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瑪莉
這是關於瑪麗的故事。
里爾是法國北部的城市,自中世紀起建城,隔著海峽與英國倫敦遙望,並與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相鄰,多次被西班牙、荷蘭、英國、德國搶奪過統治權,有著豐富且多元化的文化積澱,城市中融合了法式的優雅浪漫與北方國度的可愛。
1904年出生的瑪麗在這座城市成長到十歲,兩歲時父母因車禍身亡,其後由母親的親姐姐收養。與阿姨、姨丈住在老城區,一棟十七世紀的四層樓建築,屋外有著石頭雕刻,屋內的配置大致和之後住在上海的法國公寓類似,街道走到底就是劇院廣場,商店街有瑪麗記憶中的小華夫餅,薄薄的皮夾著濃郁的馬達加斯加香草奶油,阿姨有時會在週三小提琴課後買給她吃,那味道是她最後僅存的法國回憶——來自比利時的。
六歲時,當地曾經發生過震驚全國的兒童強姦案,又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城受到普魯士軍隊的圍城攻擊,掠奪了多處財產及建築,包括市政廳、里烏爾宮等,還興建十八橋火藥庫。即使這座城市曾經有過榮景,也因爲工業發展產生極大的貧富差距,國境邊上受到戰爭威脅,影響整個社會氛圍。
在學校任職的姨丈意識到為了家人的未來著想,逐漸萌生要離開此地的想法。剛好在1914年時受到教育單位的指派到上海教書。
瑪麗從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起初因為父親生前是小提琴家,阿姨安排一位父母親舊識卡隆夫人教授其小提琴。三個月後,卡隆夫人發現她有音樂天份,和阿姨強調瑪麗不論如何都不應該放棄學習,於是「小提琴家」成為她唯一的志向,到了上海也從未間斷過學習。
最初找了一位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家,稱他為「彼得先生」,一直到瑪麗中學畢業,原本計劃返回法國唸書,她的第一志願是巴黎高等音樂學院,但阿姨在此時患上肺炎,她轉換了自己的志向,留在上海學習語言,還是繼續地增進琴藝。
彼得先生後來介紹亞倫擔任她在上海的第二位小提琴老師,兩人雖然只相差六歲,但十八歲後的琴藝已成熟,缺的只是一個共同練習並指出問題的「夥伴」,兩人關係也一直是亦師亦有,也能稱得上是彼此的靈魂伴侶。
從瑪莉十歲而後的三十五年都在中國度過。法國公學校的教育是比照著本土,教師們也不會放水,過了不太愉快的學生生活,但即使沒再踏上故土也終生以法國公民為榮,並記得每個國定假日,甚至是是天主教的節日。和成年後才離開俄國的亞倫是天差地別的,亞倫是位沒有民族意識的猶太人。
有幾度她想回到家鄉,但總錯過恰當的時機,或許可以說命運早已為她安排了合適的道路。
1921年,瑪麗中學畢業時阿姨生了重病無法遠行,她決定留在上海就讀聖約翰大學;1929年,她和夫婿亞倫曾想回到故鄉里爾,亞倫也可以探望在史特拉斯堡的大衛,但那時受到大蕭條影響,多處工廠倒閉,法國境內的失業率與大蕭條之前相比多出了兩倍,北方工業城市更是如此,眼看不適合養育年幼的女兒,最終選擇繼續待在上海。
三十年代後又因為日本軍隊攻佔中國,無法辦妥護照及簽證,一待就到了二次大戰結束。
《千年家族》是猶太家族移民的故事,這是故事的寫作起因。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或者訂閱我的讚賞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