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范米索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伊顿?不去。| 中西观念差异

范米索
·

前两天,我在B站上看了一部BBC拍摄的纪录片——《世界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

在看完纪录片后,我特地去google了一下所有关于伊顿公学的相关信息,包括他们的官网、quora上的问题、维基百科等。

结合纪录片,基本能得出了以下关于这所学校的信息:

  • 伊顿创立于1440年亨利六世时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位于泰晤士河畔,以皇家城堡式建筑、英国精英教育和绅士教育而闻名世界。被公认是全世界最显赫的贵族子弟学府。

伊顿不仅是一个贵族男校(不收女生),而且更被称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英国众多皇室子弟和历史名人曾在伊顿公学攻读过。英国有20位首相、36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获得者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哈里王子)

伊顿是一所男生寄宿学校,约有1300名学生。招收学生年龄段是从13起,到18岁结束。在伊顿除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常规的课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音乐、戏剧、神学等课程。伊顿的学生不仅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也是必备的。

不同于传统教育,伊顿会在每一门学科下分出等级,一个学生不是被笼统地归在快或慢的班里,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级里,以此种方式对他们打造最适合自己的精英教育。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能够容忍多样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持异议,尊重个性,并且鼓励学生“做自己”。

伊顿公学一年学费4万英镑左右,接近40万人民币。伊顿公学的录取率很低,招生时间很长。孩子从11岁时就要开始接受预评估,包括推理测试,访谈和学校报告。

另外,这所学校在维基百科上,还有每个世界录取者中赫赫有名的校友名单。

看完这纪录片,就跟男朋友视频的时候,分享了一下这个学校,本来是纯粹分享,传递下自己的“羡慕”之情,结果怎料,我们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探讨和辩论。

他在听到这所学校是男校且需要寄宿时,直接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跟我说:“不去。”

我瞪大眼跟他说:“为什么?”

他看着我,对着镜头伸出修长的手指,跟我说:“First,no women. second, no women, third, no women.(没有女人)”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其实是想翻白眼,于是我就反驳到:

“ 首先,这所学校是精英学校,这就意味着一旦你进入后,能获得比同龄普通人更高的起点和资源,你能广泛接触到普通学校无法推行的课程,以及更优质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其次,你周围的同学基本也都是家世显赫且背景出色的人,那就意味着你会获得许多人脉关系。

相信我上述的想法,应该是每个学生或者家长都会赞同且认可的,如果有机会进入到这样的学府,谁会愿意将这种机会拱手让人呢?

结果,男朋友给出的理由非常地简单和粗暴——没有女人。

于是,他又补充道:“你说的没错,这所学校听起来的确非常的出色,但是却限制了性别。如果他们在13~18岁之间,接触的都是同性别的人,那么他们将不知道「如何对待女生」。”

其实我听到这句,很不能理解,于是反问他:“难道你觉得仅仅是5年,学会「如何对待女生」这件事跟「掌握知识并实现快速的自我发展」优先级是前者更高?对于一个青少年而言,当下的任务本就应该是世俗意义上的学习,而不是学习「如何对待女生」吧?再说学校未必不会教他们如何尊重女性。”

结果,他说:“学校除了常规科目的教学以外,或许也会告诉他们如何去尊重女性,对待女性,但是问题是理论与现实永远都需要通过“实践”去触达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做小组课题讨论的时候,分配给女生和男生的任务,以及他们在小组中发挥的角色和作用,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差别。

并且,当任务出现纰漏或者需要追究责任时,对待男生和对待女生的沟通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你没办法对一个女生用对男生的态度去谴责,去吼她。

另外,「如何对待女生」这件事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如何了解和对待亲密关系」。青少年成长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如果这五年长期处在男校,那么毕业后当他们到了大学,恋爱经验可以说是0,他们或许根本不会知道「如何去谈恋爱」。

你完全无法保证他们是否会用青少年时期对待同性别同学的方式去对待女生,甚至去对待他们的伴侣。

当然,我不能说所有毕业的男性学生都会在成年后,跟女性关系的处理上,都会很糟糕。但我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如何对待女性」这件事上的处理方式,多少会存在一些问题。​”

说实话,我的想法是很明显地功利性较强的想法,而他的答案其实给了一个普通人完全会忽略的角度。说白了,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他这些点真的没什么卵用。

后来,我又抛给他一个问题:

“假设你以后有孩子,你孩子很优秀,某天收到了这所学校的录取,你会送孩子去吗?”

他的回答依旧是:“不会。”

我说:“为什么?进入到这所学校,意味着他遇到优秀教师的可能性会远高于普通学校,对于孩子而言,遇到一个好的mentor能少走很多的弯路。而且,如果你孩子就是执意要去呢?”

他说:“首先,我会认真地跟我孩子说几个点。

一,学校是寄宿学校,也就意味着他在最重要的成长时间里,会缺少家庭的陪伴。或许学校有假期,但一年2个月的陪伴并不能很好的让他与家庭有很强的链接。

我希望我能够在周末教他开车,甚至带他一起修理汽车,带着他玩音乐,教他如何做音乐。在我小的时候,我父亲每周末都会带我去马场,教我马术,而如果没有父亲的引导,我不会发现自己那么喜欢骑马且有天赋。如果我在寄宿学校,很可能我就无法接触到。

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大家族,跟我叔叔阿姨们一起去海边,烧烤。在那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对待肉(他用的是“how to treat meat”)比如三分熟、五分熟的肉怎么烹饪,以及烧烤需要准备的材料处理等等。

这些跟家庭的活动不仅能够让我孩子了解一些生活技能,同时也是加深他对家庭的理解和建立情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对于一个只有12、13岁的孩子而言,我并不认为他能立刻了解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所在。就像许多人听到哈佛、牛津、剑桥等名校时,会非常的渴望进入,但正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进入且接受过教育,所以他们会有幻想,这种幻想是源自于“品牌”的知名度。

同样,我的孩子或许在听到“伊顿”这两个字后,也会非常渴望进入,但这种渴望不一定是他内在的渴望,极大的可能来自于外界。

举个例子,很多人看到兰博基尼、法拉利,就会天然产生一种崇拜和羡慕的心理,但事实上兰博基尼的地盘非常低,如果要用于漂移或者竞速,反而是比不过尼桑的。

之前我给你看过尼桑A31 cefiro和Silvia s13 与兰博、法拉利那些车的竞速视频,你还记得对吧。

(男朋友没成年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汽车玩漂移,自己学习和改装汽车,所以有一次他跟我详细介绍过汽车的一些知识,并且告诉我不要只看品牌,于是他就拿这个例子跟我解释。)

三,关于师资力量这点,你说的遇到好的老师几率很高。我承认,好学校的优秀老师比例的确会很多。但是,“优秀的老师”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我以前的学校是国内top3,我的确遇到了很多的优秀的老师,但是在我眼里的优秀老师,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他们并不喜欢。而同样,一些人眼里,他们认为的优秀老师,在我眼里,我并不觉得优秀。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有时候“优秀的老师”是否能作用在你身上,能对你产生化学反应,都是因人而异的。

四,我会很清楚地告诉他,我前面提到的男子学校的弊端。如果他真的有能力进入到顶尖的学校,那么也不差伊顿这一所,他会有更多其他的选择。并且,未来他会感谢我(男友突然戏精附体来了句)“父亲!谢谢你阻止了我,如果去了我就没女朋友了。”

当然,如果他执意要去,我会跟他说:“那就去吧,先去体验。但一旦你发现自己不喜欢那里的教学模式和氛围,立刻打电话告诉我。我尊重你的选择。

以上对话,就是我跟男朋友关于“教育”话题的探讨。

这次的谈话,我思考再三,决定用文章记录下来。我并不完全认可他的观点,如果真要挑逻辑漏洞,我可以针对他的观点找出好几个反驳点。

比如,在我的观念里,孩子的价值观形成是离不开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的,也就是孩子在未成年时,本来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那么在这个期间,家长和教师都需要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作用在孩子身上,孩子才会渐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他成长的优先级肯定是「学业」优先级大于「如何对待女生」。

另外,孩子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情况下,很可能胡乱做选择,并且不会有强烈的“为自己选择造成的后果”担责的意识,那么如果他执意要进学校,学了一阵子发现不喜欢了,然后告诉我要退学。

这个「选择」的后果谁来承担呢?如果我允诺,那么日后他在做选择,是不是下意识会觉得反正自己「有退路」,所以,不排除对「选择」会变得草率的可能。

这次的讨论,其实我们各自都保留了意见。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点在于,我事后明显感觉到我自己的想法是非常地「自我」「功利」的,我从来没去思考过「生活」、「家庭」、「情感」等这些因素的比重,几乎都下意识的选择忽略了,而脑子里想得只有「如何变得优秀」、「如何发展地更快速」,至于对「关系的处理」、「生活理念」基本被压缩到0。

相反,我男朋友的思维,真的是很西方男生的想法,他们很懂得怎么去追求「生活」、找到「生活的意义」、注重「家庭关系」、懂得如何尊重和对待女性(也分人,不是所有西方男生都这样)。

由于我们两个人的国家文化、教育背景截然不同,导致对事物看法上的差异性也呈现出了某种意义的分化,然而我也并不会要求他必须被我说服,同样,他也不会要求我强行接受他的观点。

他有他的立场,我有我的坚持。

我以前会用「年龄」去快速定义和衡量一个人的「阅历」,但后来就转变了观念,尤其是他的出现,再次刷新我的交往对象「年龄底线」。


他跟我差了快5岁,对于一个才21岁的少年而言,他提供给我的这些视角和思路,其实给我了一些警示,同时也给了我某种角度的启发,我吧,真的挺感激他的。

同时,也希望将这些视角记录下来分享出去,它们带给我一定的价值,相信也能给读文章的你们一些思路和启发。

未来,我还会继续记录和分享一些带给我启发的内容和对话。公众号本就是我的个人成长记事本,谢谢大家持续保持关注和喜欢。

公众号:范米索(思维方式、效率工具、免费电子书)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碎片化思考、照片)


关于「批判性思考」系列文章:

这年头,人人都快成了墙头草。

为什么说信息过载是个伪命题?

如何拆掉“思维之墙”?

这次疫情,你该学会的思考方式。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