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arknight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戰史叢書2】「戰史叢書」的來歷與概要-2

darknight
·
·
  • 軍戰備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與陸軍·海軍·陸軍航空部隊戰備所關聯的各項政策,以及陸海航空部隊的運用等內容。

No.99卷:《陸軍軍戰備》

 記述了從明治建軍以來的軍備政策沿革,大正時期到支那事變期間的軍備整備情況,以及支那事變和大東亞戰爭期間的軍備整備情況。

 No.9卷:《陸軍軍需動員》(1)

 記述了從大正六年(1917年)至昭和十二年(1937年)期間,陸軍軍需動員的計畫準備情況及其法規源起,同時也介紹了總動員體制的相關內容。

 No.33卷:《陸軍軍需動員》(2)

 記述了從昭和十二年(1937年)至終戰期間所實施的,陸軍軍需動員和國家總動員法以及總動員體制的確立,還介紹了戰爭期間國力,戰力的日漸下降的情況等。

 No.31卷:《海軍軍戰備》(1)

 記述了海軍創設以來的軍備沿革,及從大正時期至開戰前的對美軍備擴充的情況。其中針對兵力,尤其是艦艇,飛機的整備,用兵思想,官制,人事,預算,燃料政策,出兵準備計畫等也進行了詳述。

 No.88卷:《海軍軍戰備》(2)

 記述了海軍在大東亞戰爭期間以艦艇,飛機為中心,從初期所秉承的大艦巨砲主義的戰備逐漸向以飛機(空中打擊力量)優先的戰備政策之轉換;以及防衛戰備的強化,本土決戰準備期的特攻戰備情況等。同時還敘述了與此相關的人員的軍戰備,燃料問題,日德海軍技術交流等內容。

No.95卷:《海軍航空概史》

 記述了從海軍航空兵種創立至昭和初期的發展概要,以及在支那事變和大東亞戰爭期間的航空制度,技術,教育訓練,用兵思想,主要作戰和戰爭期間戰鬥力迅速下降的原因等。

No.52卷:《陸軍航空的軍備和運用》(1)

 記述了從陸軍航空兵種創立至支那事變初期的發展概要,編制,裝備,用兵思想,作戰運用等內容。

No.78卷:《陸軍航空的軍備和運用》(2)

 記述了支那事變後陸軍航空部隊的軍備擴充計畫,部隊之編成,用兵思想的統一,以及在支那事變,諾門坎戰役,大東亞戰爭初期戰中航空部隊的運用。

No.94卷:《陸軍航空的軍備和運用》(3)

 記述了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中期盟軍發起正式反攻至終戰期間,陸軍航空部隊的迅速增強,特攻戰備,用兵思想的變化及在各主要作戰中針對航空兵的運用等。

No.87卷:《陸軍航空兵器的開發·生產·補給》

 記述了從陸軍航空兵種創立到終戰期間,航空兵器的研究開發,生產體系以及在大東亞戰爭中航空兵器的補給等內容。


  • 進攻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從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至昭和十七年(1942年)六月間,大東亞戰爭初期日本軍針對南方各地區的進攻作戰,以及夏威夷作戰的戰鬥經過等。

No.01卷:《馬萊進攻作戰》

 記述了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間,針對馬萊半島的奇襲登陸作戰,以及攻克新加坡的第廿五軍之作戰指導思想和其下屬各部隊的作戰情況等。

No.02卷:《比島(菲律賓諸島)攻略作戰》

 記述了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間,登陸菲律賓諸島後所實施的掃蕩作戰,以及第十四軍針對巴丹半島·科雷希多要塞攻略作戰的指導和其下屬各部隊之作戰情況等。

No.03卷:《荷蘭屬東印度群島攻略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起,第十六軍針對北婆羅洲島,婆羅洲南部,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島南部,東帝汶島及爪哇島等地進行的攻略戰鬥及其作戰指導思想。

No.05卷:《緬甸攻略作戰》

 記述了大東亞戰爭開戰前的緬甸問題,以及第十五軍針對開戰後之緬甸攻略,蘇門答臘·安達曼群島的攻略作戰經過,同時還記述了截至昭和十八年(1943年)中期的緬甸獨立運動等內容。

No.10卷:《夏威夷作戰》

 記述了以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為目的之奇襲作戰,從構思策劃到實施的全過程。

No.24卷:《菲律賓群島·馬萊方面海軍進攻作戰》

 記述了在大東亞戰爭期間,由海軍實施的南方重要地區之攻略作戰。尤其著重於前半期的菲律賓空中殲滅戰,馬萊半島奇襲登陸作戰以及馬萊灣海戰等內容。

No.26卷:《荷蘭屬東印度群島·孟加拉灣海軍進攻作戰》

 記述了海軍在南方重要地區後半期作戰中的爪哇攻略戰,印度洋壓制作戰等內容。

No.43卷:《中途島海戰》

 記述了中途島作戰的實施經過,作戰過程,作戰失敗之原因以及由於作戰失敗所帶來的影響及其對策等。

No.34卷:《南方進攻陸軍航空作戰》

 記述了大東亞戰爭初期,陸軍航空部隊針對馬萊·菲律賓·爪哇·緬甸方面的作戰經過,以及巴鄰旁空降作戰等內容。

  • 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方面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伴隨日軍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進出,盟軍所進行的反擊;以及由此引發的陸海軍的各項作戰。

No.14卷:《南太平洋陸軍作戰》(1)

 記述了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一月的拉包爾攻略開始至昭和十七年九月間,陸軍在所羅門·東新幾內亞方面的各項作戰,尤其是針對莫爾斯比港攻略作戰及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初期作戰也做了重點描述。

No.28卷:《南太平洋陸軍作戰》(2)

 記述了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十月起至昭和十八年(1943年)二月間,第八方面軍的進出,以及瓜達爾卡納爾島之攻防與撤退,東新幾內亞布納港附近的作戰等內容。

No.40卷:《南太平洋陸軍作戰》(3)

 記述了從昭和十八年(1943年)三月至同年十二月間,在中部所羅門群島孟達周邊及東新幾內亞之薩拉馬阿附近的作戰。

No.58卷:《南太平洋陸軍作戰》(4)

 記述了昭和十八年(1943年)九月至昭和十九年(1944年)三月間,在東新幾內亞的芬什港縣,北所羅門群島,布干維爾島的托羅基納,新不列顛島的格洛斯特角附近之作戰。

No.84卷:《南太平洋陸軍作戰》(5)

 記述了從昭和十九年(1944年)四月至終戰期間,在南太平洋方面的持久作戰,特別是在中部新幾內亞的埃塔佩,新不列顛島的普里阿卡以及拉包爾附近的之作戰。

No.49卷:《南東方面海軍作戰》(1)

 記述了南東方面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初至同年八月間,針對南方戰略要地的攻略,珊瑚海海戰,第一次·第二次所羅門群島海戰等內容。

No.83卷:《南東方面海軍作戰》(2)

 記述了昭和十七年(1942年)八月至昭和十八年(1943年)二月間,南太平洋海戰,第三次所羅門群島海戰,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與撤退戰,以及相關連的各航空作戰。

No.96卷:《南東方面海軍作戰》(3)

 記述了海軍南東方面部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撤退後的昭和十八年(1943年)三月至終戰期間,以拉包爾為中心的航空決戰,中部所羅門群島的攻防戰,布干維爾島海空戰等內容。

No.07卷:《東部新幾內亞方面陸軍航空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九月至終戰期間,陸軍以拉包爾及韋瓦克為中心,在東部新幾內亞所進行的航空作戰及其苦戰的原因。

No.22卷:《西部新幾內亞方面陸軍航空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八年(1943年)後半段開始至昭和十九年(1944年)末,第四航空部隊在中部及西部新幾內亞方面之作戰。


  • 中部太平洋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陸海軍針對中部太平洋地區各戰略要點的攻略,戰備強化以及玉碎戰鬥之詳細內容。

No.06卷:《中部太平洋陸軍作戰》(1)

 記述了大東亞戰爭初起時,針對中部太平洋各戰略要點之攻略;伴隨盟軍的反攻所進行的戰備強化,以及陸軍在絕對國防圈中的塞班島,關島,天寧島所進行的作戰。

No.13卷:《中部太平洋陸軍作戰》(2)

 記述了絕對國防圈一角的崩塌——從昭和十九年(1944年)七月開始至昭和廿年(1945年)二月期間,陸軍在中部太平洋各島嶼的作戰;其中還特別介紹了在貝里琉·安加爾,硫磺島等地之玉碎作戰的經過。

No.12卷:《馬里亞納海戰》

 記述了美軍機動部隊針對都洛島·馬里亞納的空襲,帕勞方面的來襲,「あ」號作戰的準備以及日美投入主力艦隊所進行之馬里亞納海戰等。

No.38卷:《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戰》(1)

 記述了從大東亞戰爭開戰初期至昭和十七年(1942年)五月間,海軍在中部太平洋方面所實施的第一階段作戰——針對威克島·關島的攻略戰,以及第二階段作戰等內容。

No.62卷:《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戰》(2)

 記述了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六月至終戰期間,海軍在中部太平洋方面所實施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撤退作戰,美軍機動部隊對此進行的反擊戰以及在其他諸島所進行的玉碎戰鬥等。

  • 南西方面防衛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澳大利亞北部方面及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島,馬萊方面之防衛作戰。與海軍方面有關的則是包含菲律賓以南和印度洋等地區的作戰。此外還有陸軍航空部隊在上述地區的作戰以及緬甸作戰等。

No.92卷:《南西方面陸軍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五月至終戰期間,馬萊·荷屬印度支那方面的防衛作戰,還特別針對第七方面軍的作戰指導和南方戰區之軍政概要進行了描述。

No.54卷:《南西方面海軍作戰》

 記述了從南方進攻作戰結束至終戰期間,海軍各部隊在菲律賓以南,新幾內亞西部到孟加拉灣的作戰,飛行基地的設定以及地面戰鬥等。


  • 緬甸方面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從緬甸攻略作戰至終戰期間,陸軍在緬甸方面所進行的各項作戰,以及泰國,法屬印度支那方面之防衛作戰。而針對海軍在印度洋方面的作戰,則在《南西方面海軍作戰》一卷中已有敘述。

No.15卷:《因帕爾作戰》

 記述了陸軍為防衛緬甸所實施的第一次若開邦作戰,胡康河谷作戰,溫蓋特旅團掃蕩作戰,第二次若開邦作戰,因帕爾作戰等。

No.25卷:《伊洛瓦底會戰》

 記述了當緬甸防衛計畫破產後所進行的因帕爾撤退作戰,雲南作戰,伊洛瓦底會戰,密鐵拉失陷等內容。

No.32卷:《錫唐·明號作戰》

 記述了緬甸戰線的崩潰及緬甸方面軍的總撤退;第廿八軍從錫唐河突圍作戰至終戰期間內的緬甸方面軍之各項作戰;並且還描述了以明號作戰為中心的針對泰國·法屬印度支那之防衛作戰等。

No.61卷:《緬甸·荷屬印度支那方面第三航空軍的作戰》

 記述了負責緬甸方面與荷屬印度支那方面的陸軍航空(第三航空軍)部隊,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七月以後之主要作戰。

  • 北東方面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阿留申群島作戰和在千島·樺太·北海道方面之對美作戰準備,以及終戰前夕,針對蘇軍進攻所進行的千島·樺太方面防衛戰。

No.21卷:《北東方面陸軍作戰》(1)

 記述了截至昭和十八年(1943年)五月,陸軍以阿圖島玉碎,吉斯卡島撤退作戰為中心的北東方面之作戰。

No.44卷:《北東方面陸軍作戰》(2)

 記述了從昭和十八年(1943年)五月至終戰期間,於千島·樺太·北海道所進行的對美作戰準備,以及終戰前夕,針對蘇軍進攻所進行的千島·樺太方面之防衛戰。

No.29卷:《北東方面海軍作戰》

 記述了海軍針對杜立特爾東京空襲所進行的報復行動——阿留申群島攻略作戰,美軍反攻所引發的阿圖島海戰,吉斯卡島撤退作戰等。


  • 滿洲方面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日俄戰爭以後的關東軍對蘇戰備之變遷,諾門坎事件所代表的國境爭端事件以及終戰前夕針對蘇軍侵入所進行的防衛作戰等。

No.27卷:《關東軍》(1)

 記述了從日俄戰爭以後至諾門坎事件爆發期間,關東軍的對蘇戰備變遷以及導致國境爭端的張鼓峰事件·諾門坎事件等。

No.73卷:《關東軍》(2)

 記述了從昭和十六年(1941年)至大東亞戰爭終戰期間內,關東軍特種演習,對蘇戰備之強化和伴隨向南方的兵力轉移而進行的對蘇作戰方針轉變,以及終戰前夕面對蘇軍侵入所進行的防衛作戰等。

No.53卷:《滿洲方面陸軍航空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六年(1931年)九月的滿洲事變起至大東亞戰爭終戰為止,陸軍對蘇航空戰備之變遷,滿洲事變,諾門坎事件及終戰前夕面對蘇軍侵入所進行的航空作戰等。


  • 中國方面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從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月的支那事變爆發,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八月的終戰期間內,陸海軍在中國大陸之政戰略及主要作戰經過·指導等。

No.86卷:《支那事變陸軍作戰》(1)

 記述了支那事變爆發前的形勢,以及陸軍從支那事變爆發後到南京攻略作戰期間之政戰略及作戰經過。

No.89卷:《支那事變陸軍作戰》(2)

 記述了從昭和十三年(1938年)一月至昭和十四年(1939年)九月期間,伴隨支那事變的擴大化陸軍所採取的政戰略,以及針對徐州會戰,武漢攻略戰,廣東攻略戰的作戰經過。

No.90卷:《支那事變陸軍作戰》(3)

 記述了從昭和十四年(1939年)九月至大東亞戰爭爆發的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期間,陸軍針對支那事變之政戰略,以及為早日解決該事件所進行的謀劃與行動;同時還介紹了陸軍為因應長期持久戰所進行的作戰指導等。

No.47卷:《香港·長沙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二月至大東亞戰爭爆發期間,陸軍實施的針對香港之攻略作戰,以及在其前後分別進行的第一次·第二次長沙作戰。

No.55卷:《昭和十七·八年的支那派遣軍》

 記述了支那派遣軍在中部支那方面所進行的浙贛作戰,江北·江南殲滅作戰及常德作戰等。

No.4卷:《一號作戰(1)——河南的會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九年(1944年)春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春,支那派遣軍所發起的1500公里大陸縱貫作戰(一號作戰)至策劃與實施經過;以及在一號作戰初期所發動的河南進擊作戰(京漢作戰)等。

No.16卷:《一號作戰(2)——湖南的會戰》

 記述了作為一號作戰前階段的湘桂作戰之前半部分,即指針對長沙·衡陽所實施的攻略作戰。

No.30卷:《一號作戰(3)——廣西的會戰》

 記述了作為一號作戰前階段的湘桂作戰之後半部分,即指針對桂林·柳州所實施的攻略作戰。

No.42卷:《昭和二十年的支那派遣軍》(1)

 記述了截止昭和二十年(1945年)三月之一號作戰後階段的南部粵漢作戰,以及老河口作戰等。

No.64卷:《昭和二十年的支那派遣軍》(2)

 記述了從昭和二十年至終戰期間,支那派遣軍所實施的各項作戰,特別描述了芷江作戰,以及針對美軍作戰準備的方針轉換以及對關東軍的增援等。

No.72卷:《中國方面海軍作戰》(1)

 記述了從明治中期以後,海軍針對中國方面的警備情況,以及截止昭和十三年(1938年)三月支那事變初期的海軍作戰等。

No.79卷:《中國方面海軍作戰》(2)

 記述了從昭和十三年(1938年)四月至大東亞戰爭終戰期間,海軍在中國方面所進行之各項作戰。

No.74卷:《中國方面陸軍航空作戰》

 記述了從支那事變爆發至大東亞戰爭終戰期間,陸軍航空部隊在中國大陸對於地面部隊作戰所進行的長期·持續支援,以及其針對縱深地區所進行的戰略轟炸作戰等。

No.18卷:《北支的治安戰》(1)

 記述了從支那事變爆發至昭和十六年(1941年)期間,支那駐屯軍·北支那方面軍實施的針對中國共產黨軍之治安對策及治安戰等內容。

No.50卷:《北支的治安戰》(2)

 記述了從大東亞戰爭爆發至終戰期間,北支那方面軍針對中國共產黨軍的治安對策及治安戰等內容。


  • 菲律賓群島決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陸海軍基於決戰目的,在菲律賓群島策劃和實施的捷號作戰,並且還詳細描述了該作戰的策劃,實施,作戰指導及作戰經過等。

No.41卷:《捷號陸軍作戰》(1)

 記述了在放棄奪回塞班島後,陸軍制定和準備捷號決戰之全過程,以及實施萊特島決戰的策劃和實施經過等。

No.60卷:《捷號陸軍作戰》(2)

 記述了呂宋決戰準備和呂宋島各守備兵團的作戰戰鬥,以及中南部菲律賓和離島守備各部隊的戰鬥等。

No.37卷:《海軍捷號作戰》(1)

 記述了在「あ」號作戰後,海軍的決戰準備和作戰計畫,以及在台灣海域所進行之航空戰等。

No.56卷:《海軍捷號作戰》(2)

 記述了從菲律賓海戰至菲律賓島作戰結束期間,海軍的各項作戰及神風特別攻擊隊的作戰;還記述了海軍地面部隊在南西方面的作戰。

No.48卷:《菲律賓島捷號陸軍航空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九年(1944年)十月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一月間,第四航空軍的作戰及其地勤人員在地面上所展開之戰鬥,並且還介紹了航空特攻作戰等。


  • 沖繩決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出於本土防衛之目的,陸海軍在本土周邊所實施的作戰。

No.11卷:《沖繩方面陸軍作戰》

 記述了從昭和十九年(1944年)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六月間,第三十二軍的作戰準備,沖繩本島作戰及周邊離島之戰鬥等。

No.17卷:《沖繩方面海軍作戰》

 記述了海軍的航空·海上·水中特攻部隊,針對沖繩方面作戰計畫的制定及作戰實施經過。

No.36卷:《沖繩·台灣·硫磺島方面陸軍航空作戰》

 記述了陸軍針對沖繩方面所實施的航空特攻,以及在台灣·硫黃島所進行的地面·海上作戰時,陸軍航空部隊參加的作戰等。


  • 本土方面作戰系列

 本系列著重於介紹為實施本土防衛,陸軍在關東和南九州地方所進行之決戰準備;以及海軍內線部隊的決戰準備,還介紹了陸海軍的本土防空作戰等內容。

No.51卷:《本土決戰準備》(1)

 記述了從昭和十九年(1944年)春季之後,陸軍以關東地方為中心,針對本土決戰所進行之準備工作。

No.57卷:《本土決戰準備》(2)

  記述了從昭和十九年(1944年)春季之後,陸軍以九州地方為中心,針對本土決戰所進行之準備工作。

No.85卷:《本土方面海軍作戰》

 記述了大東亞戰爭期間海軍內線部隊針對其外線部隊所實施的支援;針對B-29轟炸進行的本土防空作戰;本土周邊所進行的各項作戰及針對本土決戰所做之準備等。

No.19卷:《本土防空作戰》

 記述了從大正時代至大東亞戰爭結束期間,陸軍在本土的防空體系及在大東亞戰爭中,陸軍所實施的本土防空作戰。


  • 特殊戰史系列

No.46卷:《海上護衛戰》

 記述了針對海上交通保護的作戰運用思想,技術,裝備等,尤以大東亞戰爭為其重點。

No.98卷:《潛水艇史》

 記述了潛艇,潛艇部隊,潛艦用法的變遷概要,以及大東亞戰爭期間所實施的潛艇戰等。

No.97卷:《陸軍航空作戰基盤的建設運用》

 記述了陸軍航空創設以來的機場選定,航空情報,航空裝備,修理,航空保安,氣象,航路,給養,衛生,被服等方面之變遷。

No.102卷:《陸海軍年表》

 記述了從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月的支那事變爆發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十二月的陸海軍省(部)廢止期間,與陸海軍相關之綜合年表,兵語,用語的解說,秘密作戰的名稱,特別的地名,軍隊符號,陸海軍的組織及編制等內容。

  • 史料集

《南方的軍政》

 記述了陸軍在南方佔領地區所施行的軍政史料(政府及陸軍關聯)。

《海軍年度作戰計畫》

 記述了由海軍策劃並通過的昭和十一年度(1936年)至昭和十五年度(1940年)之帝國海軍年度作戰計畫;以及在昭和十六年(1941年)十月獲得認可的對美·英·荷蘭的帝國海軍作戰計畫原件。本次將其複製後並添加了解說內容。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