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Haozh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们只是在求索——《目送》书评

Haozhe
·

一篇旧文,最近自己读来又有新的感触,故发在此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一段在看到《目送》之前我就早已知道的文字。当时要写一篇文章,没有什么思路,闲来无事随手翻翻身边的杂志。初看时没有太多的感觉的,当时混杂在一起的有更多看起来更加华丽的句子。便没有太留心,只当是又一个心灵鸡汤似的片段,用些玄乎的概念骗人感动的无聊把戏罢了。

真正注意到是在晚上,睡前照例看些书。不知怎的,想起了那段话,便又找来盯着看。即使是玄乎的概念来骗人,至少我中了圈套。

小时候太怕黑,甚至不敢到没有亮灯的房间去开灯。可有人陪着就没有事。大人们偏偏喜欢逗小孩子,常常把我领了去黑黑的屋子,趁着不注意时撇了我去,于是自己一个人站在屋子里面不知所措,甚至不敢向有着光亮的门口迈出去半步。有时老人看不过,要进屋子领我,妈妈不让,只是鼓励我,让我自己迈步子。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渐渐地,我开始知道有些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最后要靠的还是自己。每个人都是迷茫的。

也许那个时候妈妈就在告诉我「不必追」了,总有一天,你要自己走,自己面对黑暗去摸索出一条道路来。

不必追,可是还能追么。该如何去追。去追的是什么呢。追得上么。

想到这里,似乎被触动了。心底一阵翻涌,合上书,睡了。

后来偶然在书店看到《目送》,发现原来那段文字出自写出《野火集》的龙应台之手,又稍稍觉得惊奇,写出《野火集》的人,竟也会将如此细腻的情感描摹的让人产生共鸣。其实也无怪,真挚的感情在何处都会得到回应。

全书分为三章,这三章多为作者周游各地的所见所闻,和从自己生活中切实得出的人生感悟。有讲作者周边好友以及所遇人物的,也有作者家庭中的至亲之人。作者将生活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加以独到的评论与感叹。谈到亲情着实感人,并无惊涛骇浪,其实处处都是平实之事,却包含着深情。因为真挚的感情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我想起巴金曾经说过:我写作不靠技巧,因为我没有什么技巧,我靠的是感情。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为那一个哈姆莱特涵盖太广,每个人都窥得到一个侧面,那个于自己重合度很高的一个侧面,是自己的一个影子。哪一部好的作品不是这样呢?《目送》之所以引发人们的共鸣,正因为那平实的语言写出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那段时光、那种感悟固然是龙应台所独有,然而,我们又何尝没有类似的自己的经历。当我们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起种种遭遇,不免感触良多。

龙应台在代序中说,在大陆,流传最广的是《(不)相信》,而其余地区则是《目送》。我以为,最为精彩的还是《目送》,因其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从小到大走到不同的地方。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去大学报到时,父亲用小货车载着自己,然而因觉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选择只在校门放下她和行李就离开。留下的是一团黑烟和远去的背影。反观父亲,又何止一次目送女儿的背影呢?多年后,作者在细雨中,最后一次目送着父亲,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炉门。最终消失在火焰中。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似乎云淡风轻,因为这些你根本不会感觉到陌生,这都是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的细节。但却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让你沉思良久。

《目送》一书将亲情种种刻画如此之深,对生活的细节观察又是这么的细腻。然而,本书不止讲述这些。若说《野火集》是「龙卷风」放的一把烧毁社会黑暗的激情之火,那么《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就着墨描写亲情之细微。《目送》,则更多的是抒发一种无以复加的孤独感。

是的,孤独感。

何止亲情,人世间种种,都如此。和爱人、和朋友、和自己曾经那么宏大的闪烁着光芒的梦想,不是一场又一场深沉的「目送」么?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表示,人自从离开动物的序列,因其具有理性的能力,于是开始思考,开始使用他们的理性的头脑。「人类对自己以单一形式存在的认识,对自己短暂的人生旅途的认识,对或生或死均不由己而由衷感叹的认识,对客观世界总是违背主观意愿的认识,对自己孤立无援或与世隔绝时的认识。」人类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总是存在这不确定的状态,面对大千的世界,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力量非常微小,人类掌握不了自己以外的事物,控制不了自然规律,于是人们感到深深地恐惧和孤独。「如果他不能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与外界进行沟通,那么人就会被逼疯。」这一切注定了人的一生都是孤独的,恐惧的。因此,人类需要寻求一种摆脱孤独、恐惧的方法。

试想,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漫步在荒原之上,发现自己是上帝的遗子,发现自己是那么特殊,而又是那么平常。他们畏惧于大自然的力量,甚至畏惧于周身一切的未知。他们苦苦地求索着自己存在的意义,却终不得其解,那心境该是多么苍凉啊。

于是渐渐地,人们选择去爱。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而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就会产生暖,就会产生更大的力量,如同一点一点的光芒汇聚过来,最终照亮了黑夜的一角。

孤独的人们渴望被理解。然而每个人是那么不同的个体,每个思想都是如此独特,哪里会有一个人可以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呢,不过是无限的接近。这其中最近最近的就是自己的亲人。可即使这样,总有一天,身边的人会远去,而那个时候呢?我们又再度无可避免的被孤独俘获了么? 不是的,因为我们获得了爱的能力,我们了解了爱的艺术。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不必追,可是还能追么。该如何去追。去追的是什么呢。追得上么。

不要到最后一刻才幡然醒悟,在还有机会的时候好好把握每一寸时光。这样才无悔。而「不必追」有着几分无奈,或许还有几分欣慰吧。我们还要面对生活,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种博爱。那些最接近我们的人虽渐渐远去,但他们给了我们去爱的能力。

在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又想起了小时候怕黑的自己,想起自己在黑黑的屋子里手足无措,妈妈站在门口鼓励我向前自己迈出步子。总有一天,你要自己走,自己面对黑暗去摸索出一条道路来。

我们只是在求索。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