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一)人类知识的来源
一、知识是什么?
当人们聊到知识的时候,人们到底说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对“知识”进行过定义。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知识必须被相信;
(2)知识必须是“真”的;
(3)知识的“真”必须经过证实。
这三个条件后来被简称为Justified True Belief,即-知识是被证实的真信念。
这应该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关于知识的定义,该定义得到了不少哲学家的赞同,所以它堪称知识的经典定义。 这个定义看起来是非常合理的,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a)牛顿相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确实”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牛顿踢了砸疼脑袋的苹果一脚,发现在地上静止的苹果确实向前滚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命题被实验验证了)
知识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一件事物具有工具价值,是指该事物本身的价值来自于它可以满足其他目的。物理学当然有其工具价值,造桥建屋,发射卫星。一件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则是指该事物的价值不是源于满足其他事物,而是自己本身就有价值。知识的内在价值就在于解除人类的无知。人是会出错的动物。人会试图发现错误,避免错误以及改正错误,这些统称为除错的知性活动,是基于我们人性的内在需求。求知就是求真。追求知识以掌握世界以及自己的真相,是人类好奇心的展现。
二、知识真的存在吗?
知识有个可类比的概念,即真相(指完整准确的描述一个发生过的事情)。相比知识来说,对真相的探索居然显得没那么难,因为真相是确定客观存在的。然而,事后人们调查出的“真相”并不是真相本身,而只能说是有证据支撑的“故事”。对真相的调查就像数学中一连串收敛的数列,每给出一个证据,项数就后移一位,数列(故事)就逼近极限(真相)。
真相的调查往往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人能掌握全部的信息。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是谁杀了武士?旁人很难说清。但是所有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局部信息,即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或者判断的依据。当所有人把自己的依据给出来(但人往往会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依据,甚至伪造对自己有利的依据)。而这种状态下,矛盾会围绕在证据的真伪上爆发。当所有经过检验的证据汇聚起来,所能支撑的的故事就被接受为真相。
类似的,如果探索知识的结果比作一连串数列(曾经我们认为牛顿力学体系为真理,但随着人类对世界观察精度的提高,版本更新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我们却无法断言这个数列是收敛的。如果确实存在造物主,那么只有造物主才拥有断言的权力。可惜人类只是世界的观察者。
牛顿踢了苹果一脚做实验,仅仅是一次实验。凭什么能断定每一次实验都能有相同的结果。人只拥有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并无未来的经验。数学逻辑上来说,存在不等于任意。见到一只天鹅是白色的,或者很多天鹅是白色的,就能断言所有天鹅是白色的吗?
关于这一点,教授在课堂上给我讲过一个记忆深刻的例子。有一只聪明的小狗观察到,每天中午十二点,只要它一叫主人就会给它骨头,于是就归纳总结出了狗界的十二点钟定律。有天狗主人心情不好,心烦意乱。到了十二点,小狗开始向主人讨食,可这次它的叫声让主人更加心烦,不仅没有获得骨头,还被关进了小屋。我们人类对于世界所归纳出来的知识是否也是一样?自认为归纳出来的命题为真,其实只是偶然。
或者是人类观察力的局限,比如明明是绿色,但红绿色盲一律判断红色。在更宏大的全人类尺度上,比如相对论证明我们的空间是非欧几何,但是人类对空间的直观感受在长时间里断定空间是欧式几何。
然而如同故事之于真相,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电汽时代这个事实证明,我们确实掌握了一些“知识”,姑且称之为“推论”。虽然我们不能断言叫“推论”的数列是收敛的,最终存在一个极限,但也不能断言不存在。因此,基于“推论”不断收敛的历史,我们可以说,极限可能存在,即知识是可能的。
三、知识是如何可能的?
接下来就是对“如何”发问,即知识如果存在,人类如何才能认识到它。
我们可以参考司法是如何寻找真相进行断案的。比如《让子弹飞》里,六子给了一碗粉的钱,但到底吃了几碗粉?我们常看到被告与原告对事情的描述各执一词。这里就出现了两个版本的“故事”。司法实践中对事实的描述必须做到言必有据。在电影中物证仅在六子的肚子里,人证都存在做伪证的嫌疑。旁人要调查真相几乎不可能。六子无法自证吃了一碗粉,但是同样,原告也无法证实六子吃了两碗粉。正是因为真相难知,司法采取疑罪从无原则降低了难度。即找出支持指控成立的依据证明被告有罪,且证据不能与其他证据冲突,否则被告无罪(疑罪从无)。因此,六子反正不是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钱。指控不成立,六子无“少给一碗钱”罪。
由此可见,相比于探索知识,疑罪从无把法官的工作简化了不少。首先从科学家的实践来说,我们不仅仅要证明一些“推论”是错的,还要找出真正收敛的“推论”,即从证明有罪转变成证明无罪。其次,由于数据往往并不充足,会同时并存几个某些结论互相冲突的“推论”,但每个“推论”都不能被现有数据证伪。比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并立。
但不管“推论”是什么,无一例外是人类的想象(这将会在休谟的因果论中进一步阐述)。人脑中的想象,凭什么可以在现实世界起作用?难道人其实是造物主,拥有言出法随的能力。人说:要有引力,于是万物互相吸引。那为什么人不能取消引力?
因此,哲学诞生了。哲学的一大任务就是求真与除错。哲学对“如何”的回答形成了知识论(或者叫认识论)。而康德是个划时代的人物,被称为哲学的蓄水池。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流向康德,在他之后,所有的哲学发自康德。在康德之前,认识论划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认为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只能来源于经验。如洛克所说,经验由感觉和反思所组成。作为反思对象的心灵操作仅仅指向由感官所提供的材料或心灵操作本身对这些材料的改造;感官所提供的材料包括颜色、触觉感受、身体感觉、声音、气味和味道等原子要素。而唯理论认为知识是先于经验的,不可能来自经验的归纳,并试图用理性推理出一套关于世界如数学般精准确定的知识。
对于经验论和和唯理论的争论,休谟一方面表明,不加批判地信任理性会以独断论而告终,另一方面又表明,纯粹的经验论是荒谬的,从而为康德铺平了道路。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说是休谟使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醒来,并且给他“在思辨哲学领域的研究以全新的方向”。
看到这里,提到了两个关键人物,休谟和康德。对他们思想的介绍构成了此系列的后续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