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歷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閱區,回到作品頁
Ash的数字漫步
IPFS 指紋 這是什麼

作品指紋

走在半数字游民的路上,我在清理纷乱中自我疗愈

Ash的数字漫步
·
·
我的2021年总结


(黔东南州雷山县雀鸟村)

2020年我过得极其艰难,有段时间甚至感觉甚至连活下去的力气都完全丧失。在2021年,我走上了自我疗愈的道路,并在路上的风景中逐渐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让工作和生活中灵活相处(包括短暂的数字游民生活方式)、适度地节制物欲、减少对环境的消耗。这篇回顾可能有点长,如果看累了,不妨就只翻翻图片,有很多关于贵州黔东南苗寨、墨西哥城、夏威夷大岛和美国秋天的图片呢~

3月:堆肥、种菜,当上半个人类学家

2020年的夏天,原本从事公益工作的朋友媛搬到贵州山上,签了长达10年的租约,租下贵州黔东南一个苗寨里的吊脚楼,过上了农耕生活。从看到她众筹开始,我就对她的生活好奇不已,于是农历正月还没过就上山去看她了。

媛住的苗寨在山上,光是坐车上山就要花2小时。寨子叫“雀鸟村”,苗语里的意思是“水发源的地方”,自然是非常山清水秀。上山本身就费了一番周折。媛租下村子里一位大叔空置的房子,屋前屋后屋旁都有一些空地,可以种些白菜、菜豆、南瓜、土豆,甚至还可以养鸡。而且还是有机的— 平日里的厨余、健康的排泄物等等都会收集起来,做好处理进行堆肥。日常给作物补充营养,用的也是蔬果做的酵素兑水。

(雀鸟村的早晨)

不过用排泄物堆肥还是需要点勇气的,要过自己心里那一关😂 一听说媛家用的是堆肥马桶,我有点不敢尝试:听起来有点……而且不会生味道吗?结果用起来还好,马桶是干湿分离的(你懂的),用完了按一下马桶的抽水柄,出来的不是水,而是吸味的活性炭,我一般都死命地按,直到彻底地盖住上一层。我去的时候天气不到10度,没什么味道,后来天气热了一点也还好。等到堆肥马桶内置的小桶堆得差不多了,就把它倒在屋外搭好的堆肥堆里,盖上厨余,沙子、叶子,再用捆得结结实实的稻草堆像伞一样地撑开,给堆肥物遮风挡雨。

(媛写的马桶使用指南)

此外我还结结实实地干了几回农活:除草、锄地、育种、播种等,每个上午干完后都能睡上一个死沉死沉的午觉。还不时出去割一茬新鲜的韭菜(农历二月的韭菜非常鲜甜,没有辛辣的味道)、采摘艾叶给媛做馒头用。媛居住的村子这头是水源地,水土好,加上日照时间少,种出来的作物别有一番风味:邻居大伯送来不同种类的小土豆,淀粉含量少一些,而水分更多,吃起来更甜;摘白菜的时候还顺便吃了一把汁液鲜甜萝卜苗,而且这里的白菜也长得不一样。

萝卜花



刚摘的萝卜苗,放嘴里生吃,鲜美多汁


媛自己种的白菜,一周用酵素兑好水浇灌一下

除了自给自足,邻里之间还会共享食物和种子。有次和媛去村里大伯家移植草莓,看到大伯简直是因地制宜地种草莓:屋檐下的多余的建材、围墙上的洗洁精瓶、田边的边边角角等等。最后我们把草莓小心翼翼地挂在媛家门口的竹篱笆边上,避免被旺旺(媛家的小土狗)偷吃。

大伯种草莓很会利用各种空间,这叫因地制宜ha ha…


洗洁精瓶子种草莓


挖草莓的时候,旺旺眼巴巴地看着

除了补上农活这一课,住在苗寨里的10天,我还做了很多田野笔记。后来跟别的朋友聊起苗寨里的见闻,他们都笑说,住进雀鸟人人都可以成为人类学家。这倒不单纯是玩笑,因为在雀鸟,我感受到了一些城市人丢失的人情味,以及传统。

在雀鸟村,邻里之间经常互相帮忙、共享食物,各位阿姨、叔伯有时上田劳作回来会跟媛招呼一两句、送点食物。媛养了一只猫叫老四,我经常看见它悄悄推开邻居叔叔的门进去追逐人家的公鸡,才意识到这里大家都是不锁门的;旺旺也时常往村里要好的大哥家钻,有时候夜里跟着邻居叔叔去喝酒,第二天早上才跟着叔叔走回来。


村里一角

到了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村子里的每一座桥上都放了红色的符纸;过了正月,村子里各个家族的族人相继聚集在一起上山挂青(扫墓)。挂青前几天,家里要杀猪,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后上山,大家在山顶烧柴做饭喝酒,借着祭奠先人的机会和家族的人团聚在一起。晚上下了山回到家里,叔叔阿姨们喝酒到兴头上还会对歌,等等。像我这种在人情疏离、传统散落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自然觉得生动有趣。

雀鸟之行不仅治愈,更是帮助我真正萌芽了之前隐隐约约有想法、但不知道是什么的事情—— 那就是在生活中再进一步减少自己对环境的消耗,开始厨余堆肥、阳台种菜。


4月的广东气温和湿度正好,南瓜种子发芽后,一天之内长老高)
7-8月:做半数字游民

6月份经过面试找到了在美国的新工作,旋即立刻准备回美国的事宜。当时美国的入境政策需要我在第三国待够14天后进入,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之前去过的墨西哥—— 物价相对便宜,人比较淳朴友好,和美国时区差不多,工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很多人到墨西哥都是去海边度假,但墨城丰富的人文文化让我甘之如饴。我住在polanco,坐地铁到历史街区和国立博物馆群都不远。上一次去墨西哥,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逛人类学博物馆,这一次去又连着去了两天— 可能是目前为止我人生最喜欢的博物馆之一了。它从人类总体的进化史,到墨西哥历史上各个文明的发展,以及现代墨西哥各个族群的情况,每个展厅都足以让人停留个把小时细细体会。



墨西哥城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人类学博物馆

待在墨城的14天里,我每天的步行量都是两万步起跳。在Polanco附近的现代化办公楼有几家私人博物馆,有时下了班我也会走个半小时过去,到饭点能看见一批批的中国工程师出门觅食。逛完博物馆再到Polanco的主街,路中间有点贯穿始终的绿化带步道,说是步道,实际上跟街心公园一样宽敞。

有时候不想走太远,就在附近的街区逛逛。街头有家美式汉堡店,分大量足,而且开至凌晨2点;另一家Taco店做到半夜12点就打烊了,但摊主一家还在街口坐着,放着音乐喝酒闲聊。这里人人都十分友好。第一天来我打滴滴去银行取钱,结果不知为何系统强制我只能用现金付钱,折腾了半天,万幸司机的英语还能交流,却发现他没有我有的任何一种在线支付方式。他倒也不恼,反而跟我说没有就算了。

Tequila 博物馆

吃饭相比美国也算便宜,我日常一般都是自己做饭,但偶尔也会出门。最惊艳的是这家位于地处一堆乱七八糟批发市场里的taco店,它家的taco是用牛的各种部位(包括牛眼、牛舌),而且不到3刀就可以填饱2个人的肚子。

(能认出taco 里的牛舌吗。这家店还有牛眼,没敢点……)


感觉在墨西哥,万物皆可“卷” (Taco), 这是牛油果+芝士





杯口撒盐的辣椒水—— 这是饮料😂朋友说还有放酱油的)

正是在墨城的10天里,我萌发了以后做数字游民的想法。回到美国后我又实践了一次,在去夏威夷大岛一边工作一边旅行。(不过真的很辛苦— 夏威夷比美东慢6个小时,我每天凌晨2点就要起床,从意识模糊中工作到中午11点,现在想想都觉得脑壳疼)

但我能够感受到我喜欢更加灵活的上班时间,见缝插针地享受生活。疫情期间因为要在家工作,生活和工作的界限逐渐模糊,让我得以去尝试。尤其是在夏威夷大岛的这几天:我们住在岛东一处靠近太平洋的原住民遗产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庭院,看到芭蕉叶总让我想起琼岛上的农场一类的。这里有各种各样颜色鲜艳的花和植物,傍晚凉下来的时候常有鸟儿婉转动听地唱个不停,唱到通宵。白天上班期间,我常常利用开会前后的一点间隙时间散步;等到1天的工作一结束,立刻开车到附近的火山公园徒步。如果去办公室上班,就得把工作和生活规规矩矩地分开,把一天中最精华的9小时分配给工作,有时候工作实在累了,也不能灵活地调整时间休息,等终于下班了,又发现自己已经没什么力气去生活。

我也发现了一些心态上的改变,就是不过分去追求“圆满”,学会放弃(我一向很贪心,对我来说这并不容易)。以前旅行的时候,虽然我不做那种打卡式旅游,但我也会尽量把行程安排得充实,每天都早早起床,在外呆一天,晚上8、9点才回民宿,尽可能多地体会不同的地方。但现在我开始慢下来,晚起就玩起,中午再开始一天也没关系,少去一两个地方就行。特别是这种一边旅居还要工作的,学会舍得很重要。既然要工作就无法兼顾,得放弃去很多地方。




(一起去的朋友,用我手机拍下了Mauna Kea 茂钠奇亚火山日落的延时摄影

火山顶上的土壤跟火星成分差不多了






夏威夷大岛不同的地貌,以及太平洋
9月:在整理清扫、克制物欲中找到自己向往的生活

不用去办公室工作的日子,我不仅体会数字游民的生活,还能在居家时候见缝插针地提高生活质量。工作间隙写点文字、去家附近的树林散步(2022年2月注:现在已经不能了,工作一天比一天忙囧);也会随手做一些家务,比如吸尘拖地、东西归位。


整理家里的也是一个整理思绪的过程,我意外地在整理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点点把自己埋藏在角落里、积尘下对生活的期待。— 比如因为需要宽敞的空间做瑜伽,也喜欢坐地板的舒适感,我精简物品腾出了更多的空间,我家没沙发;因为喜欢自然,想要种植自己的东西,客厅也给植物和他们的日照灯留了一角;因为这种发现了自己对极简、自然生活方式的喜欢,我又把自己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为了减少塑料品的消耗自制了一些日常需要的用品,比如很适合自己的精油滋润洗发水、橘子精洁精等。

此处无图,放一张夏威夷大岛农贸市场吧,这里很多亚热带水果,感觉回家了

之前发过一篇《不消费的快乐》。很多人都误以为节制消费需要强大的自制力,也会损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品质。其实很多人对自制力有误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靠自律,而是靠需求和甜头来驱动:我是因为发现在清扫整理、适当克制的生活收获了张弛有度掌控自己生活的喜悦感。比如说为了减少外食支出,就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自己能够按时买菜、做饭、吃饭,还顺便做好饮食营养计划;也不怎么随大流购买一些自己其实不需要的东西。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那很可能这不是你的需求,无需模仿我~


(午后散步:我像一个猎人,捕捉最美的秋色)

而我在低消费的实践中也遵守一条原则:不过分压制自己正常的需求,以免引起自我的逆反心理,同时解锁更多不需要花钱就能获得乐趣,代替以往花钱得到快乐的方式。

整理家里的时候有时我会在在一旁的电视上播放一个叫 Explore Alternative 的频道,这个频道的拍摄对象都是各种各样住在小空间、房车、船上、甚至湖心上的帐篷里体验各种各样生活方式的人,比如数字游民、极简主义、零废弃生活、自主发电(多半是用太阳能)的非主流生活方式的人。




(此处又无图.发几张夏威夷大岛国家火山公园的岩浆湖吧)

在这些屋主身上我看到的不是别人想象的那种“穷酸”,而是一种对自己生活很强但又很舒服的掌控感,他们这种取材于自然、生活于自然的方式看着就很疗愈:

  • 比如一对居住在小木屋中的年轻情侣,他们的家充满了很多利用空间的妙思,那个女生说:
  • “人一拥有大空间就总想要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填满这个空间,但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
  • 另外一个住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小哥,他在经得主人同意后在别人家的院子里搭了一个小木屋,在户外搭建了堆肥厕所和厨房等,他的日常工作是骑着车给6个人的家里打理菜园,并且在社区里教人们怎么更环保地生活。
  • 他说,他想过一种尽量不会给地球造成很大损耗的生活方式。


10-11月:尽情享受自然,意识到这是爱的生活方式

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到处走走、亲近自然的人。回到美国后,因为继续在家上班,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散步、骑车等,周末经常去爬山。2021年秋天的黄叶季和红叶季我一个也没错过。

先是正好休了4天年假,我也没出远门,1天的时间在家整理东西、写写文字整理内心,另外3天沿着在蓝岭公路(Blue Ridege Parkway)一路南行顺便露营,去弗吉尼亚中部、南部转了转,还到弗州首府里士满体会了美国南方的风情。

十一月份我在仙纳度河州立公园拍到了年度最佳照片。正好在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不知怎的就受到他诗歌的启发写了一些小诗,这是其中两首没那么糟糕的:

河谷

一轮新月般的河谷
也是一把光亮的镰刀
将干燥得脆了的土地劈成两半
劈得枯草枝叶哎呀呀地响
风拨动了草的琴弦
乘着金黄色的连音波浪线
深红和橙色的音符,跳动在一排排橡树的五线谱



(仙纳度河州立公园)


风的耳语纷至沓来

风的耳语中落叶纷至沓来
变成路边金棕色的云朵 轻飘飘
踏上并未腾空,一脚坠入坚硬 似乎有很多干和脆的蝉翼缠住脚
劈里啪啦的声响,像是它们燃烧在即将到来的冬夜

一片红叶从树枝上颤抖飘下 
在头顶与我的目光相遇 
这是冬天伸来的手
脚底,是逐渐昏睡的秋
站在秋的身上 我和冬握手



(仙纳度河州立公园)

12月:和身体对话、建立自己的支持体系

我一直是个运动爱好者,在2021年除了坚持健身、瑜伽、游泳、爬山之外,也有定期跑步、划船、山地骑车,等等, 还新添了滑雪和打乒乓。年底回顾下来,发现我最大的进步还是逐渐慢下来,倾听身体的声音,而且学会变得松弛。

以前只知道尽量做到极致,但现在就会追求做得舒服— 比如说做瑜伽的时多使用辅具,给身体更多空间,降低难度、让紧张的部位能够舒展。以前我会觉得这是偷懒,现在我知道,不是要追求强度和完成度,而是在舒适的空间内去打开自己的身体。而且我还遇到了一个很厉害的瑜伽老师— 一个主业是中东关系,副业是在我们学校(Georgetown University) 兼职教书,以及教瑜伽课的老太太。她教的东西都不难(一开始我还怀疑过于简单),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一个简简单单的普拉提球抬腿动作就可以让我感受到不同核心肌肉的协同工作。


(墨西哥博物馆里的亡灵节, 2021年9月摄)


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曾是一个练臀困难户的我也顺利地找到了练臀的感觉。秘诀是要相信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感觉,就可能要想想要练的部位在哪个角度如何和重力形成互相拮抗,然后一步步地找到哪个相应的角度。太难的动作如果身体控制不了可能会受伤,就尽量寻找更简单的相似版本。

最后的最后,我还在2021年的年底加上了一项拳击。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壮,而拳击不仅能学习防身技能,还能增强我的心肺功能。而且我也多多少少想通过拳击课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我本来就有社交恐惧症,但我意识到巩固和拓展一个健康的社交圈。拓展新朋友有点难,那就从加强和已有朋友的联系开始吧~

2021年最后一个晚上,挑战美国麻将一直到最后一分钟,我赢了3局



CC BY-NC-ND 2.0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