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Guernica 戰地無情
或許是對James D'Arcy在《Agent Carter》裡的Jarvis太過印象深刻,讓人對他的作品總抱持著一種,嗯,不太正經的期待?這裡指的不太正經,並非形容腦洞大得可穿風那種,而是先入為主地認定他挑選的角色,多半是像Jarvis那樣溫和可愛、適合當大家貼心好朋友那種。因此在看《Guernica》時,除讚嘆這部電影選題之精緻,還默默覺得臉被James挑選劇本的眼光拍得很腫─當然,完全是正向肯定的。
片名《Guernica》取自故事所在地點的西班牙巴斯克地區格爾尼卡(Guernica),但中譯─猜想是為貼近台灣觀眾偏好的命名邏輯,或是為了淡化歷史重量讓電影較好入口,因而將之譯作《戰地無情》。但... 就是覺得不對勁。若斯卡羅(Seqalu)那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都可被命名為《斯卡羅》了,何以給予一部同樣闡述歷史的電影這麼個八竿子打不著邊的譯名?不過撇除不著邊際的中譯片名,這部戰爭電影將愛情包裝得還不錯,甚至連苦苦愛慕最後自盡殉情的男二戲份也寫得很好─對此必須給個買單的大拇指!
如前所述,《Guernica》是一部以西班牙內戰為主題的戰爭愛情電影。由於共和軍與國民軍背後各有蘇維埃、納粹德國及義大利王國等國家政體的算計支持,使得該場內戰在歷史定位上,不僅被視作二戰前哨戰之一,1937年4月26日的格爾尼卡大轟炸也一舉將西班牙內戰推上國際舞台,成為近代史上的重要節點。
儘管載體磅礡,可故事卻聰明地聚焦在最有彈性的新聞記者一職身上。整部電影透過來自美國的記者男主角Henry及其同業們不在觀景窗後的那隻眼睛,引領觀眾見識身處戰事下的巴斯克格爾尼卡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立場衝突。而身為新聞審查人員、卻懷有作家夢的女主角Teresa,也以其對Henry文筆的仰慕、及對西班牙有朝一日將成為民主國家的想像,激勵對新聞工作倦怠的Henry重拾熱情。
儘管Henry和Teresa兩人維持十天不到的熱戀愛慕,最後是以可預期的悲劇作結,但仍覺得這部電影有三個值得進一步深掘及品味的重點。首先是格爾尼卡大轟炸事件,直接影響了日後諸多文學及藝術作品表現,最為知名的即是畢卡索(Pablo Picasso)於1937年5月至6月期間創作的同名油畫作品〈Guernica〉。當時畢卡索正好為將在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展出畫作的毫無靈感焦頭爛額─電影中Henry還打算翹頭去巴黎採訪畢卡索哩!在格爾尼卡大轟炸後,畢卡索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這幅以格爾尼卡為題的大型畫作,而畫作本身也在日後超脫了單一戰事,成為一個彰顯武裝衝突與平民脆弱的政治象徵,亦令畢卡索成為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有關格爾尼卡大轟炸事件及其所延伸的各式藝術創作、全球戰爭反思與無邊界辯論,可以參閱西班牙國家藝術中心Reina Sofia博物館為此建立的「反思格爾尼卡(Rethinking Guernica)」專頁,裡頭收整了十分詳細的介紹。同時誠心建議國高中歐洲或藝術史、甚至大學美感教育在談及畢卡索或二戰史時,直接放這部電影給學生看就好。當看見最後一幕轉場轉出Guernica時,嚇得差點跌下椅子,完全沒想過這幅整個學生時期都在看、甚至寫過報告的作品,背後竟有如此深遠的歷史重擔。
至於第二個點,就是,完全沒想到飾演男二、共和軍戰時新聞處負責人Vasyl的Jack Davenport演得這麼好。作為一個恪守紳士禮儀的知識份子,他追求Teresa的手法真是古典浪漫到不行,且憑著幾句台詞和幾顆長鏡頭,就能感受到Vasyl對Teresa那委婉卻又毫不掩飾的滿滿愛慕。儘管中間被蘇維埃軍隊拿至親威脅,被迫作出諸多違反己願的行動,但仍為了消失在戰火間的Teresa四處奔走,甚至看著死去的Teresa舉槍自盡。試問還有男二能這麼深情的嗎?
第三點,電影原聲帶必須強推!尤其全片高潮的〈Guernica Under The Bombs〉一曲,從Henry在戰火連天的巷弄裡四處尋找Teresa、兩人躲進擠滿政治立場迥異居民的防空洞、試圖和同事們一同逃向城郊、最後看著Teresa死在懷裡、回到新聞處發送震驚世界的格爾尼卡大轟炸消息...... 近25分鐘的樂曲,讓人單憑聆聽就重新回味了遍Henry的撕心裂肺。
最後,題外話,平常對這種愛情題材沒什麼興趣,之所以會找來看,完全是因為不小心把James D'Arcy和Jack Davenport兩個英國人搞錯好一陣子,因此當看到這兩位竟然一起出演同部電影時,就一定要找來看一下了。
難怪James的紀錄上始終查不到Kingsman,完全世紀誤會。
1. IMDb (2016). Guernica.
2. 維基百科。西班牙內戰、格爾尼卡大轟炸、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
3. The Museo Reina Sofia. Guernica.
4. Steer, G. (1937.04.28). Bombing of Guernica.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