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波幅對散戶是好東西
(本文是基於在 20/5/2023 的 IG 發佈略作修飾)
比特幣被形容為具有巨大波幅,這一說法有兩種解讀方式:一方面,比特幣兌美元的波動,另一方面,則是美元兌比特幣的波動。後者當然就是我輩自詡為比特幣本位的人的一廂情願的自 high 之言。由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以美元或其他法幣計價,所以公眾認為比特幣大幅波動,並不令人意外,我想指出的是,比特幣的波動性對於散戶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波幅證明比特幣仍處早期
資產的波動性高,其中一個意味就是其市場仍處相對未成熟的早期階段。納斯達克的波幅較道瓊斯高,黃金的波幅較白銀高,香港股市的國企指數的波幅比恒生指數高,都是典型例子。同樣地,比特幣的波動性證明了它仍處於早期階段。
但,比特幣又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市值已超過 5,000 億美元。這是其麽概念?以股市計,全球第十大市值的 VISA 是 4,900 億美元,、台灣最大市值的台積電是 4,800 億美元,香港最大市值的騰訊是 4,000 億美元。比特幣既有龐大的市值,又有波動性。無論長線還是短線投資,比特幣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非常好利用的資產。
(我明白用股市來與比特幣比較,是未算理想的方法,但為了令有關比特幣的信息更易普及,我願意妥協,並受比特幣 purist 的指責。)
波幅是散戶的優勢
比特幣的波動性和高流動性使其成為進行程式交易的理想選擇,香港應該有不少散戶從事這種交易。(我不懂程式交易,但不會否定它在市場上的功能)
而對於那些看好比特幣長期發展但不希望頻繁交易的散戶來說,波動性使他們可以充分發揮平均成本法的效果,在毋須預測市場高低的情況下來收集比特幣。
比特幣的巨大市值也證明了其地位,使得一些大型機構能夠將部份資產配置比特幣。對於擁有數十億或數百億資金的投資機構和主權基金來說,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考慮,投資小市值項目並不可行。但因為目前法規尚不明朗的環境下,這為一般大眾帶來此所未有的優勢 - 他們可以先於大部份機構資金進場,在資本市場上這真的是非常鮮有的機會。
比特幣的波動性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機會,而其供應封頂在 2,100 萬個,散戶不用擔心自己的貨幣「被濫發」而貶值。當比特幣的波幅縮小到與公用股相似的水平時,其價格可能已超過 100 萬美元。你真的想要等到那時候再進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