把國外的教育理念引進台灣,也是當年學者們對於反對填鴨式教育的改革大動作。但是,人員、環境、各種配套也都還沒準備好,造成建構式數學水土不服。

現在準備好了嗎?

教授一整個早上就是告訴我們所有參加的老師,建構反應題是以Vygotsky鷹架理論中近側發展區(英語: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的理論為基礎。

建構反應題(constructed response items)是一種開放性的紙筆測驗試題類型設計,要求學. 生運用自己的知識技能、批判思維發展或建構出答案(Tankersley, 2007)。

老師可以透過學生寫建構反應題的解題過程與解題想法,檢視學生答案中所呈現的迷思概念。同時,學生可以藉由同儕解題分享與討論,所搭建出來的鷹架達到側發展區,順利達成更多的學習遷移。

透過每年舉辦的設計的建構反應題,累積足夠的題庫後,提供給現場老師直接運用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透過這些建構反應題,去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或迷思。

我想我們都一直在準備的過程中,持續為著能提供給學生更好的教育努力著。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