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碎片化」 — 抗拒演算法、大數據的良藥
已經忘記Filter Bubbles是從何時開始被廣泛關注,再加上Netflix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廣傳。經過十個春秋,社會終於形成一股反大數據、反演算法的聲音, 一眾科技巨頭如facebook、youtube、甚至netflix本身都是演算法的加害者。
簡略介紹甚麼是Filter Bubbles,那就是當你瀏覽網站、使用某互聯網去搜尋某資訊閱覽時,該引擎透過分析你之前的行為,去判斷你的「喜好」,從而主動向你呈上喜歡的資訊。久而久之,大家上網所看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單一,只活在同溫層,因為電腦的演算化不會無故將其他資訊傳送給你。除非,你突然對一些新東西感興趣,自發地搜尋那些項目。
演算化讓一般人感受最深的,應該是它的「追蹤」能力。假如你在A搜尋器搜尋過「電視櫃」,你會發現有關「電視櫃」的廣告很快出現在你的B社交媒體廣告欄,更扯的是,它會幫我分析我是否想為新居裝修,繼而給我發送裝修公司的廣告。我礙於工作關係,有時需要學習不同界別的新知識,但Facebook卻像無所不知般,不停向我建議內容!慢慢地,有人發現如果在whatsapp或instagram跟朋友傳訊時打過某些字眼,Facebook Amazon等也能通靈!給你打廣告。
這些不勝其煩的困擾,大家似乎避無可避。但是真的嗎?真的無法躲避?我不以為然。我想,如果能將自己的電子行跡Digital Record碎片化,或許是一條出路。
大眾為了方便,使用任何APP/登記會員/填資料時,總會綁在同一電郵、同一社交媒體帳號,讓演算化不廢吹灰之力將你的行為完全鎖定。試想像,如果你登記facebook, twitter, amazon, instagram等等APP時,都用不同電郵,甚至擁有多過一支手機(最好是不同廠品牌),用不同的電話號碼去登記。電腦只是電腦,他們該無法如此精準地得知這些設備帳號都是你一人。個人覺得八達通(悠遊卡)也可以如此處理,用超過一張(甚至是數張)去避過大數據統計(當然你用現金也是可以的啦)。總而言之,將自己的電子行跡,在大數據庫中盡量「碎片化」,讓他們無跡可尋,無處可分析,那便是上策。
當然,這種生活很讓人苦惱,但細想,你的個人資料可是托管給一個非開源的伺服器,無人知道那個中心化的公司、人或組織會怎麼使用你的資料。販賣數據賺錢都只是低層次,要是將來因疫症而要強加醫療、DNA紀錄在手機應用程式,這些Data可是相當敏感亦危險。
等到小弟很推崇的區塊鏈,可以開源的方法搜集大家數據,至少,所有數據是透明,可視,且具有匿名性。醫療機構可以用資料庫來分析病人醫療紀錄,但它並不需要知道那個病人真正的身份。如果有需要,也必需得到該名病人同意,才可真的修改他的紀錄。不過當然,這是非常理想,有願景的想法。所以,在這個「烏托邦」來臨之前,大家還是暫時用「碎片化」這方法,忍一時之痛,一時之累,力抗這個世界的崎型和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