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第一部----- 燃燒的海洋(4)
四 河內特快車:獨立與建國之戰1
五國聯合軍演之後,在美國為首的統籌下,與會各國紛紛各自依照「密雲行動」中針對菲律賓援助部份的行動方案分工負責部份,加緊張羅計畫中準備援助各式海警船艇和裝備,各國也分配到不同的任務,各自分別訓練菲國海軍和海警部隊,美軍海軍陸戰隊主要協助訓練,準備參與奪島作戰的菲國海軍陸戰隊,澳洲、日本、和韓國則分別協助救難、通信、傷患救助、彈藥後勤補給、艦艇操作、維修等訓練。
美國總統剛剛結束在印度新德里所舉辦的G20峰會,期間俄羅斯因俄烏戰爭延續中,總統普京沒有出席峰會,又因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晶片、技術設備等實施管制,其他如貿易限制、台海問題、南海問題上針鋒相對,諸端爭端沒有緩解跡象,故中國國家主席也沒有出席這次峰會,印度總理則風風光光的主持這次象徵印度大國崛起的盛大峰會。
美國總統在峰會結束後便風塵僕僕地訪問越南,兩國元首會面,並簽訂了 "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先前越南已經先後地分別與中國、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四國簽訂過 "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美國所圖謀是要在南海,將所有與中國有島礁爭議的國家聯合起來,組成一道防線來圍堵中國,越南是否將也會如菲律賓一樣走親美路線,並允許美國使用海空軍基地作為遏制中國擴張之目的,越南政府高層沒有明說,看來這個共產國家正遊走於美、中、俄、印、日等大國之間,企圖謀取國家最大的利益。
遠在千里的北京中國解放軍國防大學研究生院,正迎來新學期的開始,這學期由博士生導師朱啟楠教授(少將軍階)開了一門新課程,名稱為「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戰略態勢研析」,這門課是所有碩士班研究生和博士班一、二年級研究生的必修課程,這是一門以課堂討論為主的課程,研究生必須課前準備書面資料以簡報方式分組報告,第一週由A組簡報關於越南歷史與對外戰爭方面的回顧。朱教授說:「這門課需要各位研究生,主動養成大量研讀與專題相關的歷史文件、著作、紀錄等資料,特別是中國與這些國家過往的戰爭,與外交關係方面資料的探討分析,本課程在每個專題結束前,每一分組必須彙整結論提送一份戰略態勢分析與策略綱要報告,此報告便是作為學期小考成績,每個專題總結當天,我會邀請三軍指揮學院現任教授蒞臨指導並作專題分析,現在開始做分組簡報。」
博士班研究生王鈞:「越南國土為南北走向,東邊為中國南海,西北邊與寮國為界,西南邊與柬埔寨為界,北邊與我國廣西和雲南為界。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後,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秦始皇派五路大軍共計50萬軍隊平定嶺南百越,其後設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等三郡,並任命趙佗為南海郡龍川令,其中的象郡為現今越南北部區域。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後,趙佗在五嶺絕道斷關防止秦軍南下,又發兵奪取桂林郡和象郡,並於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國,劉邦建立漢朝稱帝後,趙陀向劉邦稱臣,但在呂后臨朝稱制時與西漢交惡後自立為南越武帝,公元前179年南越國與西漢重新修好,趙佗再次向西漢漢文帝稱臣。趙陀死後南越國因繼承者忌憚漢朝有意併吞南越國,而對西漢採取敵對方式。西西漢漢文帝於公元前112年派兵10萬,兵分五路,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公元前111年南越國滅亡,當時南越國統治疆域已經包括越南中部,漢武帝將南越國所轄之地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珠崖、儋耳、交趾、九真、及日南九郡,其中交趾、九真及日南等三郡都在現今越南國土中部。」接著又說:「自趙陀稱南越國武帝算起,統治越南的王朝分別為:西漢、新朝(王莽)、東漢、東吳、西晉、東晉、劉宋、南齊、梁朝、前李朝(南越人所建)、隋朝、唐朝、武周、南漢等,除了前李朝外皆是由北方王朝所統治;接著是吳朝、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中國明朝(北方王朝)、後陳朝、黎初朝、莫朝、黎中興朝、西山朝、阮朝、現代越南。吳朝於公元939年建立政權,吳朝的開創者吳權係交州唐林州人士(越南北部地區古稱交州),為當地世家大族,吳權在公元938年打敗北方南漢政權,統一越南北方後隔年自立為王,吳權被越人尊稱為越南獨立建國的第一位君主。吳權死後政局動亂,出現十二使君割據的分裂局面, 最後由華閭洞割據者丁部領擊敗各股勢力稱帝。」「丁部領於公元968年統一越南並稱帝,建國號大瞿越。丁朝向中國宋朝通好,遣使朝貢,並首次被中原王朝承認為藩屬而不是領土。」
博士班研究生葉立軍:「秦始皇滅六國後派兵南征嶺南百越地區,設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等三郡,並任命趙佗為南海郡龍川令,秦始皇為了實現大統一中國、停止各地戰亂與動盪,而派兵征伐嶺南百越地區,間接地造成秦代疆域的擴大,同時也將秦朝政權體制帶到當地,促進了區域穩定和繁榮發展。在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秦雄並起,楚漢相爭局勢中,劉邦最終在垓下之戰擊敗項羽,於公元前202年在定陶登基正式稱帝,立國號「漢」,此時中原大地戰亂已經為時7年,位處嶺南百越地區的南越國,因為沒有參與中原戰亂,創建了一段和平穩定繁榮的時期。」「源自中原的北方政權,雖歷經朝代更迭,往往由能控制交州區域(漢朝所建最南方的疆域)的北方政權所掌控,北方王朝與越南當地勢力發生戰爭時期和朝代關係區分,有前李朝和梁朝(前期) 、前李朝和隋朝(後期),吳朝和南漢、胡朝和明朝、後陳朝和明朝等………,越南歷史最後一個朝代是阮朝。」
博士班研究生錢宗佑:「越南最後一個王朝是阮氏王朝,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結束。阮朝建立後向清朝稱臣納貢,於阮朝嘉隆帝立國後,便派使到清朝,自稱為「南越國長」求封為「南越國王」,清朝嘉慶帝不許使用「南越」二字,改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自此開始以「越南」為國。」「阮朝的歷史可被分為獨立時期與殖民時期,獨立時期(公元1802年-1883年)阮朝對越南有絕對的控制權,在獨立時期末,阮朝被劃分為三個部分,交趾支那(南圻)、東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為法國殖民地、安南和東京則成為法國的保護國。殖民時期(公元1883年-194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逐漸取得越南的統治權,並建立法屬印度支那政府,阮朝朝廷名存實亡,法屬印度支那政府實際掌控越南。初始法國為了在中南半島爭奪殖民地,首要目標便是向越南下手,阮朝向宗主國清朝求助,在公元1883年爆發中法戰爭 (1883-1885),清朝在海上戰事失利,在陸上雖然一度失利,但老將馮子材於鎮南關之役大敗法軍,但此時清朝積弱不願再戰,並與法國簽約停戰,從此越南不再歸屬中國。殖民時期的越南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帝國採南進政策,並於1940年9月趁德國打敗法國後,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此時期日本軍沒有驅逐法國殖民地軍隊,只是軍事佔領,取代法國在越南的軍事統治,到了公元1945年3月,日本發動三九政變全面推翻殖民政府讓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獨立,並重新扶植保大帝作為越南帝國第一位皇帝,直至日本投降。」
博士班研究生李先勝:「公元1945年,日本戰敗後撤出越南,法國迅速派軍佔領越南西貢,英軍則登陸越南南部,南京國民政府派滇越邊區總司令盧漢率20萬大軍進入河內, 由武元甲、胡志明等所創的「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原本已經控制西貢和河內二個主要城市,則退卻到叢林山嶽地區從事遊擊作戰。法國政府以歸還在中國境內的租界等財產作為交換條件,要求國民政府部隊退出河內。公元1946年初,法軍在越南北部海岸城市海防登陸,與越盟就法屬印度支那作為法蘭西聯盟的一份子的未來進行談判。因越盟不同意談判條約內容而最終談判破裂,雙方在海防市爆發了戰鬥,越盟潰敗並退出城市地區轉進到叢林地帶進行游擊戰。」「公元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撤退到台灣、澎湖、金馬,越盟在北部邊境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政治盟友,中國也開始為他們提供大量武器和物資援助,並派遣軍事顧問。越盟將部隊重組為五個完整的常規步兵師,第304師、第308師、第312師、第316師、和第320師。隨後武元甲開始襲擊靠近越中邊境的法國基地,戰事逐漸加劇。到了公元1950年1月,越南獨立同盟會政權獲得中國和蘇聯的承認,稱為北越南。同年,越南國獲得美國和英國的承認,稱為南越南。自公元1946年到1951年,由於法軍火力裝備精良,越盟戰事處於劣勢,兵員蒙受巨大的傷亡損失。期間法國曾在1950年的邊界戰役中慘敗,讓越盟得以打通河內到中國的公路通道,獲得經陸路從中國運送的援助物資,因此在公元1951年,法國總統更換主帥為二戰英雄塔西尼將軍,令其擔任駐越法軍總司令, 他抵達後修建了一條從河內到北部灣,橫跨紅河三角洲的要塞群,名為「德拉特爾防線」,這個成功的策略,阻擋了越盟的凌厲攻勢,這一年間,越盟屢次戰敗,兵員損失以驚人的速度攀升。 塔西尼將軍於1952年初,因得到癌症而回法國治療,不久後病逝於法國。1952年到1953年間戰事陷於膠著狀態,武元甲為了打破僵局,率領軍隊攻擊位處寮國邊境上,防衛兵力薄弱的法國前哨駐軍,為了阻擋越盟的攻勢,新任法國指揮官亨利·納瓦爾認為使用刺蝟防禦戰術可以鞏固法軍陣地,讓越盟無法攻破法國防線,並可大量地殲滅越盟部隊,他於1953年11年底,選定位於越寮邊境的奠邊府峽谷為防禦中心,由1,800人組成的法國第一與第二空降營,降落於奠邊府峽谷,控制住一個長19公里、寬13公里的心形山谷,於是著名的奠邊府戰役於1954年正式開打。」
博士班研究生李先勝繼續簡報:「奠邊府戰役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雙方備戰狀態說明,法國總兵力約18.9萬人,其中法軍5.4萬人、外籍軍團2萬人、北非部隊3萬人、空軍1萬人、海軍5千人和法屬越軍7萬人。越盟部隊有6個師和3個獨立團,其中至少有8萬人是訓練有素的一線部隊,另有強大的二線部隊,可從事地方作戰。越盟控制了北部灣的大部分地區,佔領了安南山脈「腰部」的制高點。在軍事指揮上越盟在先前數次戰役中慘敗,且損失大量兵員,奠邊府戰役開打前,越盟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以韋國清為首的大量軍事顧問隨軍協助,這些顧問有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大量實戰經驗,精通對付西方現代化武器的經驗,和應付攻堅戰的各種戰術,經由中方的訓練,使得越盟軍可以運用現代化武器和戰術。奠邊府戰役中,越盟的中方顧問存在於司令部到連級部隊中,加上大量大口徑榴炮,戰鬥實力驟然增強到與法軍相近。在武器裝備方面,越盟胡志明爭取到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力支持,兩國向缺乏軍事工業的越盟政府輸送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大口徑榴彈炮和防空高射炮。戰役初期,越盟控制住奠邊府區域,不斷地以小股兵力攻擊法國駐寮國靠近北越邊境的駐軍,讓法軍無法實質控制北越。」
「法國的納瓦爾將軍總結先前與越盟的幾次戰役,特別是那商戰役經驗後認為,越盟軍缺乏重裝備,經常對有強大火力和嚴密保護的工事據點採取不計損失、盲目進攻方式,導致巨大的兵員傷亡。法方認為可以使用類似的戰術做誘餌,大量消耗越盟軍力,為將來徹底摧毀越盟武裝力量,在越南牢固建立殖民地打下基礎;因此納瓦爾將軍決定在奠邊府設立堡壘,用以引誘越盟大量部隊到此,再以優勢火炮加以殲滅。公元1953年11月20日上午10點半,第6殖民傘兵營和第1傘兵團的第2營共1,827人空降到奠邊府,和當地毫無準備的越盟兩個連守軍交火。到了中午法國殖民傘兵部隊第1營加上2個75毫米炮兵連,1個迫擊炮連和1個外科醫療小隊空降著陸參加戰鬥。下午4點,越盟方110人死亡,四名傷病被俘,被迫撤退。法軍11人死亡,52人受傷。」
「法軍攻佔奠邊府山谷後,根據地形建立一個由8個據點構成的防禦體系,每個據點由數個可以相互支援的支撐點構成。北邊是孤立的加布里埃爾據點,東南面是比阿特麗斯據點,機場周圍的工事構成的於蓋特據點,於蓋特據點西面和北面是安妮瑪麗據點,在安妮瑪麗據點以南是克洛迪娜據點,楠雲河以東是多米尼克和埃利亞娜據點,再往南3英里便是孤立的伊莎貝爾據點,戰地司令部和野戰醫院位於克洛迪娜據點正北的地下掩蔽部,坦克和炮兵等機動部隊也集中在此。」
「公元1953年11月21日至24日,越盟和中方軍事顧問一起召開師級以上幹部的軍事會議,會議中決定是利用法軍尚未站穩,集中四個主力步兵師共4萬多人,長途奔襲,於1954年1月初,將法軍包圍在奠邊府,並發起攻擊加以殲滅。隨後越盟第312師與第316師趕赴指定地點完成合圍奠邊府。武元甲與中方顧問韋國清來到前線,對偵查情報分析後發現,法軍已構築堅固而完整的防禦體系,依靠強大的火力做好了戰鬥準備。而越軍重炮團受山地阻隔尚未運抵,且越盟軍隊缺乏重武器和大規模攻堅戰經驗,若此時越軍倉促投入戰鬥,勢必遭受重大損失且極可能失敗。武元甲採納中國軍事顧問的建議,推遲進攻奠邊府的時間,認真進行戰前準備,將戰術從「速戰速決」改為「穩紮穩打」,即採用先將法軍圍困,爭取時間等重炮運抵奠邊府周圍陣地,越軍先頭部隊則實施塹壕作業,將戰壕挖抵法軍陣地前沿。此後3個月,大批越軍官兵進入中國接受攻堅訓練,並且接收了中國提供的數百門火炮、彈藥。越軍運輸重武器和後勤補給的能力遠遠超過法軍的估計,越盟為了運送重砲與彈藥到奠邊府,便動員了大量民工在高山峻嶺中修建了崎嶇的山路,巧妙地利用各種偽裝躲過了法軍飛機的不斷地偵查和轟炸,1954年3月初,越方炮兵第351師(其中包括中國援助裝備的榴彈炮與火箭炮)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運抵奠邊府預定陣地,此時越方重砲數量已經超過了法軍兩倍,而且佔領了奠邊府周圍有利地形,修築了隱蔽工事,不僅可以直線射擊法軍部分工事,而且可以在工事裡躲過法軍反擊砲火,中國方面的援助,也源源不絕的經由廣西和雲南邊界運到奠邊府周遭地區。為了分散法軍的注意力,越軍主力308師於2月間實施了上寮戰役,攻入寮國東北部,掃除當地的法軍,解除奠邊府越軍的後顧之憂,越盟派遣第325師西進寮國接替308師防地。公元1954年3月,越盟共4個主力師全部就位,即炮兵第351師、步兵第308、第312、第316師。」
「第二階段戰役,中方顧問建議越方除了正面攻擊外,另闢地道戰,以避免傷亡,並可發動奇襲,又建議越方集中砲火先奪取興蘭高地(比阿特麗斯據點),如此便可完全阻斷14號公路的法軍補給,並可直接炮擊法軍機場,3月13日17時10分,越軍集中20門76毫米榴彈炮、20門122毫米榴彈炮、80門105毫米榴彈炮及上百門迫擊炮,發動炮火攻擊,猛烈而準確的炮火出乎法軍預料。興蘭高地的營指揮所立刻被炮彈命中,營長保羅-貝戈少校當場死亡,幾分鐘後,北部防區總指揮儒勒-戈謝亦被炸死。陣地的法軍陷入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狀態。在炮火掩護下,越軍以5倍於法軍的兵力從法軍陣地附近的壕溝躍出,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興蘭高地。越軍用爆破筒炸開鐵絲網,一波一波的越軍士兵奮不顧身地突入法軍陣地,與陣地尚存的法軍短兵相接,戰事於3月14日結束,越方佔領興南高地,隨後越方攻擊並佔領了獨立山高地。期間,武元甲勸說防守安妮瑪麗據點的越南傣軍,宣稱此戰爭和傣人無關,再加上比阿特麗斯據點與加布里埃爾據點先後失守,使得傣軍士氣低落,3月17日早,傣軍趁著霧氣籠罩下主動撤離陣地,法軍及剩餘少數傣軍被迫撤離,越方便趁機佔領安妮瑪麗據點。」
「第三階段戰役由3月30日到4月30日,由於戰事陷於膠著,越方改使用工事戰術,利用坑道或交通壕接近並摧毀法軍支撐點,分割包圍法軍,將其壓縮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狹長地段,並以炮火摧毀機場,切斷法軍來自空中的補給。第四階段戰役由5月1日到5月7日,第308、312、316師於5月1日起發動總攻,5月7日奠邊府被越軍攻陷,指揮官卡斯特里准將以下1.1萬人被俘,越盟擊落、擊毀各式飛機62架。」
博士班研究生李先勝為奠邊府戰役做了總結:「5月8日法國提出停戰,越盟獲得勝利,國際間大國提出調停談判,在日內瓦談判中,法國承認印度支那殖民地國家獨立,承諾最終退出越南,同意越南以緯度17度劃分為兩部,北越歸越盟政府管理,南越由美國管理,這為後來長達二十年越南戰爭埋下伏筆。如果沒有中國的大量援助和派遣軍事顧問赴戰場協助,越盟想要贏得這次奠邊府完全勝利並取得獨立建國的戰爭,時間上恐怕要延後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