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書時料理小P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事實與觀點:早上上班,晚上閱讀,假日批判性思維!

書時料理小P
·
·

事實與觀點:早上上班,晚上閱讀,假日批判性思維!


哈囉哈囉~大家好,我是主揪小P

常聽我的節目的人,可能會好奇。

誒?小P你這次討論 批判性思維,怎麼沒跟 書 搭上邊呢?

既然說到書,順便說一下~

12/31號,跨年不忘了聽書時料理的各位!

IG上有抽獎活動喔!

這次要抽的書,不是新書,是 真確 ,這本書。

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中,作者散發的樂觀氣息,我覺得這使得我更愛真確,而不是反智。

(我真的不太喜歡反智...但就不多加批評拉)


好,回到

畢竟之前的節目,我都會選本書,一章節一章節的導讀嗎~


那為什麼這次不用書了呢?


原因是因為,我看了那三本書後,我發覺,他會讓你知道更多事實,他會幫你辨識出,哪些其實應該叫觀點,而非事實,接著告訴你,這是因為什麼什麼思維偏誤,我們要小心。


但就像我們上一集說的,你無法,也不該把思維偏誤整個記下來,一個一個對照。

而即使你知道了,假設說911是政府自導自演,這件事是觀點而非事實,以不代表下次你遇到類似的言論時,可以認知到這點。


我認為,批判性思維的基礎,在你知道,或是開始想自己要什麼之後,你得要學會一個基本功。

那就是 辨認 事實和觀點。


就像是每天不斷地抱持感恩之心揮出正拳,最後可以把聲音給捨棄掉一樣。

這項基本功練得好,你就能看穿別人相信什麼,把他的話術給捨棄掉。


好,那首先我們先從這兩個詞開始說起。

事實fact 觀點opinion 


簡單來說,你可以想像一個..實驗!

實驗的數據,實驗得出的結果,就是 事實。

而我如何解釋這些數據,就是觀點。

事實通常指那些,外界給定的東西,你沒辦法自己改變的。

而觀點,就是你思考事實之後得出的東西,可能是喜好,可能是解釋,甚至是預測。


我在查資料時,發現大家會稱作

客觀事實,主觀觀點。


好像事實和觀點之間有一條明顯的界線一樣。

但其實,實際上我們在討論時,事實和觀點不只是非常模糊,而且每個人對他的定義甚至都未必相同。


在我們討論前,先來個簡單的測試。


美國是個國家。

這句話是個事實,還是觀點呢?

如果你說是事實,那恭喜你說對了~


那下一句,美國是個美麗的地方,這句是觀點還是事實呢?

我想這應該不難,沒錯,是觀點。

通常有形容詞,而且基本上可以說是個人想法的,就是觀點。


這樣看起來,事實和觀點,不難區分吧?

好,那下一題來了!

如果我被ban的話,請幫我默哀三秒鐘。

請問台灣是個國家,這句話事實還是觀點!


哈哈,有趣吧。

有些人說這是事實,有些人說這是觀點。

這關乎你的政治立場,你對國家的定義,你對台灣的定義,甚至還包括你出生在哪?


而更有趣的是。

剛剛說 美國是國家,這句話是事實,沒錯。

但,要說他是觀點,也不是不行~

這表示你對國家的定義,或許和我們不同,這句話,當然可以被當作一個觀點。


關鍵在於,你不是要把所有訊息分類出,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而是要判斷,這個當下的人,在說這句話時,到底把哪些東西當事實,哪些當觀點。

你得要看出來,他思考的時候根據的事實是什麼!



總之,我認為這是事實與觀點的第一個盲點。

那就是其實他們界線並不分明。


而還有第二個盲點。

事實,不一定是正確的!

我們很直覺的就會覺得,所謂客觀事實,就是無可辯駁的。

但就像我們說的,很多事實,可以被當作觀點。

而我們公認的事實,未必就是絕對正確的。

這裡說的事實,指的是那些 能用客觀語句描述,能夠去驗證真假的句子。

例如,地球是平的!

這句話,是錯的,但他可以是事實,因為他是客觀語句組成。


或著我們在舉個例子。

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句話,我們普遍會當作事實。

但有人就說他,錯!

地球和太陽都繞著銀河系轉!

某些哲學家甚至會說,到底是地球繞太陽轉,還是太陽繞地球轉,這是取決於你觀看的角度!


這也是為什麼,事實可以被當作觀點,你觀看的角度不同,你思考的方向不同,就會有差別。

大家都認同的事實,未必就是事實。

牛頓的定律都被稱作定律了,還是能被相對論推翻!

這樣感覺起來,事實和觀點,更像是描述,或是闡述想法的方法。

你要分類的不是什麼東西對,什麼東西錯,而是他思考的來源是什麼?他思考的素材夠不夠嚴謹。


我覺得這其中有個小規律,就是,能被當作事實的,通常也能被當作觀點,但能當作觀點,不代表能成為事實。

唯一絕對正確的事實,可能只有 純數學。





好,大概說了一下事實和觀點後,我們來看看這能用在哪。


小P我覺得我們能粗淺的分成兩個用法。

批判自己,以及用來討論。


如果你知道批判性思維,你可能也看過說,在對別人批判前,要先對自己的想法批判過。

查理蒙格說過,如果我不能比這世界上最能批評我的想法的人,更用力批評我自己的想法的話,那我沒資格擁有這個想法。


小P我呢~也是這麼認為的。

我們不斷提到,又提到,在提到的,問自己為什麼,就是一種批判自己的方式。

你會希望為什麼的終點,是根據事實。

你應該要讓你的觀點,根據事實而改變。

而不是為了維護觀點,去改變事實。



保羅薩謬森,是一個得過諾貝爾獎的著名經濟學家,他寫的經濟學 入門分析,是經濟學的一大經典。

在他2009年去世前,他的書改過好幾版。其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在經濟中5%的通貨膨脹率是可以接受的。

幾年後,他又改成3%可以接受,後來又改成2%。

於是就有人反對拉。

你還是個學者嗎,怎麼可以一直改變想法呢?


而保羅薩謬森引用凱因斯的一句話回他:When the fact change, I change my mid. What do you do. Sir?

當事實發生改變,我改變我的觀點,你呢?


你會希望你的觀點是來自事實,你會希望你的想法的依據是嚴謹的!

當然,有些時候,為什麼的終點,是一個 觀點,是一個信念,這就是立場,是你相信的東西,是不理性的部分,但這我們之後再說。


我們先來說下一個用處。

用來討論。


還記得我們在很早期的時候,大概年初了吧。那時說過的 好的討論方法嗎?

對方先說自己的想法,接著我們用自己的話解釋對方的想法,直到對方認同,接著再說自己的想法。

這樣才能徹底明白對方到底在說什麼?


套用在事實和觀點上就是,你要先理解對方是基於什麼樣的事實在討論?哪些事情對他來說是絕對正確的?

我認為所謂的換位思考,就是要站在他 知道並認可的事實上 思考。


高品質的討論,尤其是學術討論,是討論觀點,而不是事實。

實驗的結果就在那,實驗的數據大家都知道,但是,還是能推出,人類預設為真,或是人類開放機警,兩種不同的結論,這就是思考過程的不同。


而在更多的情況下,只要雙方知道一樣多的事實,大家思考的起點相同,得出的結論就不會差多遠。

雙方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實攤開來,往往爭論就結束了。

爭論會繼續,最大的可能是有人隱瞞了事實。


最後,我想再提一點東西,當然,也跟開放機警有關。


我們前面說了,事實和觀點的界線很模糊,大部分事實都可以被當作觀點看待。

那我們應該把哪些當作事實呢?

畢竟,我們的觀點應該出於事實,選擇哪些當作事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們該怎麼抉擇呢?


我想,一個既開放又機警的人,越會傾向把大部分的想法當作觀點。

而越是保守得人,越會把某些信念看成事實。

「同性戀是不道德的,不應該合法化。」

這句話很明顯是個觀點,當然反過來說該合法,也是個觀點。

但如果你把它當作事實,那就沒有討論空間了。

被人當作事實的想法,你很難讓人轉向。


所以,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這樣的。

你得要知道,所有的想法,都是 觀點,沒有絕對正確無法推翻的。

接著,往上一層,你得要選一些觀點當你的事實,尤其是當你需要和人討論時,你需要一些事實當作思考的依據。

然後,你還得知道,就算你把觀點當成事實,他依然可能會被推翻,你得要將他靈活的改成觀點。


而,你應該要選擇哪些觀點當事實呢?

這就是,下集的問題啦~


IG . FB . 購書 . 收聽 . :https://linktr.ee/cuisineoffreshbook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