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Zelander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在中国现代性的叙事下性别叙事的不可能性

Zelander
·

Harriet Evans

最近的文化史不遗余力地为中国定义一个 "另类现代性",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商业发展。[1]通过西方主流现代性和 "其他 "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它的一般形式已经被例如Dorothy Hodgson指出,"欧洲中心主义的后启蒙模式的 "现代性 "与其他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现代性一样,相信进步和改善的意识形态,尽管这些术语所象征的意义和目标可能有所不同。[2]通过与殖民势力及其对 "现代性 "的所有权的冲突、斗争和文化争夺来定义,"他人 "的现代性显然描绘了对真正的 "本土",或--更时髦的--被殖民的次本土的抹去。[3] 身着中山装的二十世纪初的真正的 "中国 "革命者同时透露出 "传统 "和 "现代 "的线索。抽着烟的上海美女,梳着波浪形的头发,穿着耀眼的服装,是中国人多还是西方人多?


在中国二十世纪现代性的不同阶段,关于女性和男性的叙事同样证明了与西方、全球和中国相关的竞争理念之间的不平等谈判,描绘了一个不断变化的政治地形,标志着过去和未来、"现代 "和 "传统 "之间的排斥和包容界限。从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商业化印刷文化到文革革命歌剧和芭蕾舞剧的意识形态纪律,再到当代城市空间的消费主义,这样的地形证实了人们对性别的期望,同时也为不同的探索者提供了新的主体地位。中国的现代性的性别主体是如何脱离现代全球话语中的男性主义术语的呢,这不仅仅是西方术语和价值观的文化翻译,另一方面,也不仅仅是对性别差异的本土主义理解的产物。


今天,在主流学术和媒体空间流传的关于中国现代史的性别化叙事,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妇女运动史学的时间性,其不同阶段本身就对应着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变革的基本轮廓。根据这些主导性的叙述,共产主义运动成功地吸收了早期 "五四 "妇女解放方法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并将其转化为一种革命的、集体的战略,其中妇女斗争被视为整个国家斗争的一个分支,而消除性别不平等成为社会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950年代的国家重建时期,大量妇女进入社会劳动大军,为她们的 "解放 "奠定了基础,然而,现在人们也普遍认为,毛泽东时代对性别差异进行了人为的中和,作为一种男性主义的束缚,通过压制她们基本的 "女性气质",剥夺了妇女作为女性的权力。今天,毛泽东统治的结束和市场改革的开始被广泛誉为本质上 "自然 "的性别差异的重新表达,因此也被誉为曾经被毛泽东的平等主义的严苛规定所谴责的欲望、愿望和自我认同的重新阐述。如果对自然化的性别差异的重申为一些妇女提供了解放的可能性,那么根据这种说法,它也必然导致性别不平等的重申,有些是在社会主义时代被人为压制的,有些则是由于对经济效率和生产的要求而自发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新结果。在中国与全球资本和文化接触的刺激下,以及在中国现代性叙事中性别的不可能性的模糊下,中国的现代性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Harriet Evans

在 "官方"、"市场 "和 "大众 "之间的界限,改革派的性别话语应该是用女性和男性的多样化来取代之前毛泽东时代的统一表述和期望。


作为一个分析类别,"性别 "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进入中国的社会学和政治话语,当时它是由在官方妇女组织--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边缘工作的学者和活动家提出的。从那时起,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它在关于中国市场现代性的批评性叙述中占据了越来越明显的位置:在对就业模式、劳动力迁移和教育;节育政策、人口变化和生殖健康;婚姻、家庭和离婚;家庭暴力、诱拐女童、卖淫和色情制品;艾滋病感染率和性传播疾病;媒体和广告中的表现等进行详细分析。然而,正如钟学平最近指出的,在中国的学术界和决策过程中,性别的理论语言仍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分析的批判类别。[4] 相反,当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性别歧视的两极正在扩大时,似乎有一种制度上的蔑视。[5]它的政治含义显然太令人不安了。[6]因此,市场对女性和男性的 "多元化 "表述,有效地从性别的潜在的令人不安的政治含义中抽象出来,并重申了个人对私人市场机会的投资所带来的个人收益--和损失,剥夺了它们可能挑战既定规范的任何意义。


在下文中,我想论证的是,目前在中国对性别作为一个关键类别的话语阻力,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学的组成部分--这个历史学将一个连续的、非对抗性的轨迹赋予中国妇女运动,其中性别差异和冲突要么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力量的影响,要么被看作是毛主义平等主义想象的表达。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性的主流叙事已经把对毛泽东时代性别平等主义的拒绝归结为一种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从文化大革命的束缚中 "解放 "出来的性别主体性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化机会和快乐中寻求其个人的、"自然的 "表达。如果在革命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本身,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解释为父权制的不平等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那么现在它们被定义为放松管制的市场的必要和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观点仍然没有为这样的想法留下多少空间,即对性别认可的要求可能被带入结构和关系的背景中--例如家庭--而不仅仅是所有权和生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同义词。因此,性别主体在话语上与冲突性政治保持距离,并被正常化为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其与他人的平等受到自然、生物结构的限制。因此,性别成为Rebecca Karl所说的中国更广泛的 "不可能的政治 "的一个关键(如果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的话)组成部分,它是由中国与全球资本的接触中对冲突、对立和疏离的否定,以及对市场现代性的主流男性主义模式的适应所产生的。[7]


同时,我将在下文简要介绍的中国共产党现代性三个 "大 "时期的叙事,其内部的裂痕和延续性也以其他方式干扰了中共性别化历史学的熟悉轮廓。从中国的批判社会学家所称的 "共产主义文明的运作逻辑"(gongchanzhuyi wenming de yunzuo luoji)的话语参数中抽离出来,妇女通过这些时间性和主题来回忆她们的过去,并通过它们来认同自己,可能显示出她们与官方认可的现代中国的性别元叙事的距离。[8] 在制度和强制力的支持下,主导的性别话语将普通妇女和男子主体化,不是作为 "温顺的主体",而是作为被主导话语限制的冲突主体,无法发挥他们可用的不同性别主体地位的潜力。


在利用 "性别 "一词来研究中国二十世纪现代性的女性和男性的叙事形式时,我并不打算在这个类别出现在中国的词典中之前,对性别化主体的历史出现进行解释。因此,我并不是用这个词来追溯性地提出一个历史和社会学的类别--女性主体--她以与当代渲染相关的术语来确认自己,作为社会和文化意义的体现形式。尽管如此,从回顾性的角度来看,这个类别确实提供了一种分析手段,以确定对男性和女性作为中共话语主体的规范性期望。虽然我并不建议在普通男女对这些话语的认同方式之间建立任何简单的关系,但它们肯定构成了--并将继续构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强制力的支持下,调解中国的社会主体的实践和理解。


五四与社会主义叙事

中国关于二十世纪性别历史的主流叙述,始于五四运动之前和前后在中国流传的关于妇女和妇女解放的多种意识形态和思想影响。[9] 其中许多是由进步的男性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期刊、报纸和书籍中制定的,这些期刊、报纸和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由主义的 "西方 "个人权利思想的启发,这些思想往往是从当时的日本文本翻译过来的。关于 "妇女问题 "的进步辩论一般认为,传统的父权制家庭和婚姻制度是中国妇女解放的主要障碍。[因此,"妇女问题 "的解决通常被概念化为个人从传统的社会和家庭约束中解放出来,特别是包办婚姻的父系制度。1915年《新青年》旗舰杂志的创始编辑、后来成为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的陈独秀,在 "西方 "看到了几个世纪以来 "儒家之道 "所阻碍的妇女独立和自由的范例。[11] 著名的是,当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于1918年在北京演出时,在当时以男性为主的知识分子中引发了一场辩论,他们从中看到了 "个人成就高于社会约束,[意味着]对儒家规范的广泛反叛,并[暗示]中国的年轻人,无论男女,都有新的可能性。[12] 著名的西方节育和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倡导者在中国与热心的听众交谈,而性学、心理学和伦理学论文则通过新的出版物被翻译和传播。[13] 如果像《中国妇女报》或《妇女之家》这样的自由派杂志对许多更直言不讳的女权支持者的激进倾向没有什么同情心,但它们也加入了要求结束父母对年轻人婚姻选择的干预的呼声。[14]


然而,这些辩论所定位的女性主体与它们的文化衍生一样,都是不稳定的。开拓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在1919年关于 "妇女解放 "的讨论中,提到了一种将妇女重新纳入 "人的权利"(renquan,也译为 "人权")的政治要求的人文主义。[15] 妇女(nüzi)是一个类别,她的解放取决于对她作为一个被赋予与所有其他人相同权利的人的权利的承认。1923年,广东农民运动训练所成员萧楚女呼吁妇女解放要从 "自我的本质"(ziji de xing)开始,从妇女的 "基本女性性"(nüxing)开始。在一篇题为 "妇女解放的基本意义 "的文章中,她实际上认为,妇女不应要求社会给予她们解放,而是应该通过将自己从习惯的期望和做法中解放出来来 "接受"(qu)。[16] 李大钊是最早公开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知识分子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同时呼吁将 "全世界的大团结"(shijie de da lianhe)作为妇女完全解放的条件。[17] 因此,妇女被理解为一个本质上的集体主体,其能动性取决于她对社会全面解放的参与。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关于妇女和妇女解放的另一种观点也被提出来,这些观点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官方性别话语的核心。在1922年7月举行的第二次大会上,年轻的党通过了一项决议,承诺将妇女解放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18] 次年,在其第三次大会上,它回顾了妇女运动的发展,特别关注妇女参与新兴的劳工斗争,并呼吁成立妇女委员会和出版妇女机构。[19] 在这两次大会上,党都提到了将妇女运动与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的必要性。因此,这些斗争的妇女是一个集体的政治代理人,其解放要求承认妇女是被压迫阶级的成员。与此相反,对妇女的其他表述,例如 "女权主义"(字面意思是 "妇女的权力/权利",通常译为女权主义)的概念,在党的理论中被认定为对整个个人/人权概念采取了片面和隐含的分裂性做法。[20] 到1926年,开始出现诋毁妇女运动前阶段成果的文章。妇女活动家"(funüzhuyizhe)受到了特别的攻击,理由是他们对 "两性之间的斗争"(liangxing douzheng)的观点过于狭隘。[21] 从此以后,对 "妇女权力/权利"(nüquanzhuyi)的再次援引当然意味着对党的 "解放 "版本的挑战,而对党的妇女立场的争论往往是具体、孤立和短暂的。


1942年,作家丁玲于3月9日在延安的《解放日报》文学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三八节感想 "的文章,使这种对妇女的描述在人民共和国初期的文化表述中的主导原则得以固定。[22] 她在文中批评了党的性别统一政策,以及它未能实现其解放妇女的主张。她写道,妇女仍然受到蔑视和痛苦,工作过度,被期望扮演双重角色,如果她们在这两方面都失败,就会受到批评。该党攻击她的 "狭隘的女权主义立场",以及忽视了为妇女塑造新的社会和经济角色的困难。后来,丁玲在接受冈特-斯坦恩的采访时,收回了自己的立场,同意男女的首要任务确实是合作,共同为革命而努力。[23] 然而,关键的是,丁玲的自我批评不仅可以被解读为对用来压制她的制裁的个人回应;它还表明,贯彻一项对党的 "妇女工作 "原则提出概念性挑战的批评是不可能的。


Tani Barlow在她有影响力的论文《女人的理论化》中提出,"女人 "的词汇--funü、nüxing、nüren--本身就代表了她所说的现代中国性别概念中的 "认识论 "差异。[24]Funü用来指代毛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集体主义女性,与之前五四讨论者的个人主义话语中唤起的基本女性nüxing和人文主义原则的主体nüren形成对比。在这个意义上,丁玲在1942年对党的挑战表明,这些术语之间的差异是对妇女--女性、女性、性和性别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对妇女 "解放 "的要求的对比概念之间的不相容。正如Barlow对丁玲的工作和经历的分析所表明的那样,不同的 "女性 "词汇配置所代表的女性特征中的原则,给女性主体赋予了深刻的不同政治含义。


延安的1942年整风运动常常被认为是确认挑战党的意识形态的未来命运的时刻。根据这样的叙述,延安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政治运动转变为David Apter和Tony Saich所说的一个既定的 "话语共同体",通过巩固对共同神话和理想的忠诚,维持纪律的方法(注释性的结合),并赞同一套共同的 "文化、教育和道德的权力形式(符号资本)"。[25]因此,它也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集体主义做法的主导地位,并确认funü主体地位是 "社会主义妇女 "的唯一合法表述。芙蓉姐姐因此成为参与民族解放的政治和社会主体,在妇女解放的过程中巩固了妇女与男人的 "团结"。同时,与女星地位相关的 "个人主义 "迅速成为自私、道德上可疑的代名词,并最终成为资产阶级和反动倾向的代名词。随着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巩固了国家政权,以funü(社会主义妇女)的形式出现的可接受的女性特征的参数被 "经典 "的马克思主义公式所固定,即妇女的解放在于妇女平等地进入公共生产和劳动领域。性别权力关系的转变取决于妇女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的改变。因此,党对妇女解放的要求的分析,否定了这样的说法,即妇女作为女星或女郎,不能被承认为政治主体,在其阶级地位的社会经济界限内,为承认关系领域(特别是家庭和家务)的性别权利和要求而斗争。


这些早期处理 "妇女问题 "的方法在过去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对中国性别差异的文化形成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决定性影响。在毛泽东时代产生的公开的文化文本将女性主体设想为妻子、母亲、媳妇、婆婆和奶奶,履行一系列自然化的义务和社会义务。[26]然而,她主要是通过 "阶级 "和 "政治"(共产主义)的考虑来定义的,而不是通过家庭、家族、身体和性的利益来定义的,这些利益可能暗示着其他权力和差异的轴心产生了社会不平等。孟越对著名的共产主义戏剧和电影《白毛女》的讨论说明了共产主义叙事如何以这种方式逐步构建性别差异。[白毛女》从最初在延安的演出到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期的演出,经过连续的修改,剧情从最初的以一个年轻农妇被当地地主强奸为中心的故事,变成了描写她与作为阶级剥削者的地主的斗争。在 "文革 "版本中,所有关于最初的强奸的内容都被删除,将喜儿描述为一个由阶级和国家的主导意义定义的社会和政治主体。因此,肯定的社会主义女性气质最终指的是对社会行为和态度的期望,包括斗争和冲突,不能提及任何关于性别差异的家庭和性的表述。尽管当时的不同叙事可能经常描述其他刻板印象中的女性,但这些主要是作为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行为的负面隐喻,暗示了一种性的、甚至是消费主义的女性概念的可能性,而这种概念不能被纳入中共的话语。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期,党的政治控制确保了妇女的公共文化表现符合延安的这些话语原则。因此,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制作的无产阶级英雄主义形象从公众视野中抹去了女性的浪漫和性爱的叙述。海报的特点是女工和农民的形象,有力地提醒了个人对集体事业的适当承诺。[杨蕾回忆说。


作为红卫兵,我们不能也不会穿裙子、上衣、T恤、短裤和凉鞋。任何能让女孩看起来像女孩的东西都是资产阶级的。


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完全遮盖起来,我几乎忘记了我们是男孩和女孩。我们是红卫兵,仅此而已。[29]


玛丽莲-杨(Marilyn Young)用 "社会主义雌雄同体 "一词来描述这一时期对女性性别的重塑,[30]而艾米莉-霍尼格(Emily Honig)则谈到了它 "所谓的性别中立的表现"。[31] 无论使用什么术语,无论这些形式传达了什么政治信息,它们无疑定义了社会主义女性的强大理想,其特征在整个毛泽东时代都是固定不变的。从此以后,妇女作为性别主体的能动性取决于承认她是集体的、以阶级为基础的斗争的成员,由男女之间的团结来巩固。而且,在Funü的意识形态参数之外,如果她试图在家庭和家务方面行使性别政治,可能会威胁到这种团结,她通常会被诋毁。


市场叙事和它们的不满情绪

几乎在文革落幕之时,"甜美温柔 "的女性形象就开始掩盖文革时期的 "雌雄同体",侵蚀着 "社会主义妇女 "的意识形态权威。妇联杂志《中国妇女》重新出版,封面是身着粉色系服装的美丽女性。如果说党的意识形态控制仍然大量存在,例如关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好处的故事,以及(随着1980年代的发展)"致富光荣 "的口号,那么新的妇女杂志出现了浪漫幸福和个人表达的故事和图像。正如不同的评论家所观察到的,文学和艺术的新宽容无疑促进了这一时期对爱情和性等问题的讨论,显然标志着将个人的声音从集体领域的蒙昧中恢复过来的一个转折点。[32] 尤其是 "女作家 "的故事集,被广泛誉为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的新声音的表达,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的趣味性被抹去,回归到女性的本质属性。事实上,女性气质和性行为迅速成为活跃的公众辩论的主题,通过杂志社论、专题文章、采访和读者来信,就适合现代女性的态度和行为类型流传着各种观点。一般来说,中国公共生活中与性有关的表现被誉为对毛泽东时代的批判的解放性表达,然而,与性有关的表现的 "爆炸 "也将性作为一个明确的审查对象纳入讨论。


这些新形象中的女性身体无一例外都很年轻,穿着时尚,身体健康,性欲旺盛。她代表着财富、社会流动性和成功以及城市位置,所有这些特征都与中国改革战略的个性化机会和实践有关。女性在女性杂志中认同这些形象所获得的隐喻性回报是商业成功的物质和情感象征;与富有的年轻企业家的浪漫交往,良好的外表,以及令人兴奋的社交和旅行机会。[33] 然而,根据一个熟悉的模式,这些图像的女性主体因此被剥夺了给予缺席的男性观众的代理权。作为家庭主妇,她现在消费的是她丈夫创造的商品。作为美丽而温柔的伴侣,她等待着丈夫的指导和保护。关于理想婚姻伴侣的调查证实了一种传统的二元对立,即积极的、成功的和有生产力的男人,以及温柔的、支持性的和被动的女人,后者依靠男性的暗示存在来 "完成 "自己。虽然 "女强人"(nü qiangren)的故事--总是成功的企业家--欢呼市场可能带来的好处,但她们越来越多地被置于年轻和屈服的美女的视觉突出位置。一个同时由她的生物 "天性 "和她对消费商品的获取所定义的被动和依赖的女性,肯定了中国的男性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市场现代性的灵感来源。


正如我已经注意到的,这些市场叙事通常与这样的想法有关:1978年的 "转折点"--将 "改革开放 "引入中国--标志着与毛泽东时代的人为性别实践的断裂,为自发的和--对许多人来说--基本性别差异的解放性恢复让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力量被赋予了一种进化的力量,以确定性别实践和关系的形状和意义,这是一种陈旧的发展目的论。性别的各种运动似乎是生物学和经济的结果,并被剥夺了其特定的政治意义。因此,在当前性别表现的多样性中所代表的新的主体地位被解释为在社会经济定义的关系中个人地位和潜力的影响,与其他权威关系结构中存在的权力和等级问题关系不大--包括那些家庭和婚姻--总是受到社会经济差异的影响,但不是同义的。因此,性别政治的各种可能性被吸收到一个与社会经济转型的解释相一致的连续叙述中,在这个叙述中,文革中妇女的 "男性化 "现在看来是对其他自然化过程的一个短暂和人为的中断。在这个意义上,虽然主流的中国近代史叙事中的 "毛前 "和 "毛后 "方法,对于确定关键的宏观经济和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日常生活的实践,可能有非常普遍的价值,但它也是对性别的其他概念化的一种阻碍。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历史干预形式,它构建了一个性别的过去,使现在的现代化目的论合法化。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对这种目的论的各种破坏。对毛泽东时代妇女的叙述,证明了对基于阶级的性别平等主义的标准话语的不符合性。它们代表了妇女改变的社会能力--像男人一样做事--与妇女基于女性的生理和生殖定义与育儿和家务工作的固定联系之间不平衡的波动。社会主义话语期望女性和男性一样,将精力投入到集体和国家中去,但它也赋予了女性对家庭领域的 "自然 "责任,而男女平等的言辞未能改变这种责任。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的(官方)妇女和青年杂志中,妇女反复出现,认为她们比男性更被动,更有依赖性,而且在生殖方面被设计为比丈夫对照顾孩子和家庭福利做出更大贡献。如果说年轻女性在浪漫和物质方面的自然化兴趣是资产阶级和个人主义的重复隐喻,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它们也可以起到推动政策优先事项的作用。在1950年代中期,在大规模移民到城市的影响下,城市经济的压力不断增加,"让我们漂亮起来 "的口号已经鼓励妇女在 "回家 "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烫过的发型和花纹裙被赋予了新的合法性,作为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奖励。20世纪70年代初的海报中所描绘的内部家庭空间是由妇女和儿童居住的,很少有男性居住的。[34]妇女作为年轻母亲的形象被描绘成色彩斑斓的婴儿,这加强了女性气质、家庭责任和生殖护理之间的自然化联系。革命女英雄的形象可能赋予女性身体以 "男人的精神",但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并不总是能向观众掩盖女性身体的 "丰满的吸引力和......美"。[35] 阶级运作对女性的改造可能性受到妇女的 "自然 "能力、责任和兴趣的限制。


对比的叙述表明,对主流话语所敦促的性别的 "中和 "意义的赞美。这一时期的自传式叙述揭示了与陈旧的女性关联的距离往往为年轻女性在自我认同为政治和社会主体方面提供了自由。例如,对陈晓梅来说,文革期间 "男人的女人和女人的男人之间的雌雄同体游戏 "创造了一个 "暧昧的空间",给了她一种她所说的平衡和自由的感觉。[36]杨蕾在她的《吃蜘蛛的人》回忆录中承认了类似的经历,她描述了她的简单的红卫兵 "制服 "如何给了她一种作为政治主体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没有受到对性别外表的关注的干扰。她写道,灰色和绿色的颜色以及简单的衣服线条非但没有限制她的自然女性气质,反而让她对自己作为一个与其他同龄人和男性平等的演员的地位充满信心。37 在这些叙述中,"社会主义妇女"(funü)既不是毛泽东之后被抹去的实体,也不是平等主义革命纪律的温顺主体。


其他领域的表述也使早期市场叙事中简单的性别二元结构复杂化,有证据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多样性不断增加,拒绝、模糊和分散了异质性的二元关联。当代小说中的女同性恋性行为,中国文化传统和全球化的当下对男性的建构,女运动员和武术家的同性恋表现,行为艺术中对性别的质疑,以及利用互联网探索另类性身份,都是这些新主题中的一部分。[38]从青少年摇滚明星的 "坏女孩 "形象、女性健美运动员的油性肌肉、男性表演艺术家的雌雄同体的外表,以及电视偶像的女性化男性气质,当代的性别形象现在表现出一系列新的影响和意义,在对霸权形式提出质疑的同时,也重新肯定了它们。[39]


重要的是,中国的学术研究本身也同样在破坏主流性别叙事的分析束缚,不一定是为了将政治潜力赋予其他的性别叙事,但肯定是为了对主流话语的性别假设提出质疑。例如,在最近的人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女性身份的概念,这些概念挑战了人们熟悉的 "传统 "和 "现代 "的二元对立,以及霸权主义版本中的 "社会主义/中国 "和 "市场/西方/全球"。[40] 阎云翔描述了妇女在 "传统文化的生存、激进社会主义的遗产和全球资本主义相互竞争的独特背景下的主体性变化"。[41] 郭玉华,一位驻北京的人类学家,对中国西北地区的乡村生活有着长期的经验,他认为妇女的生活史显示了对 "革命 "和 "解放 "的性别化记忆,这与党的历史的时间性相背离。她认为,男性通过党国的主要政治运动所建立的主导框架来叙述他们的革命经历,而女性则通过身体的时间性--"身体的时间"--分娩、疾病和食物来记录她们的生活,这对她们作为性别和政治主体的自我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即便是没有说出来。[42] 无论如何,郭沫若的叙述提供了主观证据,证明了关于性别的主流历史学在很大程度上隐藏了对女性气质的表述。[43]这样一来,他们表明,党的性别史学的发明和干预可能已经成为固定的范畴,在个人、大众和官方的话语中反复演练,但它们不能完全掩盖中国性别化现代性主流叙事中的变化和模糊性,也不能抹杀对它们的不同解读。[44] 正如Arjun Appadurai等人所强调的,文化形式和形象的全球化永远不可能是简单的同质化;形象的回归及其在当地环境中的重新呈现,会在当地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对话,扰乱全球的统一力量。[45]与此平行的是,针对普遍存在的性别经验话语的主观认同产生了嵌入个人行为和关系中的意义,扰乱了主导者的权威。[46]从这个角度来看,时尚女性的形象不仅仅是中国消费现代性的象征。在她的存在和不存在中,她代表了女性主体性形成的可能性,有可能破坏党国和家长权威的稳定性。


当然,这些简短的提及只是揭示了对女性主体理解的叙事和社会学证据,这些理解并不整齐地符合主流话语的条件。然而,在这样做的时候,它们也隐含地将我们引向关系和责任,在这些关系和责任中,性别获得了一种潜在的冲突性意义,不能简单地映射到阶级或生物学上。正如我在下面的最后一节所论述的,许多中国学者和活动家一直试图以一种真正新颖的形式来阐述性别的批判性语言,以便解决当代的歧视问题。然而,如果这个概念在当代中国的学术和媒体讨论中仍然具有有限的吸引力,这当然可以部分地解释为对它缺乏熟悉的影响。然而,我想说的是,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对将性别作为一个社会和分析类别的更深刻的制度性抵制,因为一旦这个概念被应用到生物和社会经济的权力结构之外,它就具有了破坏性的政治潜力。


性别的学术政治

对性别作为一种分析类别给予批判性关注的最初动力来自于在妇联之外或边缘工作的中国学者,他们在1980年代率先在主要大学和学院设立了妇女研究课程。[47] 1995年的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是这些发展的 "分水岭",随后的几年里,在中国又建立了许多中心和课程。通过李晓江、谭申、李银河等学者的工作,将 "性别 "作为一个分析性的概念,促进了对男女社会关系的分析,而不是将不平等和不公正仅仅归咎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完善,狭义地理解。尽管学者们对性别作为一种分析类别的解释和价值存在分歧,有时分歧很大,这在当时欧洲和美国的性别研究中也很常见,但将妇女作为社会人而非生物人的表述影响了大量性别研究培训项目、研讨会和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它们的精力都用于挑战社会和文化实践的性别等级制度。[48]


在它出现在大陆学者的批评词汇中的早期,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正确的术语(xingbie,shehui xingbie)来区分作为社会和文化构造的 "性别 "一词与二元性差异的规范性内涵。在许多方面,这场辩论与英语背景下对这一概念的批判性修订交织在一起。两者都表明,不可能对其进行任何固定的定义。性别通过我们赋予它的意义,成为历史和当代主体性的识别模式。尽管和西方的讨论一样,这些辩论经常集中在对性别和性的分析区分上,但这些并不是对西方术语和解释的复制,更不是简单的文化翻译。一些中国学者,特别是李晓江,认为在第二波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出现的性/性别区分是启蒙运动后欧洲思想的产物,不能映射到中国。在20世纪初西方医学和性学思想传入中国之前,在定义男性和女性方面,社会性别优先于解剖学性别。因此,李晓江令人信服地认为,如果中国的男性和女性概念是指社会实践,那么 "将性别(shehui xingbie,字面意思是社会性别差异)的概念引入中文是多余的,因为nü[女人/女性]和nan[男人/男性]已经被理解为社会而非自然存在。[49]妇联负责了最近关于中国社会中妇女不平等问题的大部分研究。事实上,作为拥有全国性权威的、为妇女说话的组织,它不可能不处理这个问题。该组织的研究部门、省级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许多关键人物都是积极的、不知疲倦的内部游说者,要求承认性别问题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表达空间。然而,在中央政策层面,妇联继续对性别不平等问题进行狭隘的社会经济分析。与中国共产党的总体分析一致,它将目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断扩大的性别差异视为全球市场影响下中国社会和文化更加复杂的必然结果。通过妇联,党在界定妇女解放的意义和任务方面的特权因此产生了深远的限制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这可以参照党对性别平等的固定意识形态的强加历史来解释。李晓江和张晓丹认为,第一个时期的性别平等成就的缺陷是对妇女解放的理解的必然结果,它是由党的当局赋予或强加的东西,而不是由妇女自己定义的自主空间中形成的过程。事实上,"中国妇女走向自身解放的绊脚石是许多中国妇女在解放过程中完全被动。[50] 因为它表明,虽然党一直在界定妇女运动的主要目标和进程,并根据其对整个革命目标和进程的战略认定强调妇女机构的重要性,但其'赋予'被定义为促进妇女自身解放利益的政策和做法,从根本上说,并没有将妇女构建为自身变革的推动者。


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学者钟学平认为,党对妇女解放的定义所产生的话语影响,也阻碍了性别问题进入一般的学术辩论。正如她所观察到的,性别和女权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跨学科和自我反思的理论方法中的缺席是值得注意的。与五四时期男性知识分子对妇女解放的关注相比,当代知识分子倾向于将性别平等作为过去的事情,随着前几十年妇女社会地位的彻底转变而解决。[51] 主流学术界把对性别的兴趣归结为地位低下的 "妇女研究 "学者,这证实了它在批评话语中的孤立地位。正如路易丝-爱德华兹(Louise Edwards)所指出的,党国对 "妇女问题"(funü wenti)的分门别类,阻碍了近期学术界对社会问题的性别化的持续分析。[52]在一个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妇联仍然被视为妇女问题的合法代言人,而关于性别的辩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资金不足和脆弱的妇女研究项目中进行的,因此,性别的批判可能性实际上已经被挫败了。


性别的不可能性

Rebecca Karl在本刊中指出,在中国文化主义容纳全球资本的当代配置中,经验、政治和过去之间的历史不可比性被重新表述为对持续的反政治、非对立的现代化道路的对称性渴望。因此,政治在中国的不可能性是建立在对政治的否定之上的,因为政治是对国家资本和知识/技术和文化生产阶级之间的理想统一的破坏或转移。[53]


正如我所建议的那样,对现代中国性别文化叙事的讨论,远不止是一个学术问题。正是通过这样的叙事,性别被理解为社会组织、区分和竞争的轴心和原则--换句话说,是作为包容和排斥、进入和边缘化的标志的实践和表述的作用。在20世纪和21世纪,通过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变革的主导性时期划分,对性别的话语渲染使普通男性和女性按照党的历史的时间性进行主体化。通过其在文化文本生产和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党继续拒绝将性别作为一个矛盾的、甚至是冲突的自我认同类别的一般可能性,并将其纳入中国自然融入全球资本的世界舞台的意识形态中。这个版本的性别观维持了一种中国现代性的观点,这种观点是由西方/全球发展和进步的目的论来定义和运作的。在对过去的经验和政治的重写中,这种目的论从历史叙述中抹去了政治的可能性,并追溯性地将性别的多元性禁锢在卡尔所说的 "自然化的经济主义 "的市场中。


与此相反,中国现代性别叙事中的地方性裂痕一再显示出实践和自我认同的替代可能性,挑战这种普遍化的现代性渲染的有效性。其中一些可以从对当代图像和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看出,这些文本质疑本质上是女性的女性从毛泽东意识形态的胁迫下自然重生的特征。另一些人则是在当地对性别的认识和记忆中看到的,这些认识和记忆是与党的历史的主流时间性相背离的生活经验。这些裂痕是差异的文化空间,普通的社会主体在其中展示了他们与党国条款的距离。正是这些表明了女性和男性在与家庭、地方和国家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矛盾的、断裂的和混乱的性别现实。


从网上讨论到活动组织的尝试,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许多妇女和男子在他们的个人实践中正在推动异性恋和性的定义的界限。然而,在中国当代的社会和政治转型中,不同形式的性别化身体仍然倾向于发挥话语功能,以维持市场社会主义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支撑起社会稳定和团结的特殊愿景。脱离了解决男女之间等级关系的批判性语言,当前叙事的多样性与更广泛的权力和不公正问题相分离,在国内和公共领域都是如此。从根本上讲,人们可能会认为,党继续抵制承认性别是一个不能与生物或狭义的社会经济互换的分析类别,这与保护家庭作为社会和经济单位的稳定性的愿望是一致的,家庭的成功来自于个人的努力和竞争。因此,"性别的不可能性 "可以被解释为对性别的根本否定,被理解为对作为中国生殖和异性恋家庭基础的男女之间理想统一的潜在破坏。


学术界、开明的政策制定者、纪录片制作者和记者经常提到性别不平等的两极在扩大。尽管个别中国妇女显然已经成功地获得了许多男性权威人士所享有的财富和地位,而且许多人无疑在性别关系的实践中进行了谈判,但有关就业和收入差异、家庭暴力和婚姻冲突、获得教育和健康的差异以及儿童被忽视和遗弃的证据,实际上表明性别歧视和性别冲突正在加速。[54]承认性别政治将意味着把关于不公正和歧视的讨论转移到个人和家庭领域,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和机构。在对中国现代性的描述中接受性别语言,必然会把对产生性暴力的因素的分析、对节育法下妇女身体的侵犯、或通过性市场的运作使妇女容易受到虐待和疾病的影响,放在家庭、家族、婚姻和性关系的框架中。因此,这将是把性别的归属作为包容和排斥、进入和边缘化、特权和劣势的标志,不仅由市场,而且由男女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来定义。尽管替代性的观点可能被党国消除过去和现在的差异的正常化力量所掩盖,但它们还是活生生地提醒我们,地方文化叙事有可能挑战当代中国主流的现代渲染的主体性条款。

CC BY-NC-ND 2.0 授权