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那些滿世界跑開會的人看到了什麽

文倩
·
(修改过)
·
IPFS
·
我意識到新興行業要的不是政策,而是信仰/虔誠

觀察到大部份Web3從業者經常在環球跑會(特別在大陸/華人):Web3大會、BTC or ETH ...

eg: Token 2049 新加坡/杜拜、香港Web3嘉年華&BTC Asia, EDCON 最近在東京、7月25-27美國BTC大會、8月初臺北區塊鏈周等等

小將:我不是一個愛旅行的人,也因為Web3(到處開大大小小的會/活動),去了很多地方成了世界公民。

文倩:我個人剛好相反。天性熱愛旅行,喜歡一邊遊歷一邊寫字,與Web3 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最近,twitter上有兩位環球參會博主分享了一些經歷資訊和看法:

1、Yan.M : 哪里是 Web3 的福地?

最近我跑了半個地球,先後去了西非·加納首都阿克拉、瑞士第一大城市蘇黎世、中東經濟門戶杜拜,當然還有輻射東南亞的新加坡和背靠中國大陸的香港,主要是參加幾個行業會議,順便考察一下當地的 Web3 產業發展機遇。加上去年我跑過的盧旺達,長居的澳洲和一直最為關注的中國大陸,我現在對於這些地方區塊鏈和 Web3 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算是有一些較直觀認識和判斷,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全球信息化的整體形勢是什麽呢?簡而言之,是中美兩國在搞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競賽,歐洲澳洲在失眠,而非洲和東南亞的高成長國家在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新加坡和杜拜,則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吃到最大一塊紅利

失眠的歐洲和澳洲

歐洲和澳洲的情況表面很像。兩個地區的互聯網基礎設施都還不錯,但沒有出現引領性的大企業,實際應用的深度和創新水平比較中美差了一大塊。對於區塊鏈、Web3 和通證化這些新技術、新趨勢,他們都知道,也都關注,但實際態度是葉公好龍。也就是說,原則上,既然是創新,都很歡迎很支持,但你要是當了真,認真去推動,那麽一遇到具體問題、具體矛盾,馬上就裹足不前。所以現在兩個地區都是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有這麽個事,睡又睡不著,起又起不來,所以說是失眠。

不過我認為兩個地區失眠的底層邏輯是不一樣的。澳洲的問題是缺乏動力,自身日子太好過,創新這種事情,隨遇而安,跟著美英走就是了。美國沒有做起來的技術,我也不急著搶那個頭彩,英國沒有定好監管規則,那就先等著。實際上我在澳洲居住多年,這里的管制比較寬松,市場不大不小,真的要積極做事的話,空間是有的。但是只要跟本地的公司或者人一合作,你就會發現他們沒有多大積極性。但凡有點難處,就各種退堂鼓,六個字:“懶得動,沒必要”。

歐洲則不同,他們並非沒有自主發展的想法,也不是看不到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但是他們的治理機制太複雜,條文繁瑣,束縛太多。我在瑞士參加歐洲的 FinTech 會議,通證化(tokenization)是絕對主角。但是各方諸侯的發言,格式都差不多,先充分肯定區塊鏈和通證化的價值和意義,表達對其長遠前景的信心,然後一談到當下,就拉出一個長長的清單,這個約束,那個限制。天下之事最不可為者,名為必由之路,實則有不測之坑。依我看,歐洲的事難辦。

2、小將的回應:歐洲華人看Web3福地 - 開發者篇

是信仰,還是生意?

如果是信仰,我們就要談文化。

如果是生意,我們就要談產業。

M老師開篇就是歐洲在失眠,開局就蘇黎世,這個歐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直接打了高端局,得出的結論是歐洲被束縛了手腳動彈不得。

我非常理解M老師的感受,和一群Web2的大公司的高級打工人談Web3本來就是非常痛苦的事,Web3需要街頭智慧,需要冒險和探索。而這些都不是教科書里的知識,也不在那些西裝革履參加國際會議的人的知識框架里

但歐洲從來不是一個中心化的整體,那些人說的不算。

如果你對歐洲的生態真的感興趣,應該去烏克蘭基輔的開發者大會和開發者聊一聊Web3是怎麽樣改變他的生活,去法國巴黎的畫廊和金髮女郎聊一下NFT是不是藝術,去德國柏林的酒吧和人聊一下BTC是不是黃金,我覺得地下的才是真實的,web3是人民的

Web3需要街頭智慧,需要冒險和探索。而這些都不是教科書里的知識,也不在那些西裝革履參加國際會議的人的知識框架里;

地下的才是真實的,Web3是人民的。People

在歐洲Web3是文化,不是生意,如果聊賺錢,旁邊的英國倫敦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那里生產科技金融公司。

如果是信仰,我們就要談文化。

如果是生意,我們就要談產業。

歐洲人持有BTC,花BTC,但不太交易BTC,不是交易所和項目方的好客人,所以一談到歐洲Web3,經常就被一棍子打死,歐洲沒有web3。


Yan.M : 互鎖的中國大陸和香港

中國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贏家,照理來說是 Web3 革命最有資格的引領者。但是歷史反復證明,上一個周期的贏家,反而特別容易在下一個周期中掉隊。很多人將此歸結於路徑依賴,也就是說利益集團即使明明知道正確的方向,也會出於維護既得利益的目的,舍大家保小家,選擇保守的路徑。但我認為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冒險精神和自我革命的血性還是有的,因為路徑依賴並不是主要問題。如果說有問題,問題主要還是出在認識上。

東南亞和非洲的大機會

這幾年東南亞和非洲的一些國家開始進入高速經濟增長階段,經濟規模雖然還不大,但是卷入數億人口,潛力很大,對信息化建設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於是這些國家正在經歷第一次大規模 IT 和互聯網建設。中國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並不陌生。所謂一鼓作氣,第一次爬科技樹,好奇心最重,心態最開放,誠意最足,積極性最高。這些國家現在就在這個階段。

區塊鏈和 Web3 對於非洲和東南亞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價值體現出來了。一個是所有權明晰,二是防篡改,建共識,傳遞信任,三是價值網絡下沉到互聯網協議層,大家業務分開,但交易方面可以整合互聯,利益也能共享,四是配合零知識證明等技術,隱私保護也能解決得很好。有這麽多優點,再加上他們在信息化上初生牛犢不怕虎,又沒有很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阻撓,這就不難解釋現在全世界對區塊鏈和 Web3 技術最熱情、最好奇的地區集中在非洲和東南亞了

我在跟這些地方人士交流的時候,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他們身上對於 Web3 技術質樸的熱情和期待,他們是真的想用 Web3 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而在其他地方,這種質樸的熱情現在已經比較稀缺了,更多的人只關心怎麽賺錢。而這也是我認為非洲和東南亞國家進行 Web3 建設的一個重要風險。他們的監管能力比較弱,如果不小心被誤導入歧途,爆幾個雷,態度可能會瞬間一百八十度掉頭。好在前面這樣的事情也發生了不少,所以他們現在普遍也比較謹慎,不那麽容易被騙。在區塊鏈與 Web3 方面,他們比較認新加坡和國際清算行這樣的機構。這也就給新加坡帶來了一個獨特的歷史機遇

新加坡與杜拜:都是中心,但非常不一樣

新加坡有明確的區塊鏈和 Web3 戰略,並配套了相關政策和支持,目標是把握住亞非大批國家高速層長成為國際數字經濟首都。杜拜並沒有這樣的戰略,但是勝在寬松無為,成本尚有競爭力

小將:做生意就要看政策看產業

東南亞是Gamefi的福地,因為Gamefi講的是東南亞的富余勞動力通過玩遊戲代練財富轉移歐美人的故事。

深圳是礦幣的福地,因為高度集中的電子產業鏈能第一時間拼出最高效的礦機,橫掃全球宅男的家用電腦。

美國是礦場的福地,便宜的能源配上超高的融資效率,規模一下就上來了,美國人奪回算力大權如同探囊取物。

矽谷是項目方的福地,矽谷的項目方拿錢又多又快,Web3這個產業,風口很重要,項目方只有融到了足夠才能活到風口。

杜拜是交易所的福地,高杠桿的期貨合約,基本所有的國家都禁止,政策放任且相對安全的杜拜就成了一半交易所的選擇。

新加坡是有錢人的福地,他是東亞各國對web3政策不明朗之前的有錢人的避風港,到了新加坡也是上岸來。

進一步說,每個地方有好的地方,自然也有不好的地方。

東南亞容易買量,但是客單價低。

美國融資容易,但人工成本超貴。

深圳速度超快,但基本都上不了台面

杜拜很自由,但那里是炎熱的大沙漠。

新加坡很有錢,但政策也是實時變。

換句話說,WEB3哪里又有福地呢,只有因地制宜發展出來的優勢產業。

網絡是去中心化,成員是全球化的。以太坊每次升級都會用一個城市名,而這也剛好是以太坊開大會的城市,全球Remote,大會集合。一個城市組團隊,一個城市拿獎,一個城市談融資,一個城市做市場,一路打怪升級。對於一個初創團隊來說每一個城市都是福地,因為每個城市都有階段性問題需要去解決,開發者能快速收集各國開發者帶來的資訊,去調整自己產品和市場策略。

而我不是一個愛旅行的人,也因為Web3,去了很多地方成了世界公民。

再後來,我意識到Web3要的不是政策,而是信仰/虔誠。 AI是1955年就有的概念,走到了2023年才有了大爆發,中間倒下了無數的工作人員和公司,蹉跎了幾代人。 BTC才幾年,和AI相比,他就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

以上摘錄、整理兩位老師的部份長文,完整可移步:

Yan.M : x.com/myanTokenGeek/...

小將:x.com/nftbanker/stat...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文倩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立法會議員助理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攝影作品徵集中,分享旅行相片,瓜分5萬獎金池

比特幣征服全世界,如何進入加密世界?

十字路口的密碼學:道德責任、密碼龐克運動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