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便利与流动性
我是Change.fm「找零电台」的主播小林,一档兴趣使然的泛设计类播客节目。自己拖延至今还未录制完节目,就先记录下一些平时思考的内容是为序。
🕹设计的「便利性」
前段时间大胆休假的我又故地重游回了趟荷兰,悄悄地探访了曾经就读的学院。有趣的是之前在申请签证时被要求选择工作岗位从属的产业。和往常一样,我仍然遍寻不到「设计」这个产业,便勾选了一脸正确答案模样的「信息技术」。确实,设计目前还不足以成为一个产业,这一点熊子川在他古早的博客中已经写得很透彻了。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在各类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补充作用。为消费领域添砖,为技术应用铺路,「设计思维」正在当下变化多端的商业范式下披荆斩棘,大行其道。
McKinsey最近在《The Business Value of Design》的报告中提出了将MDI(McKinsey Design Index)作为衡量企业的设计实力以及从设计到业绩的转化力的指标。根据统计,拥有更高MDI的企业可以获得高于行业基准2-3倍的收益率,以及1-2倍的股东总回报率(TRS)。而在To C商业领域中,设计作为流淌于战略布局、产品演进、场景架构和功能交互中的活跃因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不同的职能要求也演化细分出了不同的设计职位,这些按能分配的职位如超级英雄一般,分工,合作,组成了商业编制下的全功能团队。对于非设计专业的团队,IBM也贴心地搭建了一套企业级别的设计思维工具,并将上市速率、投资回报比和团队效能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在Watson Jr.提出「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快半个世纪后,设计成为了企业战略的关键要素之一,还有了专门制定的参数来衡量其成效。
对于人们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在商业风景下的郁郁葱葱带来的则是生活便利性的显著提升。便利性指什么?字面解读是使生活更方便和简单,让人们可以从容且不需要作过大的努力地达到某种目的或者履行某种职能。从现实中来看,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选择,活得也相对更加舒适惬意,同时一切服务的等待时间也在不断缩短。翻转电台主播李厚辰在《外卖与996,城市的代价》中这样描述典型的城市生活:「打开外卖软件,有上百餐厅,淘宝上也有无数商品可以比价,抖音上有刷不完的短视频,每年都有无数的游戏可供选择... 城市平等地向所有人提供了这样生活的可能——更多选择、更爽、更少等待。」
我们的生活被这样无数便利的小应用所串联,每个五星应用的背后又有着百人千人的团队时刻把控专属于「你」的体验。
而便利性除了体现了现代生活的优势,也隐含了如今消费社会的特质:个体的重要性被不断放大,自我身份与消费能力挂钩,进而消费自由成为良好生活的表征;几乎一切消费内容也从不停止更新换代(点不完的应用更新和记不住的订阅服务),流行的刷新频率加速而可参与性加强(超话之战),即刻淘汰的事物拼合成不断自我消解的暂时性「世界」;人们将一块块的生活交于便利的服务代庖,思维方式也越来越碎片化,同时人们又全情投入在优化这种便利——开发团队对技术卓越的追求,设计师对体验的巧思,产品经理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见缝插针和错失恐惧(fear of missing out),资本大鳄的顺势而为和运筹帷幄,无不为便利性以及消费社会添砖加瓦。
而对于消费社会的产生,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则将其归因于经济的全球化。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新自由主义经济的蔓延实现了资本全球性流通,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于是在「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这一现象使得世界格局、政经体制、社会结构到日常生活都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鲍曼称其为「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
🌊设计的「流动性」
何为「流动的现代性」?这边借用美国作家Stewart Brand的「Pace Layers」(速率层级)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其含义。「Pace Layers」最初被提案为人类文明建设的参考框架,它将我们的世界拆解成六个层面:由上到下分别为时尚、商业、基建、治理、文化和自然,每个层面根据自身特性有着不同的变化速率。例如流行趋势和淘宝商品每天都在飞速更替,而我们身边的基础设施则更新的慢一些,区域文化和自然环境更甚。在一个理想的健康社会中,每个层级都可以按照自己节奏运行同时不去干预别的层级,下部的层级支撑着维系社会的框架,而上部的层级不断为社会提供活力与创新。
用Brand自己的话概括:「Fast gets all our attention, slow has all the power」
从这个视角来看待流动的现代性这一概念,就会发现时尚和商业这些上部层级所推行的消费行为催化了市场经济的蔓延,消费本身更是构成了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领域(符号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主导力量之一,而供给给消费的旺盛选择和密集信息不断冲击着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各种规范、规则与惯例。这些现象迫使本应稳定的下部层级加速了自身的变化,使得人们失去了可以信赖的参照系,成为了「无根」的个体。这便是鲍曼对现代社会图景的核心比喻——流动性。
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各大机构积累了无数的设计成功案例与大量实战经验,对以人(个体)为本(Human-Centered Design)的设计原则和敏捷开发(Agile)的交付模式信手拈来,所迭代出的产品也越发便利好用而富有吸引力。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会带来意料之外的连锁反应,而设计精良的产品们在出色地服务于用户的同时也会引发新的困境:阿扎·拉斯金(Aza Raskin)在发明了无限滚动(刷新)后担心这一交互行为会助长社交上瘾;Airbnb、Uber类的服务平台对大量城市资源的需求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士绅化与成本提升;监控摄像网络为群体提供了安全保障却也消解了个人隐私作为生存权利的重要性。
而更大的困境在于,大多数企业并未把处理这些难题框在后续的Backlog里并且也不会改变既定的发展轨迹。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巴黎市长Jean-Louis Missika认为只有在2020年前下发对私人车辆拥有权的禁令,将出行能力彻底从拥有制观念转为大众都可享受的公共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交通现况,不然所有针对城市拥堵老大难问题的新策略和创新还是会基于现有的生态系统与思维观念。设计于商业下确实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丰富性,却常为商业现实和行业范式所困而徘徊于项目背景和方案执行之间的穹顶下。
这是小林我和一部分朋友在工作中的思想挣扎,但我看到了机会。前面提到现代的流动性在于社会的自我消解导致体系不再牢固,放大了个体消费选择的自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却可以发现:
- 文化变得多元,鼓励人们去尝试和思考新事物与新想法;
- 传统或既定的规则不再坚不可摧,提供范式转变的可能;
- 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赋能从下至上的社会变革实验。
Stewart Brand在构造「Pace Layers」模型时曾犹豫该将艺术归在哪一层,因为艺术创作往往是从人文角度切入而又易于被时尚或商品所包装,它就像Ziggy Stardust脸上的闪电一样刺激着我们日常五脊六兽的日子。设计的机遇也是如此,我看到无数设计师(包括我的朋友们)巧妙地利用时代特点探索着不一样的设计路径,以「多元辩证」、「破坏干预」和「鼓励过渡」等手段切入不同层级,把意义的确证从目的转向过程:与大众探讨,与商业合作,毫无畏惧地注入自己的态度。设计师与城市学者Dan Hill在讨论设计教育时多次提到,他希望设计师拥有自主权与能力去从事真正融合式创新的工作,可以基于不同的项目自由地切换专业技能和上下文,对于复杂的问题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后的缘由,而不会被既定的设计框架和产出形式所限制。
这是我对于设计「流动性」的希冀,也是今后找零电台会专注分享探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