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離婚了,扔下了我和弟弟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爸爸和妈妈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我小时候,爷爷开车行,他让爸爸留在店里不必外出找工作,爷爷每个月给爸爸发工资,而爸爸只需要在店里坐着干些杂事。
这种安排让我们家庭不同于需要自立更生的姑姑家。然而,表面的安逸却暗藏隐患:爸爸选择的这种轻松消极的生活方式,导致妈妈逐渐丧失了家中的话语权。夫妻矛盾不断升级,甚至谈及离婚。
这个家庭中,爷爷对爸爸的宠爱远胜于对姑姑的关心。爷爷奶奶对妈妈则充满了指责和不解,认为她应该安分守己,在家照顾孩子,不劳动就不该多言。而妈妈常常感到委屈,把内心的苦楚向我倾诉。
我最深刻的记忆是每月末,家庭经济出现困难时,爸爸总是抱怨妈妈不会理财,导致家庭开支超支。妈妈一旦手头紧,就会让我去找爸爸要钱,这让我感到极其烦恼和不快。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自立,努力赚钱,不再受制于任何人,不愿再被卷入家庭的经济纠纷中。
他们之间争吵和纷争不断发生,最终导致离婚。我至今依然记得妈妈离开的那一天,我一直没有哭,眼见她收拾完两个行李箱,拉着它们准备出门前回头看了我一眼,说:“宝,你要招呼好自己”,然后就出门、关门。关门后,我的眼泪才留下来,留了好久。
我理解妈妈的不易,但同时也觉得她未尽到母亲的责任,选择离开我们(抛下我和弟弟给爸爸)而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至于爷爷,他起初对我们都很好,但他剥夺了爸爸本应奋斗的时光,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尽管如此,他却代表了传统的中国男性形象,使我对他的情感复杂难明。
这段家庭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当无法在家庭中得到滋养时,我们必须学会向外寻找成长的机会。生活的道路或许曲折,但我们始终要坚定地向前走,寻求自己的价值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