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時期的三個音樂產業趨勢(外文編譯)上篇
昨日看了一篇 Rolling Stone 的報導,很是精采~來做一下隨手翻譯,順道寫寫感想。
原文標題:Three Music-Industry Trends From Quarantine That Are Here to Stay
原文作者: TIM INGHAM
後疫情時代,超級巨星也紛紛延後發行新歌與新專輯。而近幾個月更是讓所有樂迷們都不斷的失望難受,沒有現場演出可以放肆享受,也沒有新歌新曲可以寄託!終於,音樂產業開始有了些動作,重新讓音樂回到群眾的生活中了。
然而,當疫情(希望是)逐漸受控時,我們也期待所有藝人、唱片公司、作詞作曲者...等所有嘗試做過的實驗性質努力,最終別都被棄如敝屣般的對待。
無論是透過直播方式作為一種新興的突破切入點,或是藝人們嘗試與其粉絲建立更有實質意義(或者更商業性質)的互動關係,這一切都因為不同的社交隔離政策逼迫整個產業重新思考與應對,並更聰明的獲取利潤。
一起來看看三個看來不錯的想法:
一、藝人突破了社交媒體的束縛壁壘,並讓粉絲為其買單
今年四月,串流媒體平台 Spotify 總算正式上線了令人期待已久的「藝人眾籌募資精選」功能。(詳細信息:https://artists.spotify.com/blog/introducing-artist-fundraising-pick)
透過 PayPal.Me 與 Cash App 捐贈等方式,此功能主要可以讓藝人們透過此一舉措貼補在巡迴表演中的虧損。(不是每一場巡迴都是盈利的!應該是說幾乎能在現場演出賺錢的 show 相當有限呢...)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功能的回響並不好,平均起來每個「精選」只有 77 次點擊量...(報導出處連結:https://musically.com/2020/08/05/spotify-artist-fundraising-tool-averages-77-clicks-per-pick/)
儘管看起來這個嘗試並不能算是成功!但對藝人而言,透過粉絲募捐款募資(或是「打賞」)這個形式獲得新的收入來源,算是改變了遊戲規則。今年一月份時,作者曾經在 Rolling Stone 撰寫了關於 Neil Young 的記錄資料,並透過直接訂閱付費的方式,提供過去的數位內容以及高品質的錄音記錄檔和相關串流現場資料。根據估算,Neil Young 每年可以透過此獲得支持者約 60萬美元的收入。近期他還宣稱花了 2萬美元取消了粉絲可以透過 Facebook 與 Google 來獲得他的相關演出記錄資料的功能!他的作法是希望能遠離 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等五家科技巨擘的縮寫通稱)的壟斷控制,讓粉絲有不一樣的支持方式。這也是個值得觀察的趨勢!
美國流行歌手 Cardi B 也有類似的想法:她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宣布於 OnlyFans 上開始了每月4.99美元的訂閱服務。OnlyFans 主要以幫助性工作者向公眾提供獨家的付費線上內容而聞名。Cardi 很明確表示在 OnlyFans 帳號中「肯定不會顯示任何與裸露相關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提供她自己拍攝的幕後視頻與其他真實未經編輯的生活影片內容。OnlyFans 自己估算過,如果她成功讓她的即使是很小一部分 Instagram 粉絲(目前超過7200萬)進行付費支持,Cardi 每月將增加數百萬美元的收入。(報導連結:https://www.musicbusinessworldwide.com/how-cardi-bs-onlyfans-subscription-could-generate-millions-of-dollars-each-month/)
Cardi B 試著利用訂閱模式獲得粉絲直接支持的動力與信心很有可能是受到因疫情影響導致蓬勃發展的直播文化帶來了的影響。在疫情剛開始爆發時,許多藝人透過 Facebook Live、Instagram 等平台上免費為粉絲提供直播。自此之後,許多名人藝人網紅們都已經透過鏡頭重塑了新的商業模型。Etheridge 是一個特別有趣的案例,她推出了付費訂閱視頻服務 - Etheridge TV,每周五天向超級粉絲“推送內容”,每個月預估收入約為 50,000 美元。(約1,000 個訂閱用戶,每個訂閱者每月支付50美元。)
Etheridge 於2020年3月開始在 Facebook Live 上啟動直播,但就像前述 Neil Young 的選擇一般,沒過多久後她就決定將其 IP 從大型社交媒體網站上一除了。為何不在其他更為知名的直播平台上(例如 Twitch,屬於 Amazon 所有)直播呢?Primary Wave 音樂廠牌的 Deborah Klein(Etheridge的經理人)在接受《Forbes》訪問時提到:「我們想尋求一個方案讓我們可以掌控方向盤,並且讓客戶與 Melissa 之間沒有第三方。 我們也了解了很多關於 Twitch 和Patreon 平台的信息,但我們對於分成的方式並不滿意。除了平台所要拿走分成的比重之外,我們還得選擇留在他們的平台上。但我們希望擁有自己的平台且能自由控制調整他。」
(此為全文 1/2,未完待續...)
後續還有兩個 ideas,分別是「線上串流已經是個巨大(且高度競爭)的商業模式」以及「獨立品牌的崛起(向英國致敬)與 實體銷售 D2C的復興(向 Taylor Swift 致敬)」。
陸陸續續也寫了蠻多篇與音樂產業有關的趨勢觀察及心得,其實各個產業在疫情之下一定都多多少少受到影響,有正面影響的,也更多的是受到負面衝擊的。在無差別的影響之下,大家更應該是打破壁壘,共同找到能讓彼此共好的方式,往前找到出路。
https://matters.news/@jerome/線上演出-與-商業模式-bafyreidj3xkf4hsugdv7hl7z5btq4rxcd4qbdtomd4xc7cjftsoxc6r4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