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堂笔记
德国古典哲学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部分”的整体的秩序。莎士比亚的戏剧,经典之处在于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而不仅是“桥段”的拼接。
理念,不产生知识。起调节和范导的作用。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宇宙论已有批判。宇宙论通向现代的科学天文,中国哲学对宇宙论的讨论应该超越这个层面
康德语境下的自由,是超越自然/环境(客体)对人(主体)的支配(人和动物的区别)。 他着重讨论“自由”和“自然”的关系。(西方哲学是主客二元论的。同样针对“如何实现自由?”这个根本命题,从佛教的不二思想来看,对主体和客体都不用那么执着,概念可以置换、变化,现实亦随因缘流转,认识到这一切即是身心的自由。
对我来说,客体并不完全是主体的限制,用好环境中的元素,与其相生相适应,也是一种自由的实现。)
道德哲学在本体层面讨论问题,人在本体层面是自由的。人-物自体
理论哲学在现实层面讨论问题,人在现实层面不是自由的。
(人在绝对意义上是自由的,在现实中永远是不自由的)
德国的哲学系大多成为了讲德语的美国哲学系。(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语言的学习是根本且重要的。要懂得别人不懂的,也懂得别人懂的。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宗教] 精神性(Spirituality)的普遍感受是一切宗教所所共有的。这源自人对宇宙奇观和存在这一奇迹的欣赏,与具体信仰无关。精神性并不限于宗教,当科学家对宇宙奇观进行沉思时也会感受到这种美妙的体验。宗教和精神性并不提供对世界的解释(甚至不对人性做解释和区分。“神爱众人”),而是提供对人性至关重要的启迪和意义。
(每个文化都有对人性进行深刻阐释与剖析的文本。文化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描摹与阐释。政治层面,社会制度的产生来自对人性的理解。)
[自我&自由的4个角度] “自我”如果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自由就倾向于他人和社会的自由,通向纯粹的消极自由(伯林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自我”如果是一个社会实体,自由就包含我和他人与环境的关系(现实层面的自由);“自我”如果是一种幻觉(佛教观点),自由就倾向于摆脱这种幻觉的自由。如果“自由”是根本上有意识的,自由就倾向于意识的发展,这便是西方启蒙传统下对自我的理解(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
艺术哲学与审美判断
哲学(反思):知识(科学、艺术、宗教)、思想(学问)、智慧
哲学(和神话的分类差不多):人与自然(主体-客体)、人与人
思想经过 符号化,出现语言,通过语言交流,形成社会。
思想以自身为目的,知识以有用为目的。
人是拥有自我意识的,自由、选择
什么是美的?美是什么?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后者对“美”进行了抽象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