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
昨天和朋友去逛书店。他像是刚从东北放出来的犯人,明明被关的是上海人如我,他却走在街上那么地兴奋,拿着相机拍得不停。我们先去Text&Image逛了逛。之前看到书店老板说要免费教授文盲识字,还说了自己从小受书的影响之深,便对他生了些好感。那天一进门便听到两个高亢的男声在对话,本就狭小的空间像是他们的双人剧场。其中一个男声是老外的普通话。他橙色卷发,戴方框眼镜,短袖衬衫,那么热的天把自己包裹得喘不过气来。
“你之前是哪里的?”
“我比较复杂,我爸妈是浙江人,我生在宁夏。他们工作走来走去,我就跟着走。之前在伦敦住过一年,在美国的Kentucky读了社科的研究生,我也是去美国才接触共产党,马克思的,我发觉美国的左派比中国左多了。中国应该没多少人念过共产党宣言。”
“他们党员培训的时候大概读过。”
“哈哈哈,对对。你以前待哪里呢?”
“我在中国待了10年,就一年在纽约,一年在伦敦,还是觉得这里好。”
“你一直在上海吗?”
“没有,我之前来上海不适应,后面去了大庆,发现原来是这样,我是xxx州的。”
“那你这次封城会影响你继续待在上海吗?”
“这很难说。。。。我觉得纽约也很没意思,一直在吵架,但这个真的很难说,感觉中国会一直发展下去,但关了国门就不知道了。”
“之后再来,我媳妇最近怀孕了,她是大庆人,她妈妈也搬来一起住,回头你来我家吃饺子。”
说毕,美国人便走了。
我今天才看到老板的正眼,是一双浅褐色的瞳孔,眼黑偏多,目光如炬。他看到我们在翻漫画册,便攀谈介绍起来。我问他教学的事,他说对啊,准备招十几个人,现在只有几个人,时间凑不到一起。准备在抖音发广告,因为如果发文字版的,他们也看不懂啊。有些只会说方言,不会讲普通话。
之后我和朋友又去了半层书店。他昨天就去了,赵琦老板居然还记得他的模样。三个月封控后久违地见面,她还是那股清冷的气质,白色短袖配牛仔短裤。她听到我们正在做虎丘公寓的口述史展览,说很有兴趣,问有没有出版的意愿。
那天咖啡馆拿到的餐巾纸上写:Good things come in coincidence. 很契合。
7.1.2022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