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曼卡片盒:思维网格的模型
毫无疑问,《卡片笔记写作法》是我今年读过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它颠覆了我对做笔记这件事情的认知,并启发了我对知识获取和内容输出等问题上的思考。自读完本书以后,我将彻底抛弃线性的专题笔记记录方式,持续探索卢曼卡片盒带来的知识复利。
制作卡片——高质量的知识输入
卡片是这套笔记系统的基本存储单位,一切你认为可能产生价值的观点、想法或者其他信息,都可以制作成卡片的形式。
在往常,当我想要记录一个笔记时,我需要考虑它应该归属于哪篇条目,某些时候这显而易见,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我在选择归属条目的过程中,也忽视了它的开发性联系。这让我感到别扭,但因为早已习以为常,所以不会察觉到有什么问题——直到我读完这本书。
在卡片盒中,新创建的笔记仍需要考虑和其他相关内容的联系,但是再也不会受到分类的限制。事实是,每一条卡片笔记既能保持形式的独立,又能与其他笔记建立强联系(将在后文展开说明)。
制作卡片时,需要确保整张卡片的内容能用 1-2 句话简短地概述,如果不能,将它们拆成多张卡片。
卡片的概述可以看作对费曼技巧的灵活应用——你必须使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相同的意思,转述写作的过程,即思考的过程。
理查德·费曼的办公室曾经有一位访客,他是一位历史学家,想采访费曼。他说当他看到费曼的笔记本时,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费曼思维过程的精彩记录」。
「不,不!」费曼反驳道,「这些不是我思维过程的记录,它们就是我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我的思维过程都是在纸上进行的。」
「好吧,」历史学家说:「工作是在你的脑子里完成的,但它的记录还是在纸上。」
「不,这不是记录,这就是工作工程。我需要在纸上开展工作,这就是那些纸。」
用自己的话做内容转述,而非摘抄或引用,这是制作卡片时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确保记录的过程不带确认偏差❶,你的阐释应该是客观、不带有倾向的,这一点在学术写作中尤其重要。
挖掘联系——重建知识的上下文
除了前文提及的两个原则,在编写卡片概述的过程中,尝试培养这样一种能力,即意识到原文所处的语境(context),并做到——说的抽象一点——让知识或论述脱离该语境,并进入你自己的语境中,重建知识的上下文。
举个例子,大家或许有过这样一些经历:当坐在教室里时,更容易回想起老师讲过的内容;又或者是在听到某段音乐、闻起某个味道时,想起了之前记忆中的某个片段。
我们之所以产生这种联想,是因为大脑将这些记忆与当时的场所或气味建立了联系,与当时的上下文产生了关联,当我们重新处在相似的场景中时,相关的知识或记忆会轻易地提取出来。
以上例子中的这些关联是无意义的,但如果我们在制作知识卡片的过程中,能够使其与卡片盒中已有的语境联系起来,便能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同时还能够增强知识提取的强度。
落实到具体实现上,当我们制作一张新卡片时,考虑如下问题:
- 形成笔记序列:这条新笔记能追加到哪条已有笔记后面?它也许是已有卡片的延伸讨论或补充说明(但如果两者高度重合,就没有必要添加新卡片了,直接编辑现有卡片即可);
- 谨慎选择标签:不要草率地择取关键词,将打标签视作思考的过程,考虑它可能进入哪些其他语境,与其他想法产生什么样的关联。
卢曼卡片盒最初是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为解决学术问题而建立的工作系统,卡片盒笔记不是简单的笔记集合,不是为了收纳一切,而是为了指向论据,建立对论点的索引。每一张卡片都只描述一个最小单位的观点或事件,同时指向相关论文及页码。
在卡片盒系统中,最重要的不是卡片本身,而是卡片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没必要在完善、整理某一条笔记上花费太多心思,而是要专注于如何提取论据、建立联系。制作卡片的过程,就是编织网络的过程。
关于输出——抛弃线性写作思维
书中指出了传统的线形写作思维的不合理性。从那些讲授写作技巧的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怎么看待写作这件事情的:首先,你应当确立好一个合适的选题,接着,你围绕这个选题展开阅读,从大量的文本文献中寻找与自己想要讨论的问题相关的信息。这种方法固然有其适用场景,但它也限制了阅读/写作者的思维,并不适合日常的写作积累。
一方面,线性的写作思维使阅读这个过程变得功利且乏味,你必须专注于你的阅读主题,而不涵盖其他作者力图阐述的观点,你不能允许自己在无关的有趣议题上耗费太多时间;另一方面,主题阅读存在一定的执行难度,你怎样找到所有跟你的选题相关的内容?如何决定哪些内容对你的写作是更有帮助的?
写作不是从一张白纸的,你也绝不应该这样做,即使你可以立即开始创作,那也是基于你的大脑中暂存的想法,而依赖大脑的记忆是局限的。一旦意识到这点,建立一个外部化的空间的必要性就不辩自明了——你尽管大胆地追随自己的想法去阅读,不放弃任何一个精彩片段,随着卡片盒与你的知识同步积累,主题便自动浮现出来,而在写作尚未开始时,素材就已经整理好了。All you need to do is connects the dots。
必要难度——转移写作的阻力
实现轻松写作的前提,是构建好你的卡片盒系统,也就是说,把写作的阻力转移到输入上。
对成功人士的研究一再证明,成功不是源于强大的意志力和克服阻力的能力,而是源于高明的工作环境事先避免了阻力。
聪明的学习者会转移阻力,而不是克服阻力。卡片笔记写作法即是一种高明的工作系统,它将写作的阻力转移到了输入。这背后的理论在于,人脑真正学会一个东西是需要刻意设置一些难度的,学习的时候越费力,记忆越深刻。这便是认知科学家比约克 Bjork 夫妇在近 30 年前提出的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理论。如今,经历了两代科学家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认知科学中的一个主流理论。
有研究说明,使用纸笔记录课堂笔记的学生,相比使用电脑的学生能记住更多知识,也是基于相同的道理——因为笔记本输入效率很高,学生可以轻易地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导致信息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很短;相对的,使用纸笔记录则很慢,学生们不得不思考老师讲过的一段话里的重点是什么,提取更关键的信息记录。
践行必要难度在初期可能会比较困难——它会减慢你阅读的速度。对于学业繁重的学生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阻碍。但通常来说,刻意提高必要难度的做法是值得的。而且,随着你的频繁练习,你辨别区分关键信息和其它信息的能力也会逐渐加强,阅读速度也就会加快。
你在(区分关键信息和其它信息)这方面做的越好,记笔记的速度就越快。卢曼的笔记就非常言简意赅,这种表达能力能够通过练习得到提高,使你能够找到合适的词语,以最好的方式简洁而不删减原意地表达某件事情。不仅你的读者会赞赏你清楚地揭示某件事的能力,那些与你交谈的人也会从中受益,因为这种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写作,对讲话和思考也大有帮助。事实证明,在读者和听众看来表达越清晰,越能切中要害的作者和演讲者就越聪明。
设定必要难度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保证了知识的转化,多数时候,文章和书籍我们只需读一遍,因为它们已经进入了你的知识网络,不需要再通过翻开原文回忆里面的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整理卡片盒是有必要的,如果你觉得这影响了你的阅读进度,浪费时间,这样的目光就太短浅了。如果我们不愿意花时间去阐释,就不能从阅读中学习到东西,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搭建你自己的外部化系统
通过卡片盒,我们建立了一个思维网格的模型,它汇聚了你的想法、知识和观点,不过,与其称它为第二个大脑,不如说它是我们大脑的外部化补充。大脑与工具各司其职,前者长于联想与创造,后者则长于处理细节和参考资料,存储长期记忆。
使用大脑记忆,和使用外部记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把想法转移到外部记忆中,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忘记它们。尽管这听起来很矛盾,但实际上遗忘有利于长期学习。
抽象信息适合存储在外部,比如书目或者其它参考资料,这类信息背熟了没有任何用处,而存储在大脑中的一切信息最好都要有意义和价值。另外,外部记忆资源还能够保持信息的客观性不被改变。
建立起外部化的系统之后,它可以反过来塑造大脑的思维,它与你的智力同步发展,是你想法的生成器。依附于这个精密可靠的思维网格,我们可以进行更有条理的思考。
虽然这个结构是在外部建立起来的,独立于我们有限的记忆;但反过来,它也会塑造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以更有条理的方式进行思考。我们的想法将根植于一个由事实、深思熟虑的想法和可证实的参考资料组成的网络。
建立起外部化的工作流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你不再需要考虑「定时整理笔记」这件事情了——这个问题困扰我已久,并且各种笔记杂乱无章的分散在各个地方,整理的难度很大。事实上,我经常放弃笔记的整理。现在有了卡片盒,我终于可以说,定时整理笔记真是一种糟糕的学习方式。
与此同时,我再也不用担心笔记「吃灰」了,只要依据工作流在加入新笔记时建立可能的关联,任何一项知识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被激活。
借助工具
在能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哪款工具是相对次要的问题,毕竟卢曼本人都是使用真实的卡片纸。不过,好用的工具能极大地提升效率,Notion 的双向链接、数据库、查询等特性,都是它很适合用来制作卡片盒的原因,并且它是完全免费的。
最后
本文是我使用卢曼卡片盒写作的第一篇输出,除了框架定的快速而轻松,我感受到的另一个好处是,我完全不需要担心写作过程的中断。回想以前上大学时泡在咖啡馆苦苦思索寻求灵感的过程,真是相见恨晚啊,也好几次为了不丢掉所谓的「灵感状态」熬夜。现在,我差不多可以做到随时停下了。
不过,要把这么多年以来做过的笔记都放到卡片盒里已经是不现实的了,从现在开始慢慢来吧。
❶「确认偏差」现象指人们在吸收资讯时,往往会更容易注意到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