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一天:我還是喜歡獨自吃飯
我喜歡一個人吃飯。
一個年輕女孩,戴著頭蓋式耳機,揹著帆布袋,悠悠地走進餐廳「一位唔該」,一邊細嚼慢嚥,一邊盯著玻璃窗外的路人與狗,還有藍天白雲,今天的任務就是安安靜靜地、好好吃完這頓飯——這是我的自我,也是我的追求。
我並不討厭和其他人吃飯,只是太愛獨食的自由。無論是吃什麼、怎麼吃、哪裡吃、什麼時候吃,甚至吃不吃,都由自己決定。我也不用受制於華人社會餐桌上的權力遊戲與禮儀規條,讓吃飯回歸成一件滋養個人身心的行為。我在此時此刻此地,吃這一碗食物,就是為了好好照顧自己,不用在意他人的喜好和看法,也不用強行打開自己交換情報與秘密......
好吧,其實我挺討厭和其他人吃飯,尤其是我的家人。自從出來社會工作,我回家吃飯的次數寥寥可數,因為壓力好大。不是工作壓力,而是和家人吃飯的壓力。
爸爸媽媽來自吃不飽飯的年代。年幼的他們要想吃得比別人多,就要吃得比誰都快。所以,他們吃飯都非常快,就算來了物質富裕的香港生活也不例外。這個習慣對年幼的我,帶來好大好大的焦慮,因為吃得太慢,飯桌就剩下我一人,碗裡都是媽媽倒進來的剩菜,因為她趕著要洗碗。嗯,或許這份焦慮不只是來自吃飯,還有為了生活奔波勞碌又無法放慢步伐活在當下的痛苦。
另一個關於吃飯的創傷,來自家中的餐桌禮儀。有的矛盾對不對?明明來自吃不飽的年代,卻講究禮儀。他們說,吃飯必須手扶著碗沿,不然會被搶飯碗。若要時刻提醒一個人抱著飯碗的重要性,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用筷子用力敲他沒有扶碗的手指。倔強的我心有不甘,作為父權社會的最底層又無法舉起湯匙敲回去,只好長大好能不回家吃飯就不回家吃飯。
至於和其他人吃飯,我也就還好。對於生性孤僻又沒有什麼耐心的我而言,每一頓飯都是一場賭注,一不小心和錯的人吃飯,就會懊悔不已時時刻刻計畫著掀桌子滾蛋。所以,為了餐廳桌子著想,我沒什麼事還是自己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