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的歌》我把自己的喪禮歌單想好了
想想這篇不符系列文標準,本週再閒聊一週。
近來新冠疫情沸沸揚揚,眾人情緒起伏時常就隨著疫情變化浮沉。其實我不怕確診新冠,畢竟青年人轉重症的機率相對輕微,不過後來知道了「快樂缺氧」以後,偶爾會想,會不會無症狀死去的情形就發生在自己身上。
會死掉哪。
我不怕死亡,但我怕死亡以後的清理,所有進行中的計畫、我持有的東西、渴望、夢想,都會隨這身體的機能停止而消失,嘎然而止。這就是父母叨念孩子,顯貴興學,宗教傳道的源頭嗎?
我的生命有價,似乎是個我可以努力,卻無法決定的事(消極貌)
但我,至少可以決定喪禮上要放什麼歌吧。
經團誦經,首先出局。
如果我的靈魂在那時候還有感知,下面的歌才能真的帶我安息:
01 | Life's Solo, Leslie's down
約莫是在 2013 年接觸到 Tizzy Bac 的,在這個樂團的中年時期看見《易碎物》的美麗,那時候很喜歡〈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這首歌,但後來在星際漂浮間聽見單獨收錄在專輯《17》的〈Life's Solo, Leslie's down〉這首歌,覺得比起其他歌裡面感受到的猛烈衝撞,這首歌還帶一點其他的碎片在歌裡,默默被
When you lose a part of your warm heart
Remember a part of me will die soon after
這一段歌詞,打動了。
有人說 Leslie 對應著港星張國榮,但就算不是也無妨,
因為這首歌總是能對上某些墜落的人。
02 | 登鸛雀樓
大家聽過巨大的轟鳴嗎?
或是聽過 2018 年在金曲獎舞台發表宣言的饒舌歌手 LEO王。
巨大的轟鳴是他早期組的團,而登鸛雀樓是一首燥熱、宣洩,吶喊的歌,跟 2014 年的我很像,但那年比歌跟我更燥熱的,是青島東路的夜晚。
順著這首歌,我慢慢喜歡上了〈靠腰毛里森〉、〈你是豬排〉,也不知道為什麼。而 Morrison 系列,系列一直到 2019 年都還在更新,在世界某個角落活著的牠,是隻幸福的貓。
03 | 慢慢阿流
在《台北直直衝》爆紅以後(應該有吧,還是只有在我的同溫層),李英宏在隔年推出這首歌,但其實〈慢慢阿流〉的製作期超過三年,只是一直沒有公開,這個時期的李英宏處於人生起飛落地後的低谷裡,卻仍堅持做音樂,從李英宏後續的發展來看,這大概成了某種勵志故事的見證。
不吃勵志的我,只是喜歡
HO 時間在流動
讓伊慢慢阿 慢慢阿流動
讓伊慢慢阿 慢慢阿解釋懵懂
04 | Candlelight
落日飛車是很特別的團,雖然名字比起我的其他愛團如「大象體操」、「雞蛋蒸肉餅」算是正常,但他特別在於樂團的海外聽眾人數,也許遠遠超越國內知道他們的人。在相關報導或 Youtube 留言裡,經常被提到這個團的音色聽不出來是台灣歌,主打迷幻復古曲風、作品全部唱英語讓他們常常被誤認。
最經典的作品應該是 〈My Jinji〉,一首聽起來像「金桔」的情歌,我以前都跟朋友笑稱,落日飛車的歌在吃飯時間放出來,場景只要不是過度吵雜,瞬間就成了老電影的西餐廳。
前期持續走情歌路線的落日飛車,去年10月推出新專輯。在2020年10月6日這天,在外頭下著雨的午休時間,我點開被 Spotify 推薦的新歌〈Candlelight〉,把臉枕在午休框起的手臂圈圈裡面。
隔週就要離職,就要搬離台北的我,把自己極其合身地投射在這首歌裡,很幸運在那個時刻,找到一首歌,為我的人生岔路口下了註解。
後來這首歌在一年的最後兩個半月裡面,被我刷上年度最愛歌曲第一名。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大概就是這樣,這是我的喪禮上歌單,
也好奇你的喪禮,會想放什麼歌?
(純音樂也很好,比如這首迂迴的海)
後記
其實本來是想寫篇「生命裡的歌」之類的,但小三就被老師評「不要寫流水帳」卻改不了的我,發現一路會寫得又臭又長,剛好最近在聽疫情資訊時,聽到台灣新冠死亡案例 60 歲以上破 150,以下 10人,不知不覺聯想起死亡這件事。
如果順著這個脈絡往下,也許我真該介紹的應該是〈讓我愛她〉這首歌,畢竟它的歌詞算是先知了吧。
會不會 有瘟疫傳染了肺
或明天 城市在烽火淪陷 來不及愛 已終點
既然說 人都會生離死別
我許願 期限內要見的面 你別來攪局 請走遠
雖然是一篇預寫喪禮的歌,但還是希望大家都活得好好,健健康康地。
在疫苗來以前,還請多多遵守防疫措施,目前 75 歲以上長者已經在接種順序的第五順位上,慢慢年齡層會往年輕者移動,我們就一起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