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CPTPP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2021年9月22日,台灣正式向CPTPP文件存放國紐西蘭遞交CPTPP申請函,未來將依據CPTPP新會員入會程序完成後續作業。
一時之間,在產業面上的利多利空,一度吵得沸沸揚揚。其中最被佔據版面探討的產業,就是認為影響最大的農業以及汽車相關產業。
究竟預期狀況會是怎樣?個人根據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分享一些自己的淺見。
何謂CPTPP?
CPTPP全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前身為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TPP原先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旨在促進亞太區的貿易自由化。直到2017年1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美國退出TPP。同年11月11日,TPP改組為CPTPP。
目前CPTPP共有11個會員國,分別是: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秘魯。CPTPP協定也早已在上述11國於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
日本在2021年為輪值主席國,台灣則在同年9月22日以名稱「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正式提出申請加入,並將加入CPTPP的申請書交給紐西蘭(文件存放國)。
除了台灣於2021年提出申請外,還有同年二月提出申請的英國以及9月16日提出申請的中國。
根據協定,紐西蘭收到入會國的申請書後,要立刻轉給其他會員國。下一步就是申請國與各國展開雙邊諮商,待申請國的入會案在部長會議獲得同意後,就會成立談判工作小組,進入正式談判,完成且被採認後,就正式成為CPTPP的一員。
目前CPTPP概況,新頭殼有一張圖做的一目了然,這邊分享給大家:
貿易對台灣的重要性
在說明CPTPP對台灣的重要性之前,大家必須先對台灣的經濟結構有所認識。根據GDP的公式,GDP的組成可以簡單拆成:
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出口-進口)
根據財金M平方台灣-GDP各細項比重數據顯示,台灣進口佔GDP比重從2003年開始來到五成比重,2010年至今都保持在至少六成以上。
從數據得知,台灣主要是以外貿為主的經濟體,出口佔GDP最大宗,其次的進口和消費同樣為推動 GDP 的重要組成。
從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看台灣近年主要進出口國(筆者根據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整理製表):
從2016年蔡英文總統提出新南向政策,希望降低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希望企業將目光轉向逐漸崛起的東南亞各國。以及2018年開打至今的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國步步進逼,希望聯合各國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打造「去中化」的全新國際秩序。
可以發現即便如此,台灣對中國近年來的進出口仍是逐年成長,不論是新南向政策還是中美貿易戰,至2020年,台灣貿易仍高度依賴中國大陸,中國進出口共佔了台灣一半貿易總額,中國仍繼續蟬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寶座。
CPTPP對台灣的重要性
台灣是缺乏基礎資源的小島,十分仰賴貿易做為為經濟動力的來源,因此積極加入各大國際組織、各項貿易協定,以及參與國際盛事,是增加台灣國際競爭力的不二法則。
偏偏台灣的聲音與地位,在國際上遭長年打壓,因此在許多重要的國際場合、區域貿易協定中屢屢缺席,也造就台灣廠商在國際貿易競爭的舞台上,時常面臨同品項的產品,與他國廠商相比,外銷的起跑線就先輸在「擁有較高的關稅」上。
近年來最重要的成就,必須回溯到2002年加入WTO。當初加入WTO時,為了把談判籌碼留給農業,制造業整體關稅已經被降得很低。(各品項進口關稅可參考關港貿單一窗口-海關進口稅則資料,裏頭擁有一萬兩千多品項的進口稅則資料)
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於2020年11月15日簽署,共有15國參與,台灣被排除在外,再加上台灣對中國依賴仍逐漸加升,表示新南向政策的國家目標告吹無誤。
隨著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台灣也被迫選邊站,如果真想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新南向政策就必須延續。因此隨著以東南亞為主的RCEP簽約無望後,CPTPP就是台灣積極爭取的下一個機會點。
讓我們在看一次新頭殼整理的成員關係圖:
別看CPTPP除了涵蓋部分RCEP的成員外,與大部分RCEP成員重疊性不大,根據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我國正式申請加入CPTPP提到:
未來隨著成員國可能增加,貿易總額和雙邊投資比重也會提高,因此,加入CPTPP,絕對有利於台灣的全球經貿布局。
由於已簽署RCEP的東南亞國家,也都是處於「太平洋」上的國家之一,所以重點不在於CPTPP「現在」已經簽約的成員國,而是著眼於「未來」潛在加入的成員國,可以將原先RCEP且尚未加入CPTPP的國家都囊括在內。
且CPTPP囊括的條款項目更多,「潛在」涵蓋的國家幅員更為廣闊。除了RCEP成員國之外,還觸其美洲與大洋洲。
側面表示台灣正式加入CPTPP後,除了可以抵銷因未簽署RCEP而帶來的貿易衝擊,還能擴大原先設定的新南向政策,將貿易觸角指向美洲與大洋洲,可謂是一箭雙鵰。
CPTPP對台灣的影響
CPTPP成員國人口規模將近 5億(占全球7%),總GDP超過11兆美元(占全球13.1%),貿易值占台灣貿易總值超過24%,其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更是台灣的前十大貿易夥伴。
再加上未來潛在的入會國與RCEP簽約國重疊性大,未來有望透過CPTPP擴大協定有效的貿易總額。因此以外銷為主的台灣,豈能失去加入RCEP的機會之後,再次與CPTPP擦身而過。
這波再錯過,台灣在國際貿易上正式被邊緣化,光是外銷的關稅上,將面臨產業持續外移、貿易條件持續惡化的雙重衝擊。短期內沒有其他國際的貿易協定容台灣申請加入,如此只能回到過去國與國之間的ECA或是FTA模式,慢且沒效率。
談完CPTPP對台灣整體貿易的影響後,接著要來分別看進出口的部分。因為貿易是由進口與出口所組成,因此除了談CPTPP對台灣整體貿易的影響外,不免除的必須分別探討CPTPP對外銷(出口)與內銷(進口)的影響。
CPTPP對台灣對外銷的影響
台灣沒加入CPTPP,較可能受影響的產業包括:石化、鋼鐵、金屬、塑膠、橡膠、化學、建材與服務業等,會面對較高的貿易障礙,整體產值與出口都會受到影響。
何來的較高貿易障礙?主要是來自RCEP簽署後,台灣被排除的後遺症,因此加入後,對許多外銷>內銷的台灣產業有高度加分效果。
順利加入CPTPP,除了能擴大外銷市場外,未來潛在入會國中,許多「太平洋」範圍的國家為RCEP簽約國,當這些RCEP簽約國加入CPTPP後,原先台廠面臨RCEP的關稅問題將迎刃而解。
最重要的是可以化解台灣產業在國際上遭受不平等的關稅貿易障礙,與其他國家在同個關稅基準上展開公平競爭。
整體而言,對外銷>內銷的台灣產業來說,加入CPTPP,可以抵銷RCEP帶來的衝擊;反觀無法加入的話,在RCEP排除台灣的情況下,台灣廠商與RCEP簽署國的其他廠商,將在不平等的關稅條件下競爭。
因此最壞的情形早在去年發生,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台灣產業已經開始對應沒有加入RCEP下的不對稱競爭,即便無法順利加入CPTPP,最壞的情形莫過於「維持現狀」。
CPTPP對台灣內銷的影響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提供110年關稅平均稅率資料顯示:
以平均名目稅率來看,全部產品稅率為6.34%。其中工業產品為4.14%,農業產品為15.06%,可以發現台灣在農產品上確實是實施關稅保護。
搭配關港貿單一窗口-海關進口稅則資料,來簡單看一下汽車相關的關稅:
再來看一下機車的部分:
最後再來簡單看一下汽機車零組件的關稅:
第1欄之稅率:適用於世界貿易組織會員,或與中華民國有互惠待遇之國家或地區之進口貨物。
基本上可以看到,不論是汽機車「整車」還是「零組件」的進口關稅,與整體產品平均名目稅率6.34%,抑或是工業產品平均名目稅率4.14%相比,皆高至少兩倍以上。
小結
汽機車與農產品皆是台灣透過高關稅重點保護的產業之一。
所以在CPTPP加入與否的議題上,才知道為什麼汽車產業與農業叫得最大聲。因為加入後,高關稅的保護傘將不復存在,未被外國廠商嚴重污染的國產淨土,將在CPTPP加入之後與外國廠商短兵相刃,在同個起跑線上競爭。
參考資料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