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合成器的文藝復興》|DigiLog 聲響實驗室
「合成器」這三個字看似古老,但事實上卻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音樂科技。打從實驗電子音樂誕生,合成器就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段歷史對於熟悉電子音樂的人來說應該不會太陌生。若觀察 15 年前第一款音樂軟體的問世,到現在行動裝置上有各式各樣的音樂 APP,就更足以證明合成器在音樂科技發展中的地位,且印證了它快速發展的趨勢。
更進一步的解構聲響 - 模組化合成器
合成器能夠創造聲音,而將合成器的各個佈建拆分開來、重新選擇並組裝,讓聲音的改變、可塑性更加全面的做法,稱為模組化合成器。
模組合成器和一般的合成器有什麼不一樣?廣義的來說,模組合成器包含了各個合成器的部件,如 –
振盪器(Oscillator)、濾波器(Filter)、低頻振盪器(LFO)等等,
通常一般合成琴固定了所有聲音產生和調變,但模組化的合成器卻提供了更彈性、更客製化的使用方式。一般我們想像模組形態的合成器,很直覺得就會想到一面像太空艙的牆亮著滿滿的訊號燈,且上面插著滿滿的線路,但事實上模組合成器
的功能這幾年更加強大複雜、體積不斷變小且售價越來越便宜,也並非侷限於類比硬體,像軟體的部分有 Native Instruments Reaktor 、今年 3 月 (2022 / 3) 才剛推出大改版的新世代軟體模組化合成器 VCV Rack 等等都是相當好的模組合成器應用。
模組合成器的式微
自 60 年代硬體合成器進入消費市場以來,合成器的演化經過了不少的轉折,也發展出美國東西岸對於電子音樂不同的哲學態度。早年的合成器都是龐大的模組化合成器,直到1970 年 Minimoog 問世,正式宣告大型模組化合成器的式微,眾多音樂家 / 樂團也開始使用體積較小、價格便宜的琴鍵合成器,為接下來 Synth-Pop 的黃金盛世埋下了伏筆。
同一時間,模組化合成器漸漸轉趨地下,成為專業玩家和愛好者的秘密天堂,甚至一些愛好者開始自行開發模組化合成器 (目前就有一位自行開發模組合成器並量產的個人品牌正在臺灣朝著全世界發展,名為 Tenderfoot),雖然模組合成器都持續維持著小眾化的市場,但這些愛好者社群隨著時間的累積而擴大。
90 年代個人電腦和數位音樂的發展,讓音樂的製作越來越方便快速,加上流行不同的音樂曲風,使得琴鍵合成器不再像以往那麼高度且蓬勃的發展,但模組化合成器的革命卻是蓄勢待發, Modcan 和 Doepfer 兩家較大的合成器製造商在 90 年代末期,開始振興模組化合成器市場,模組合成器的發展也從一年僅銷售 100 顆模組,發展到現在擁有超過百家製造商。
當模組化合成器進入眾人眼中,學習再也不是一件難事
合成器、電子樂器大廠 Erica Synth 在今年 (2022) ,與電子教學者 mki 攜手合作,打造了一整套包含教學影片、文件等,需 DIY 的模組合成器系列,名為 mki x es. EDU ,讓透徹學習基礎電路、模組化合成器不再是一件昂貴、困難的事。
Moog 首席產品設計師 Amos Gaynes 在十餘年前 (2010) 的 Moogfest 曾說:
“現在是最好的時間點認識模組合成器,每天有很多很棒的點子在這世界發生”。
在 2022 年的現在,市場也印證了他所說的 – 模組合成器的發展是越來越有意思,舉凡取樣、數位類比和調頻調幅等合成技術,都可以在模組合成器的世界中找到,每天都有更棒的音樂點子在其中實現。
或許經過這樣淺顯的介紹還是無法讓你理解什麼是模組合成器,但是希望本篇文章可以提供一些想法或動機,去發現模組合成器的美好。
關於我們 —
我們是 DigiLog 聲響實驗室,專注於電腦音樂、合成器、聲音技術及數位音樂等相關領域,無論是數位音樂或是類比合成器,DigiLog 期待讓每個人都能發掘聲音的不同面向。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