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归传统,西洋的归西洋。
这个标题命名的文档已经放在我的桌面一年了,我今天又点开他来,说明今天我遇到了和去年今天一模一样的状况。
显然,扫一眼桌面右下角的日期、打开一个app又或者去街上走一走,都能知道我前面这段废话想表现的是什么日子。但是就像《哈利波特》里不能说出口的名字一样,圣诞节被当作了这块土地上的禁忌。
当然上面这段话是有些危言耸听了,而我在一年前没有动笔的原因是一年没看书了。不仅胸无点墨还相貌丑陋主要是懒。而之前被广为转发的文化部通告《不过洋节》在时隔一年之后又的的确确再次把我恶心到了。人恶心之后就会想吐,不吐不快所以也就要一吐为快了。
在讨论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应该先来看一下讨论的对象,我们讨论的所谓“洋节”,我更想这样定义叫“中式西节”。之所以这样定义它是因为它确实符合字面上的这个概念,而不叫它中式洋节的主要原因式中西对比比中洋在视觉效果上明显一点。事实上这个定义的概念来自于语言学上的“复合矛盾修辞”,比如行尸走肉。复合矛盾修辞的特点在于将两种相对立的状态结合起来。而事实上这类的结合即是融合又是对比。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呈现(锋利的棉花展览、温暖的柔软刀尖舞蹈、碳纳米管涂料下的黑夜舞蹈其本质在于荒诞。)。回到中式西节本身上来。既然矛盾的两个概念要融合,必然会导致两个概念的妥协。中式的妥协在于去宗族化,而西式的妥协在于去宗教化。
从中国的传统节日来看,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大都数都是来源于农耕时代的遗留,当然在这里不展开细说。而长久的小农式农耕社会带来的两个字是什么呢?宗族,即家庭。传统节日的核心便是以血脉为系的家庭。当然,到现在核心可能向放假两个字偏移,而放假的背后呢?绝大多数都是回家团圆。中国长久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宗族式的节日。决定了每逢佳节是要倍思亲的,而源于高度封建集权下的理学思想,甚至逐渐产生了不思即不孝即枉为人的半潜规则。当然这种思想在现代的背景下,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远和远离及民智启开的背景下逐渐淡化。显然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即集体对个人多重束缚的逐渐瓦解。
再来看西式的节日,除去国庆节独立日一类,无论是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都是带有浓烈的宗教气氛。从起源来看,无论是纪念耶稣出世还是纪念耶稣复活,或者是感恩给新教徒的帮助,都是由基督教信仰而带来的。因此在泛基督教信仰国家都会在圣诞节这一天放假。而到现在,在这些西方的节日的内涵也因为科学发展导致的宗教影响弱化而逐渐减弱,变成以家庭团聚为主导的节日。当然也不可忽视宗教在其中的作用。但终究是小很多。
中式和西式的节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其功能性逐渐同一化,分别由氏族的祭祀仪式简化为团聚仪式和宗教的宗教仪式简化为家庭仪式。其内涵逐渐趋同。
在谈中式西节之前,我还想来谈一下西式中节。影响是相互的,有中式西节就有西式中节,比如很多报道中提及的西方春节。但这与中式西节又有一个不同点,西式中节往往都是当地华裔华侨为主导进行的,因此其一脉相承的传统还是有迹可循有骨有肉有根有叶的。
而我们再来看在国内盛行的西方节日有哪些,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当然这也是被点名批评的节日。但是我们到底怎么过节了呢?除去每个节日都是情人节的情况不谈。复活节大家画彩蛋;万圣节大家讲鬼故事、挖南瓜、扮鬼、厚着脸皮去找喜欢的人要糖;感恩节大家去KFC买火鸡套餐,给爸妈打电话(概率超过重阳);平安夜啃一个苹果,圣诞节交换礼物、带圣诞帽、拍圣诞树、购物轰趴喝酒约会、在电话里告诉七岁的孩子你已经七岁了不该相信还有圣诞老人了。而这些节日在西方呢?显而易见,节为皮而乐为古。简单来说,中式西节是年轻人的专属。至于节日的内涵蕴意由来传承。重要吗?不重要的。在这些节日流行的若干年里,吸引人眼球的是什么?是形式。来自西方的新奇的夺人眼球的形式。而不在于内涵。又说或者是不去顾及节日背后的宗教含义内涵。新教徒的感恩、耶稣的诞生、逝世与我们何关?因此西方节日的是否流行在于其形式而不在于内涵。当然在对中式传统节日上年轻人显然是一视同仁的,关注内核在于放几天假而逐渐忽视内涵。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中式西节,它的流行更像是一种双向挑选的过程,只有符合条件的才能在中国流行。其表现形式仍需与中国的内核所匹配。就比如饱受批评的圣诞节。但是在中国圣诞节最显眼的是什么?是红色,圣诞节满街都是红色,红色的人像、贴纸、糖果。其形式与中国尚红尚喜庆是相匹配的。在圣诞老人还没有被可口可乐公司画红之前的绿色圣诞节显然在中国是难有市场的。又或者流行起来的红色圣诞节,与几乎没人知道只是因为尚绿而每年被调侃一度的爱尔兰圣·帕特里克节就是非常鲜明的对比例子。
由此看来,西方节日的流行主导本质上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年轻人的狂欢,节日的本质也是狂欢节。难怪圣诞假期回国的同学会感叹还是国内圣诞节气氛好,不像国外全都窝在家里做宅男。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好吗?
当然好,当然,这个好是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评判的。是不符合“某些宣传”“某些看法”的。那我们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这类狂欢节首先是年轻人精神释放与欢愉的机会。此类机会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显然是缺位的。当然,最初意义的元宵可能带有类似含义。再者此类狂欢节往往带动一个阶段的商业热潮与文化繁荣。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促进了苹果的生产,毕竟平安夜赠送吃苹果是国人独一份的传统(这也是与国人内核相结合的产物)。也许唯一带来不便的就是维稳成本在特殊时段的增加。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会饱受批评呢?这时候就要打开看批评原文了。稍微总结归纳一下无外乎一下几条。一是国人都不重视传统节日了,更加不能过洋节;二是西方洋节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不好;三是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过洋节;四是洋节是文化入侵,我们要抵制文化入侵。甚至还有几条可笑的理由,诸如西方不过我们的节日,我们也不过他们的节日以及平安夜的平安是我们伟大的人民子弟兵在守护而不是圣诞老人。而所有的根据靠山都来自于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那么就需要一条一条来看。国人不重视传统节日就不能过洋节。这个逻辑显然是有问题的,是不相干谬误。过洋节与不重视传统节日没有必然关系,效用不同时间也不同,只是因为同样是节日而认为是必选只能认为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初级低等教育。
而西方节日的宗教色彩在上文中洋节详细阐述,甚至西方本身在庆祝的时候就淡化了,在大洋彼岸又何来浓重之说?与其关注年轻人过节的宗教可能性,相关部门不如多去关心一下“中式基督教”在中原地区的病毒式泛滥流行对底层人民的侵害。
有文化自信和不过洋节,同样是不相干谬误。就像是要多吃蔬菜就不去吃肉一样。真正有文化自信的反而是任凭西式节日如何花里胡哨,我自巍然不动。某种意义上来说,将西方节日中国化的被批驳的年轻人反而是更有文化自信的一代,提出的人就像是井底之蛙,洞中之鼠,沙中之骆驼一样企图用闭关锁国阻止衰落。过洋节就是张开怀抱迎接文化入侵显然就是偷换概念了,将文化全球化偷换为文化入侵来危言耸听。
最后那两个理由一个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你不睬我我就不睬你一样的无理取闹,之后一个更是需要进行基础的幼儿园教育,显然圣诞老人是送礼物的不是守护平安的,提出这种言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恶意挑拨人民群众与人民子弟兵之间的关系。军警的守卫付出显然是我们要去感激的。我们所求的平安既是为我们所求,也是为他们所求。
而最后背书的文件。我再三阅遍全文都只看到这几个字——“大力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而找不到一丁半点关于拒绝西方节日的文字。那么问题就来了。这说明了什么呢?显然是发出“伟大高尚”“倡议”的相关部门媒体恶意曲解了。众所周知,东西都是相对的,要发展传统文化节日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当然是断绝西方节日啊!此路一断,岂不是就衬托出传统文化的发展了。而过程方法呢?简单易行,一纸禁令就好。实则呢?是怠政懒政,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度不负责任。当然作为韭菜也只好欣然接受了。
只破不立谓之放屁。那么中国节日的明天在哪里呢?在我看来,是发展传统节日也发展“中式西节”。诚如开头所言,“中式西节”是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缺位内容的补充,即家庭下个人自由的补充。春节时一家团聚,清明时一同祭祖怀古,端午裹粽,中秋共赏圆月,重阳登高和老人谈笑。到了圣诞节就年轻人和朋友一同欢愉,万圣节一同取乐。我们要圣诞节,我们更要庆祝好圣诞节,我们甚至要举办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圣诞节活动,让欧美来看我们的圣诞节,这才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把传统的归传统,西洋的归西洋。可惜啊,这些都是极好的,他们却不喜欢就要毁掉,继续他们那些没脑子的烂掉牙方法。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或者因为,文化部和中宣部都是战五渣吧。
2018.12.26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