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體驗 #05】對話函數:《dialog()》看展心得分享

yhc28
·
(修改过)
·
IPFS
·
偷偷拆成兩篇來發(少想一次題目)

因為課程安排(感謝老師!),第一次來看了生成式藝術主題的展覽,簡單記錄下幾件特別留下印象的作品:

一進到《dialog()》的展場,左側的牆上用大投影幕輪播與每位參展藝術家的「對話」,我覺得用現代人習以為常的通訊轉體呈現很有趣,讓這些想法多了一份親近感,整個空間由這些多元交織而成。

攝自展覽《dialog()》。

〈地平線-海洋〉

我覺得這個作品乍看之下跟《奇異點》中的〈扁平世界〉有點像(下週再來分享),單純觀看的感覺我蠻喜歡的,海平線提供了平靜的廣闊感,感覺可以包容下不同的人事物。不過聽到導覽說是直接在網路上抓別人的照片,想說這沒有版權問題嗎?雖然作者研讀法律後發現沒有保障到這部分,似乎也顯示出科技與社會沒有同時並進的漏洞。

作品〈地平線-海洋〉/Lien-cheng Wang。

〈Detail of Me〉

這是一件互動式的展品(類似拍貼機),我覺得很有趣於是拍下了像素化的我自己。平常其實不太自拍,可能是因為並非喜歡每一個關於我的細節,但透過裝置模糊一部分結構的形式,反而讓我願意留下自己的照片。(老師在講解自己的作品時我其實在玩這個沒有認真聽><)

作品〈Detail of Me〉/px_periment。

〈dying log (音沙汰なし)〉

我覺得自己比起欣賞框內技巧,可能更關注作品與社會的框外連結(即使這樣說也並沒有特別的 insight),很喜歡這樣與現實生活有相關聯的作品。報紙產業和閱報者逐漸凋零,但是運用科技生成重現這樣的時代記憶,最後隨著紙片的消逝有種默默的哀傷。

作品〈dying log (音沙汰なし)〉/eziraros。

這次來到《dialog()》展場有點走馬看花式參觀,並沒有認真閱讀到很多作品有點可惜。先連結回課堂本身要買賣一百件 NFT,雖然現在沒儲值還在用免費的錢,但還是不免會想我買某件作品要做什麼,沒有喜歡到必須擁有的程度,如果稍微有喜歡又覺得我大概記得它長怎樣,放在鏈上也不會不見,那我還需要購買嗎?我覺得有時候收藏的不全只有作品本身,還包含喜歡、欣賞這種關於個人美的感覺,和作品帶給自身的觸動與啟發,如果這些感受相比作品本身給我更多,那我是否還需要收藏,或是留下這份思考紀錄就好了呢?

講了這麼多,總之目前的交易紀錄堪憂。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