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論寫作二三事
早在第一稿,甚至在去年秋天查資料的時候,我心中萌發了無數次要好好地寫一寫畢論寫作過程的想法。結果快到六月,答辯還沒定下來,我對論文的執著只剩下答辯。當初那些掙扎、痛苦和一點點喜悅,快要隨時間流逝而消散。
所以,我決定要在答辯前執筆寫寫。畢竟,今年決定用寫作來整理自己!
研二那會和學姊在校園裡散步,當時的學姐正處於找資料的痛苦過程,她和我說:論文寫作就是一場修行。當我開題時,改了快五稿的學姐正準備答辯,她又和我說:開題只是個開始,寫論文會比開題還要痛苦。
是啊,確實是這樣的。
搜集閱讀史料
我的專業是中國電影史,因為學校老師對畢論要求尤為注重史料的收集。因此,我在開題時只想著保守過選題。我選擇了往年學姐學長們的“傳統路子”---人物傳記寫法,針對導演、編劇、演員或者電影事業家的史料收集。於是,我的沒完沒了閱讀史料的惡夢開始了。
因為開題的參考文獻只是個基礎,論文還需要更多的資料做支撐。於是我跑去上海圖書館搜集資料,結果在近代文獻閱覽室發現了快上千條的檢索記錄,而這只是一個作者名的檢索結果,意味著快上千篇報刊文章等著我閱覽,本人當場暈厥。
於是我開始了每天和報刊資料大眼瞪小眼的日子。民國報刊文獻閱讀難度還有點大,豎版繁體字,這都能接受。但有的報刊不斷句,直接“好傢伙”一篇不停頓的文章敷我臉上。即便有斷句符號,但我還不能習慣民國報紙的斷句習慣。因此,我常常看岔,整個人快要昏睡在圖書館裡。
閱讀報刊資料,要記錄和提煉重要的信息。初期的我,要麼反反覆覆看一篇報刊文章還提煉不到信息點,要麼就是到後期發現自己分不清哪些是引注,哪些是自己的思考。初期的搜集和閱讀是處於一個比較混亂的狀態。每天閱讀報刊文獻,一面摘抄,一面寫下自己的問題,到晚上帶著問題回青旅,但從不思考(此處應有反思)。偶爾跑到檔案館,換著關鍵詞檢索檔案,發現能得到的資料實在是有限。檔案館裡的預約制度和手寫檔案閱讀都一樣磨折我。
直到我開始寫論文,讀到RICHARD MARIUS《歷史寫作簡明指南》,他提到在閱讀史料的時候,可以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 有沒有對所有史料提出問題,做出評估?
- 我是否做了足夠的訓練,使我寫作中得到研究結果的過程是否合理?
- 我的話題是否被清楚限定了?
- 我是否廣泛地查找了與話題相關的所有可能獲得的資料?
- 我所使用的檢索詞條是否是經過仔細挑選與精煉過的?
- 是否在我的二手史料的引注中尋找其他可以獲得史料?
- 我找到了哪些關於我話題的原始史料。
- 我的參考文獻是否能夠反映出所有可以獲得的史料?
這些問題,如果在搜集資料的早期我多問幾個,可能當時搜集工作就會更加完善,後期工作量也會減少一點。在論文寫作的時候遇到的很多問題,更多像是對我三年的學習的質問,所以論文寫作的過程非常挫敗,為此將在下邊展開寫寫。
寫作
搜集資料的後期,我就像是機器一樣閱讀報刊,記下問題,却不願意動腦,晚上回來就開始看小說解壓,麻痹自我,不願面對寫作的困難。直到十一月,自己都覺得很離譜,不能再拖,这才開始動筆,这时候的論文寫作不如說按線性時間整理人物和事件,以及摘述原話。初稿的序幕才緩緩而沉重地拉開。
初稿困難是如何寫出初稿。我曾以為十一月開始寫,那自己應該會按照計畫慢慢完成。實際上從一稿到三稿,我基本是被ddl趕著完成的。写初稿有写初稿的痛苦。改稿有改稿的痛苦。但這些過程都持續讓我感到痛苦,是自我狀態的種種拉扯。
初稿的時候更像是我永遠在設想一個完美初稿,然後自己當然是達不到這種狀態。於是,我越是這麼設想,壓力就越大,就越不願意打開論文,感覺自己就是寫屎,製造垃圾,不如不寫。這種挫敗源於我的一種學習自卑,焦慮。我經常覺得自己過去兩年沒有好好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有一種愧疚感和挫敗感交織的感覺。甚至是因為這麼一件事:二年級的時候,我原本應該給一個學術論壇投稿論文,那時候也選了一個感興趣題目,也找了資料,最終卻因為資料的龐大和選題過大,我選擇了放棄。這成了我心中的一個過不去的坎,沒寫過一次專業論文,等於沒能力。所以,我心裡始終會有這麼一句話迴響著:“一上手就是寫碩論,肯定不行。”
直到後來一稿ddl來了,我才不得不開始急匆匆動筆,一邊面對自己挫敗感到沮喪,一邊又要勸自己接受這種挫敗,先寫出初稿再說。在這兩種心態瘋狂搖擺,我也能感覺到自己拉扯得很痛苦。這種拉扯持續到二稿、三稿。寫論文的時候,自己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多事,很多焦慮一併爆發,自己後期寫論文就是撐著一口氣寫完了。
直到完成論文,我想終於可以不用那麼痛苦地看著論文。這樣就可以不用再想起這種挫敗感。想想,直到現在看論文,我還是這種心態,這可以算是我讀研的一種無法和解。
我還有一點感受是寫作的過程不要斷,一鼓作氣。我一稿和二稿和三稿,都是趕著ddl,趕完就不願再看自己的論文。這當然是不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就是一個學渣寫論文。
至此,我想五年內不提讀書對自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