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她的戕害,她的痛感,她。
1
傍晚時分擠進地鐵,靠在車廂的角落裡,打開蘋果podcast,耳機裡放學之後三位主播的聲音帶著憤慨湧進耳朵裡。漸漸聽了進去,心裡的感受隨著節目的進行越來越悲涼。
這期博客的節目名字叫:《看見普遍的戕害,聽見她內心的風暴,踐行憤怒的美德》
真實的殘酷到令人近乎失語的故事在耳機裡流淌、在腦海裡盤旋,我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這些可怕的故事,說出來已經何其不易。
前幾天剛為新播出的台劇《她和她的她》狠狠掉了一次眼淚。
“你為什麼不反抗?你為什麼不說你不要?”
劇裡面女主林晨曦初中被理化老師性侵,從此背負了十幾年的精神包袱,直到三十來歲時的現實感脫離、產生分離性障礙。
高中時學校的輔導員試圖聯絡她的父親幫助她,而林晨曦的父親指著林晨曦喊道:“你為什麼要撒這種謊?為什麼?”
林晨曦沉默著,淚珠從眼眶裡湧出來,那是悲哀的心底開出的絕望的花。
我的眼淚霎時間剎車失靈。
2
“為什麼一個人可以不擇手段去傷害別人,而別人要帶著長久的傷痛?”
初中的林晨曦被理化老師忽然推倒在床上強奸的時候,比起奮力的呼喊、求救、掙扎,她只是無望地盯著天花板,這一幕也許永遠卡住了她的靈魂。
因為她表現得太順從、太平靜,她便有錯、甚至於全是她的錯嗎?
在男權社會裡,男性憑什麼以自身視角判斷女性的“同意”與否呢?
“對方沉默時不是同意,對方不確定或猶豫也不是同意。在對方未同意前至任何單獨與你同行回家或休息,只能視為一般人際互動,不是性暗示。同意擁抱或接吻,也不表示想要發生性關係。即使對方同意後,也可以反悔或拒絕。”
用受害者有罪論把自己那種噁心的不受控制傷害別人的動物本能合理化,試圖以性別優勢模糊道德和法律的邊界——甚至被強奸的小林晨曦在話語壓迫下變成了“勾引理化老師、破壞別人家庭”的小小年紀不知檢點的女孩,我的心悲哀得在滴血。
3
《她和她的她》講述的不是一個新鮮的故事,同樣的精神衝擊我早在社會新聞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領教過,然而,在林晨曦的父親大聲指責、質疑她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失控。
林晨曦遭受性侵犯的時候不過時尚未成年的幼女,她所有的力量幾乎都依靠著大人們。可是強姦她的人是最敬愛的老師,拒絕給予信任和幫助的是最親愛的家人;在她最無力的時候無人願意給她力量,在她最無助孤單的時候所有人都收回了給她的愛——她怎能不墜入深淵。
“不管是誰都沒有辦法陪我接住這件事。”
“我永遠都不會好了。”
幾年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時,在書的結尾,房思琪不堪重負走向無可避免地毀滅,而家人們依然只作無事。無人曾替她伸張,甚至最終無人願意陪伴她。
房思琪逃無可逃,林奕含逃無可逃,只是電視劇還是溫柔多了——《她和她的她》裡面,林晨曦最終與這些傷心、孤單、質疑與背叛和解,編劇還是強行給了她很多遲來的愛。
然而現實中的林奕含上吊自殺,就如評論界人士描述的那樣:“彷彿是站在廢墟中間,環視四周,一無所有。”
一無所有。
不是所有關係都有補救和諒解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遲來的愛都能彌合一個人心裡的傷害。
不應該把愛的人拋棄在無可自拔的恐懼和孤單的泥沼之中,未來你再向她伸出手,也許再也不能拉她起來。
4
“讓悲劇劃下句點的唯一方法是說出真相。”
劇裡面有另外一個女性角色顏聖華,中學時她與林晨曦一樣遭受到了理化老師的侵害,長大以後又嫁給了一個極端變態的男人;而這個男人又試圖在職場環境中對林晨曦施加打壓、控制和強姦,因為他林晨曦和顏聖華重新有了交集。
一直唯唯諾諾的顏聖華最後對林晨曦伸出了援手,和林晨曦一起將犯了罪的丈夫送進了監獄,她對林晨曦說:“中學的時候師母袒護謝老師,替她撒謊,我不想變成她那樣的人。”
這部劇里傳遞出來的勇敢真正的給了我一些力量。
勇敢其實並不容易,與其說勇敢是一種權利,不如說勇敢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特權”。
在男權社會裡,說服男權主義者相信女性受害者微弱細小的求助的聲音已然不易;更莫說常見的持續騷擾、打擊報復、蕩婦羞辱,幾乎可以讓受害者女性在社會上無法立足。
但是勇敢是有力量的。憤怒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很高的能量。
被傷害到無法正常生活,心裡的沮喪、悲傷和痛苦幾乎扼斷生的希望,憤怒和想要正義的渴望也許能支撐起內心站起來、向前走,甚至走出來。
“如果讓加害者受到懲罰,受害者的心理陰影就能減輕很多。”
我實在很喜歡放學以後主播講述的親身經歷的故事。她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猥褻事件不依不饒,最後讓那個家庭優越、工作光鮮的猥瑣醫生聲名狼藉,且真正地得到了法律的懲罰。
這不會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曾讀過《知曉你姓名》——漫長的取證流程、無休無止的輿論騷擾一次又一次重複傷害著那個受害的女孩子;而受到猥褻的主播面臨猥瑣男的家人一遍又一遍地騷擾、辯解,試圖給受害者施加許許多多的道德壓力,甚至還想把髒水反潑在她身上。
幸好她扛下來了,幸好故事的結尾這麼大快人心。
最後,借用一句話:
“想對所有性騷擾男說,你們是徹頭徹尾的罪犯,你們是無可辯駁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