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青言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產品二三事 | 終於抓到我的老闆要什麼

青言
·
·
https://unsplash.com/


在任職的三個月又兩週,這幾天忽然有開竅的感覺:抓到老闆想做什麼事情了!但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原本我對公司產品的理想狀態是:

第一、依照產品三元素:蒐集需求、市場、技術資料

透過使用者訪談找出需求,評估市場的機會(先找到Product Business Fit很重要:這市場有多大、看這東西會不會賺,如果市場本身很小,也不值得投入資源),配合公司的技術優勢再想出解決方案。

PS.以台灣來說,小於台幣1000萬即是小市場

第二、新創公司先發展一個穩定的產品線

有了新客源之後,透過訪談、使用數據分析工具,提升Product Market Fit。

選擇用戶增長框架RARRA

增加留存率(Retention)、用戶價值(Activation)、促使用戶分享(Referral)達成獲利(Revenue),最後獲取新一批客戶(Acquisition)


第三、數據化營運第一個產品線,評估之後開發第二條產品線。

為了與仿冒者或者競爭者等相似產品做區隔,俗話說雞蛋別放在同一個籃子上,就要開拓另一個產品線。判斷公司處於的哪個階段、研發新產品的時機點,前提是第一條產品線已經有穩定獲利、成為市場的金牛。

----------

為什麼前面會說不一樣呢?

實際上我的公司做法是反過來的。

與其他中小企業目標不同的是,我的公司並不是B2C/B2B,而是B2G

所以我才發現:以專利技術起家,公司的目標並不在「獲利」,因為出發點在而是增加專利技術的知名度,與獲得G端大型標案的機會,是一個很奇特的商業模式。

所以運作方式會是這樣:

  1. 業務接到案子後,業主或營運先想好解決方案
  2. 再由產品經理去想介面(框線稿、Flowchart、User journey)跟開發細部功能。
  3. 多條產品線,橫跨多種產業,盡可能找出專利技術的可能性去開發新產品。
  4. 以業務為主軸,PM需為每個產品線準備提案素材

不知道「忽略掉」需求與市場的評估,直接想解決方案,在產品尚未穩定下,用同樣技術開發不同的產品線,這兩種做法是好是壞?

但蠻符合公司目前「教育市場」的目標,快速增加曝光度,讓使用者盡快熟悉這個新技術、養成操作習慣。

這邊我就保留自己的想法。

在聽取Mentor的建議後,試著收起前兩個月「必須要做點什麼」的救世主情節,先聽取公司幹部與老闆的想法,他們想做什麼就盡量配合。因為每件需求都擋下來會讓老大不開心,自己也會讓人有不好合作的印象。人的問題處理好,之後想要做什麼再來談。

學習類似的PM課程確實對我來說幫助忙大的,至少轉職後沒有前輩帶領下,有個明確的指引,減少走更多冤枉路;也是進入這個職業的敲門磚。

但進入產品經理這個領域之後,就要靠自己的造化各憑本事:不一樣的產業、公司願景,甚至老闆的想法,皆會影響著你的決定,也因為是新創,各種職階尚在磨合中,大家對產品的概念也很模糊,真的不能硬要做他們還不懂的事情。以他們想要的方式建立信任度、一步步慢慢灌輸產品觀念。


所以在這幾個月學得最多的:

  • 抓利害關係人的目標與想法,先了解對方要什麼,把自己擺最後,增加信任度。
  • 專案的重要度先後排序,尤其對初期人力資源沒有這麼多的時候更需要。
  • 跟RD補足產業與技術可行性,運用足夠的知識才能做出好產品。
  • 釐清所有溝通背後的目的,尊重每個人的想法思路,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答案。

有類似經驗的人也歡迎分享。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