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窗邊的小鳥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如是我聞|香港|錫克教寺廟

窗邊的小鳥
·
·

今日參加由「記憶引路」的「南亞人的故事」導賞團,用意了解南亞人士在香港的生活。我們一行人去了錫克教的寺廟參觀,並聽聽南亞裔在香港的生活。

錫克教教徒在香港大約有一萬二千人。第一代的教徒多是印度士兵跟隨英國軍隊在香港落地生根。香港的錫克教廟位於香港島灣仔,司徒拔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建築物在2018年重建,改成四層的建築,直至本年11月才完成裝修。除了現今的正門外, 在司徒拔道還有一個舊的入口,是一個新與舊的建築物的結合。 

錫克教主張一神論。認為神是無處不在,所以在寺廟中沒有任何的雕像或是圖像,也沒有崇拜的方向。他們共有十一位祖師(Guru),最後一位祖師是錫克教聖典《格蘭斯沙希伯古魯》。

老一輩信徒有一個很容易辨認的服飾,就是男的會蓄長髮戴「頭巾帽」(turban)、戴手鐲、佩短劍;而女人頭上則披着「紗巾」(chiffon)。導賞説戒律之中有一項是禁止剪去鬚髮,所以她們會戴帽或是紗巾保持頭髮清潔。 為什麼要戴短劍呢?也是因為他們的戒律要求:保護自己及弱小。尤其在古時需要武器的保護,所以會隨身配額短劍。但他們在香港相對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城市,短劍成為了一項象徵及提醒。在一些危險的國家,他們甚至會佩戴槍械呢。

頭巾帽 (來源:wiki)
他們的匕首 (來源:wiki)

寺廟是純白色為主,配合不同的花紋,簡單但又不失氣派。從寺廟正門看進去會見到他們宗教的圖案。

這個圖案由三把武器組成:環刀(Chakram),劍(Khanda)及短刀(Kirpan)。

入到廟中需要脫下鞋子赤腳行走,並且用頭巾包裹頭髮。所以在大門的不遠處就有存放鞋子的房間。

脫下鞋子之後就直上三樓,這裏是他們的崇拜的地方。

整個場所是正方形,在中間的地墊一條直路到達他們的祭台。上面擺放了不同的武器,及一個主持不斷用麈拂在上方搖來搖去。

在祭台右方,另外三位配合音樂用不斷有節奏的諗誦經文。今天的經文是講及一個人把靈魂賣給神,以致可以走正道。要注意的是離開崇拜場所時,不可背向祭台,只可以後退至大門前。 

之後便下去二樓的飯堂。他們的膳食是免費的,有需要的人可以入內得到飲食。

由於教條的關係,他們不吃肉類,所以所有的食物都是素的。導遊説,他們的食物每一天,每一日都是一樣。 主糧是豆類,有咖喱青豆(右上)、咖喱綠豆(左上)、用牛奶煮成的甜米粥(左下)、不知名的炸物及印度薄餅。

基本上整個寺廟,都以錫克教的教條發展而成。教條要信徒幫助別人,所以提供免費的食物;因為主張人人平等,所以沒有神職人員,基本上整個寺廟由信徒自願地互相合作來維持運作;又因為神是無所不在,所以沒有神像,有的只是經文的提醒。 


去到導賞的尾聲,導遊分享了她在香港成長的經歷。由於她的父母因為認為香港的發展機會比較好,所以舉家來到香港。當時他們語言不通,只能在工作之中學習廣東話,適應香港的生活。而她由於在香港出生,有接受中文教育,所以她可以操一口流利的廣東話、英文及印度語言。

但移民第二代的身份令她在青年的時候遇上不少的身份危機。在印度的村落是以寺廟為社交中心。但在香港,她的朋友社交圈子不會在寺廟,所以她約朋友的時候,很多時會與她信徒的身份有衝突。另外,雖然她可以説一口流利的廣東話,但因為外表的關係,香港人只會當她是外來人;但回到家鄉,因為文化的差異,她一樣會被認為是外來人。又因為香港人普遍對種族及宗教議題不認識,不自覺地開種族及宗教玩笑,把刻板印象強加於她身上。她提到有一次她申請健身會籍,在表格的年紀一項上填了24歲之後,職員便問她是否生了孩子,因為職員認為南亞種族多數是很早便有小孩子。最後她只有一笑置之。 

香港算是國際都會,聽到她遇到香港人的刻板印象,真的很無奈。香港人很容易因為樣子的不同,便會用「南亞裔」的標籤貼在他們身上,然後用自己很落後的刻板印象去對待他們。同時,香港人又會刻板印象去盲目崇拜「白人」...... 但其實如果沒有當初的印度士兵在香港駐守,沒有伊斯蘭教的商人在香港經商,很有可能香港不會成為曾經的香港,他們都是構成香港的一部份,而將來,他們也是這個地方的一份子。


寫這文前做些資料搜集,發覺香港在種族及宗教議題的教育真的很落後,在2018年發生「錫克教信徒腰藏傳統匕首上庭追欠薪 被防暴警入庭制服」詳見:https://www.hk01.com/article/170708

他們佩戴匕首是有政府的許可證......


補充:

  1. 這個建築除了寺廟及飯堂外,在地下還有一個圖書館及電腦室。某程度上是保留了「寺廟是社交中心」 的功能。
  2. 可惜時間不夠,未能去舊建築參觀。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