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2016-2020/8
因為中美博弈是現在進行式,之後會發生什麼事還很難說,尤其又是在這個變化莫測的2020年,所以把時間點在標題寫清楚。
先從遠處開始講起,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共內戰以及冷戰初期,美國是支持在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一直到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聯合國的席次,真正踏入後冷戰時期的國際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於1979年正式建交。就國際政治來說,在那個時候,中美建交兩邊打的主意都是要跟蘇聯作對而已。
但是真正對中國和美國產生影響的,則是中國在經濟上的改革開放,當年幫尼克森居中斡旋中美關係的季辛吉就對在中國賺大錢很有興趣。
當時間來到1990年,蘇聯解體,但是鄧小平下令鎮壓天安門抗爭之後,照蔡衍明的說法,中國的年輕人知道要追求自由民主,表示他們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但是中國政府又冷血地地殺了這些年輕人,表示中國政府維持獨裁政權的決心,這對於願意與獨裁政權打交道的生意人來說是個大好機會。於是,全世界無數商人前仆後繼來到中國這個勞動力大國,美國如此,日本如此,韓國如此,歐洲如此,台灣和香港憑藉著相同的語言文化更是無入而不自得。
大家開開心心地賺大錢的日子來到2008年,台灣也從2000轟轟烈烈地擁戴「台灣之子」阿扁總統到2008年重新回歸國民黨親中賺大錢的路線。這一段時間,美國經濟也一直都非常好,可以說,就是這個一路上升不回頭的經濟發展,終於促成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2008年的金融風暴對美國、歐洲、日本的打擊甚大,那時候就有聽到中國崛起說,但事情真正在眾人面前出現,還是要等到2011年。
2011那年的大事就是中國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還清楚記得2003年在美國的大賣場買東西的時候,看到的多半是中美洲生產的貨物,少數則是東南亞製品。大約在五年之後,美國的大賣場的商品就多半都是中國製的了,而且除了代工之外,也已經有像海爾這種專打低端市場的中國自有品牌出現。2011年,我那時在日本,當新聞出現中國超越日本的時候,深刻感覺到日本人那種帶有不甘心的失落心情,更讓人訝異的是,日本也很迅速地被中國的「爆買」經濟收買,幾年之後,日本人發現,除了大城市的大賣場出現專門服務中國顧客的中國店員,日本的房地產甚至土地也都落入中國買家手中,就在差不多的時間點,法國人也發現許多知名的酒莊易主之後有了中國老闆,美國人發現好萊塢電影會依照中國投資者的意見修改劇情。
中共領導者當然不會滿足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加不會滿足這種買公寓買酒莊的小打小鬧。2012年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後,開始了中國自毛澤東、鄧小平之後的第三波改革。伴隨著有剷除異己意味的肅貪行動,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正式宣告中國崛起。
說來也有趣,那時候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台灣,其實大家對於一帶一路都只抱持著看好戲的心態,當然在美國也有人憂心中國把手伸到美國的後院(中南美洲),但多半還是以中國在海外投資的心態在觀察,畢竟當時中共一直宣稱自己是「和平崛起」。
而且,當時的國際政治重心是放在中東,2000/9/11賓拉登攻擊美國後,美國就一意孤行打入巴基斯坦、阿富汗。最要命的就是打入伊拉克,後來還引發了ISIS的問題,也導致中東地區政治局勢極度混亂。2012年我跟不同國家的朋友會面時,大家在談的是敘利亞的問題。中東的不穩也導致湧向歐洲的難民。而且美軍只要到中東地區就等於是在跟俄羅斯作對,所以可以說,美國自從2000年之後在國際政治上就必須採取跟中國合作的策略,以穩住跟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但是美國跟俄羅斯的緊張關係還是在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時爆發。讓人驚訝的是,不管是敘利亞還是克里米亞,Obama都採取迴避策略,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Bush政府出兵中東花太多錢、2008金融風暴也給美國不少打擊,所以Hilary Clinton才會提出地緣政治由地緣國家解決、美國盡量不插手。
當時的亞洲是在聚光燈外的地方,大家對發生在中東的戰亂多半是漠不關心,台灣人多半對國際政治沒什麼概念,但還是在2014年掀起轟轟烈烈的太陽花運動,最終終結了國民黨執政。就在太陽花運動之後不久,香港也發生雨傘運動。憑良心說,以當時的國際局勢來說,不管是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還是香港的雨傘運動都不可能是中共所謂境外勢力引發的,因為當時所有的境外勢力都不可能關心在台灣和香港發生的事情,白話來說,Obama政府早就決定要把台灣和香港送給中共了,而當時的中共也將台灣和香港視為囊中物。
現在回頭來看,確實2016年還是局勢改變的一年。
2016年初台灣總統大選底定,蔡英文率領民進黨乘著之前太陽花學運之後2014年地方選舉的大勝,拿下了全面執政。
當然,台灣這種小國選什麼總統不重要,重要的是2016年年底美國Trump選贏總統大選,並迅速引爆稱呼蔡英文為台灣總統的政治風暴,還說要檢討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這不啻為Obama和Hilary Clinton的亞洲政策敲了喪鐘,等於是跟中國說the party is over。
之後Trump政府就一步一步將美國外交的目光從俄羅斯和中東移向中國,並掀起中美貿易戰。
除了檯面上的貿易戰,其實還有跟華為的科技戰,以及比較不引人注目的,美國調查活躍於美國學界的中國千人計畫案,這都是屬於資訊戰的一部分。
在美國跟中國的對戰中,我認為美國打得最辛苦的是外交戰。首先有先天不良的問題,美國縱衡國際數十年,在冷戰時期支持許多獨裁者鎮壓左派政黨,又以資本主義侵略許多國家,加上Bush政府在911攻擊之後又不顧他國勸告一意孤行進攻伊拉克,都讓全世界許多國家站到反美陣營,更不用說Trump很不討歐洲知識份子的喜歡,這讓美國在一國一票的聯合國吃足了苦頭。
中國崛起之後的聯合國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中國的勢力伸張到哪裡,台灣就在那裡吃大虧、被國際組織不承認而踢出。這也不讓人訝異,因為中國有「一個中國政策」,要跟中國打交道就是得跟台灣劃清界線,只是台灣一直從「務實外交」來突破外交困境,而中國在世界的崛起也就逐漸斷了台灣務實外交的路。
當美國發現聯合國的人權委員會居然被中國挾持而對新疆維吾爾人被迫害保持沉默,才知道事情大條了。可是美國除了說要退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或說不給世界衛生組織錢之外,好像也沒什麼很快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目前看來,美國的手段就是討人厭的Trump跑去跟盟軍說我要把美國駐軍撤了,你們自己想辦法維持軍隊吧,用經濟威脅盟國不要不識時務在美中對立的時候站錯邊。另一方面,則是派出國務卿Pompeo去各國訪談。這方法雖然慢,從2016年以來也算是有些進展。
總之,中美之間的博弈本來只是緩慢推進,擅長媒體操作的Trump並不急著要在第一季把戲演完,在贏得第一回合的中美貿易談判之後,準備要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收割,但是當然中共不會輕易讓他得逞。一個民主國家如美國的大選年,就像蛇脫皮一樣是個脆弱的時間點,想必中國也會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就像攻擊台灣大選一樣攻擊美國大選。
2020年有一件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事情,就是本來被其他國家認為「只是發生在亞洲的小感冒」的COVID-19傳到歐洲,義大利發生的高感染率以及高死亡率讓南歐諸國膽寒,之後也迅速在美國紐約掀起一波幾乎癱瘓醫療體系的疫情。之後美國的疫情就一直沒有能受到控制,而中國當然將美國難以控制的疫情視為中國發展的機會,除了一開始的戰狼外交試圖推託疫情起於他國、口罩防護衣外交,現在則是疫苗外交。從疫苗外交來看,目前看來非洲跟中國的關係還是非常穩固,東南亞的話印尼還在中國的掌握當中,中國跟俄羅斯的關係也還是很穩定。而正式外交的部分,中國跟伊朗簽訂25年的全面合作協議可說是震撼歐美各國。
不過美國政府並沒有在與中國對戰中因此卻步,或是說美國已經退無可退。Pompeo持續出訪諸多盟國,爭取盟國支持美國路線,並在有更多盟國加入時屢屢發表中國人民應該推翻中共政權的宣言。
五眼聯盟是美國最核心的盟友,但是其他國家則都搖擺不定,也許這是為什麼中美間的外交主戰場會落在香港。
2019年開始發生在香港的反送中引發各界關注以及聲援,我不清楚為什麼中共堅持要用鐵腕對付香港的民主派人士(就像我也不明白中共為什麼堅持要建立新疆的維吾爾人集中營),但我很確定對香港民主派人士的聲援可以集合反中共政權的外交勢力,包含最近許多國家紛紛表態不會將相關人士引渡到香港、甚至提供香港人居留權等。可以說,中共對香港施壓越大,國際對中共的反彈就會越大,也會有更多國家投向美國的陣營。這有點像是所謂丐幫幫主說的,丐幫有這麼多人都是被朝廷逼的啊。
最近具體的外交戰包含美國制裁林鄭月娥等,而中國就馬上逮捕黎智英和周庭,但沒想到很快就釋放了他們兩人,與其說是要打自己家小孩給別人看打不成,倒不如說是踩進了陷阱。
但是最讓人擔心的當然還是實體戰。2018年台灣選舉合併公投前,我就很憂心中美之間擦槍走火的實體戰可能發生在何處。那時我猜想最合理發生實體戰的位置應該在南海,但是假如當年台灣的獨立公投通過,實體戰發生在台灣也不無可能。結果在2018年之後,唯一發生實體戰的地方是中國和印度。(現在回頭想想著實不可能發生在南海,南海諸國即使不是美國盟國,反中的決心還是很強烈,中國海軍到南海打仗的話應該會被圍剿,而且路線還被台灣掐住。)
雖然目前看起來因為中國攻打台灣將耗損太大並且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中國應該不會想要攻打台灣,但是換而言之中國是在以逸待勞看台灣什麼時候鬆懈。2018年曾有美國航母發生事故,最近台灣的空軍也有幾起事故,我認為這不表示美軍和台灣的軍隊有什麼嚴重的問題,這應該表示最近升空演習的次數更多,才會有更多事故發生。換而言之,其實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布局亞洲區的戰事,雖然對香港局勢無法起太大的影響,護佑美國衛生部長來台灣訪問還綽綽有餘。而台灣在今年更是進入準備戰狀態了。
想來今年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還會發生許多事。
以下是近來之事的一些謎團。
北韓在2018年開始跟美國接觸,但是還是沒有達到真正互信(就像之前美國跟伊朗也正式接觸,結果伊朗最後還是投向中國的懷抱)。而金正恩在今年四月突然傳出心臟病病危的消息,這消息非常迅速就被歐美媒體報導,但最後看來金正恩是沒事,今年六月還頻頻挑釁美國,甚至炸掉兩韓聯絡辦公室。這整件事讓人感到意味不明。唯一可以確認的應該是在美中對抗的局勢下,北韓的政治局勢應該很緊張。
另一件就是最近白俄羅斯的選舉結束之後,因為選舉有舞弊的問題,人民集結抗議,但反對黨領袖在此時逃離到波蘭,最近這幾天東歐地區還在此事的震盪下。雖然我相信正如香港人民抗議一樣,白俄羅斯的人民肯定也是因為對政府不滿才自動自發地參加抗議活動,但白俄羅斯是中國在東歐地區最堅強的盟友,其獨裁領導者若被推翻,勢必影響到中國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